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汽车首次同比下降18% 2011年国内市场比例回顾
(2011-12-31 13:54:43)
标签:
杂谈 |
有数据表明,在2011年日系汽车在中国销量同比下降18%左右,这有史以来日糸汽车在中国市场上首降,当然原因是由于311日本地震所至。
背景: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而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整车制造业和零配件供应链同样不能豁免。目前汽车销售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汽车制造、销售和零配件供应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以国内两家马自达合资企业举例,两家的深紫色车型几乎同时断货,本来作为某些车型主打颜色的车型在市场已经售罄,消费者买不到这款产品,甚至连预订方式都无法保证交货时间,原因很简单,这款颜色的涂料是日本进口的,而这家供货商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也受到了地震及海啸的严重影响,所以短时间内无法为国内的合资企业供应涂料。
这还仅仅是国内合资企业出现的问题,也仅仅是涂料这种相对比较基础的配件供应,还有诸多厂商因为采用日本进口的动力总成而导致工厂无法继续生产,市面上本来供应量充足的车型在一瞬间变成紧俏商品。作为日本汽车厂商的重要发展市场,其在国内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力度可谓庞大,然而因配件供应而导致市场缺货、断货,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几乎大到无法预计的程度。
日本本土的损失更甚,以日产汽车为例,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部分车型、日产高端车型和近几年被追捧为新任“公路战神”的GTR,都在位于本州岛中部的栃木县工厂生产,这个工厂是日产在日本最大的工厂,也是日产在日本的研发中心、测试中心,是日产汽车最核心的和最先进的工厂。而枥木县却是“311”日本地震的重灾区,从直升机航拍的照片来看,成百上千辆高端日产、英菲尼迪商品车被大水冲毁、淹没,对于日产公司来说,可能损失些商品车是小,而工厂、生产线,还有工厂内的重要研发资料被毁可谓灭顶之灾。
原本计划2011年在中国进行全面推广、宣传,准备入驻国内市场的本田全球战略混合动力车型CRZ、Insight均未能如期而至,仅仅在几处车展上以展车形式亮相,却没有任何重要的消息发布,致使众多国内车迷倍感遗憾。车迷遗憾,其实本田公司更是感到遗憾,这两款车型代表着未来本田汽车的方向,在新能源、电动方面的产品发展趋势,是对于本田汽车未来开拓全球市场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车型,然而却没能在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及时登录,无形中的损失不可估量,甚至影响到了未来本田汽车在中国国内的发展进度。
不仅汽车品牌自己的工厂受到了严重损毁,众多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也难逃此劫,比如松下、三菱等等,都无法继续向汽车厂商供货,导致日本的汽车制造瞬间达到“冰点”。在地震、海啸爆发后的两周时间内,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丰田等汽车品牌先后宣布旗下工厂全面停产。
点评:后市场厂商同样饱受冲击
关心汽车运动的朋友一定对于日本汽车改装厂商十分熟悉,然而在本次的灾难中,这些改装厂商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以改装本田车型而久负盛名的SPOON SPORTS的工厂也在本次的海啸中被摧毁。众所周知,汽车赛事是各个厂商试验新技术、积累数据的主要途径,这些改装厂商都是日本各项汽车赛事的优胜队伍,积累了大量的调教和改装经验,也培养了大批的汽车技术人员,它们的损失,也是整个日本汽车工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