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电视”的电视
(2009-02-27 16:13:38)
标签:
杂谈315接线生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用来形容平板电视还真是恰当。42寸,46寸,50寸……电视越来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低,蛮划算呢!
可今天接了一通电话,却让我心里不是滋味:这电视好看,修起来难啊,特别是等离子、液晶之类的平板电视,维修起来那是“危机重重”……
——“我是2006年10月花了9000多元买了一台“长×牌”等离子电视,说实话第一年这台电视还挺好的,可看了一年后,烦恼就来了。” )
”(哦,那有行业规定吗?)
”(厂家正常维修收费却没有开具发票,对吗?)
——“没办法我通过熟人联系了厂家总部,结果答应1000元予以维修,但我心里担心的是,以后到底还需要多少个1000元电视才能正常使用啊?!”
最终,这位先生没有花1000元去厂家维修,他花了150元从淘宝网上买了两块旧的Z板Y板的芯片,解决了问题。——不过,至今仍日夜担心着什么时候会遭遇下一次“黑屏”。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三次维修都按照厂家标准收费:2400×3=7200元
这价格都能买一台新电视了,按照这个维修方法,那谁还敢买平板电视啊?!反正换作我,就算看得起,也修不起!
我对国产还是国外品牌,没有任何倾向性,我只是就事论事;
我也相信故障率无论哪个品牌都会有。也许就像有些人说的,技术越先进,维修成本自然会高。
既然如此,国家的三包标准,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平板电视准确归类,对它的保修期做一个适当的调整?
否则,我们买到手里的,哪里是电视,岂不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忽然想起在《大品牌的“表情”》里,有好多网友最后竟然如此无奈地总结说:“现在买电视就是碰运气!”——看着大家的回复,我有点辛酸。
这是华丽丽滴分割线
P.S. 刚才看回复,发现又有人劈头盖脸地扣帽子了!——说我是洋货的托儿。原打算继续沉默,但是越想越不甘心——我家里其实基本上都是国货;我牢记着小日本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恶;目前,我对法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我很爱我的国家!我更希望她越来越有秩序,有诚信,更加富强!!我一直尽量保持一种客观的语态,就事论事。不过,有些地方如果没把握好,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