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化农民工子弟入学保障

(2009-06-01 00:00:00)
标签:

学籍

金燕

农民工子女

安徽省教育厅

教育

分类: 农民工子女
 
安徽实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
强化农民工子弟入学保障 
 
张宁锐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文,决定从今年开始统一实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在今年秋季学期全面实现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这在全国也是不多的几个省份之一。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就上述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电话采访。
  记者:有媒体报道,安徽省实施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学籍将与户籍脱钩,这将给安徽省的基础教育带来哪些深层影响?
  金燕:首先我更正一点,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籍与户籍脱钩,只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不受户籍限制,而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依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高中阶段原则上也不允许跨区高考。
  早在2007年9月,教育部就出台了《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希望通过标准化的信息管理,促进全国范围内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的共享,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信息。安徽省已经过好几年的试点,现在决定在全省推开,相关条件已比较成熟。
  实施这项管理措施的意义当然很重大。它统一和规范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全省每个中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用一个学籍号,作为学生学籍管理的终身识别号。每个学生的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级、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考试、奖励、处分等基本信息都实时记录,全省联网。这样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成长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某个学生考入大学,大学也可以通过这套信息管理系统查阅该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习情况。
  另外,这项工作对于摸清全省基础教育的真实情况、优化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记者:我们注意到,关于这项工作的文件是安徽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的,您刚才也说到优化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这项工作的实施将给教育经费投入带来什么影响?
  金燕: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城乡学生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务工农民进城,带来了农村生源的急剧下降和城镇中小学生源暴涨,这些变化将关系到教育经费投入和新增教育项目投入方向的变化。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区域内学生的流动情况和生源变化,这将有利于促进教育经费投入的科学化、均衡化。
  记者:你刚才特别更正,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籍与户籍脱钩,只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不受户籍限制。这样的政策设计具体怎样操作?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农民工子女有“倾向性”?
  金燕:是的,安徽省之前已经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开放了“绿色通道”,现在的政策设计,目的也是强化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保障。凡是在省内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只要提供务工证和暂住证,他们的子女就可以在当地城市任何一所中小学入学,这些学生的学籍也将纳入即将实施的中小学信息化管理系统。
  记者:中小学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否包括民办学校?
  金燕:只要是合法注册的安徽省内中小学校,无论公办、民办都将纳入该系统。
  记者:学前教育是否会被纳入该系统?
  金燕:学前三年幼儿教育也将纳入该系统,这对促进学前教育工作非常有好处。
  记者: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
  金燕:5月14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举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培训班,培训指导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和信息采集、填写方法,到9月底,学籍管理系统软件将全面覆盖安徽省所有中小学校;到12月底前,全省所有中小学生学籍数据将上报至省学籍数据中心,实现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