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郁达夫的好酒,鲁迅的嗜烟,都是出了名的,鲁迅有一张自己较为喜欢的照片,是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拍的,很放松地靠在藤椅上,手上夹一枝烟,一大半是未弹去的烟灰。
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鲁迅的烟瘾,一向是很大的;在北京的时候,他吸的,总是哈德门牌的拾枝包装。当他在人前吸烟的时候,他总探手进他那件灰布棉袍的袋里去摸一枝来吸;他似乎不喜欢将烟包先拿出来,然后再从烟包里抽出一枝,而再将烟包塞回袋里去。他这脾气,一直到了上海,仍没有改过,不晓是为了怕麻烦的原因呢?抑或为了怕人家看见他所吸的烟,是什么牌”。这大约是对鲁迅吸烟方式记载最详的一段文字了。据内山完造回忆,鲁迅在病危的时候,右手里还夹着烟,他记得是品海牌的香烟。吸纸烟是符合鲁迅性格的,鲁迅有魏晋风骨,崇尚草根的力量,不喜教授腔,绅士味,士大夫气,乐称“学匪,天生叛逆,与胡适,陈源,梁实秋,徐志摩等欧美派学人,在习性上绝然不同。教授绅士是该捏烟斗的,士大夫则不会去碰纸烟。据说,鲁迅有时会用大拇指和食指拿住烟屁股,很舒服地吸一口,不知怎地,这手法被上海滩一些闻人、大佬们学去了,很流行过一阵子。
鲁迅有时编稿子是夜以继日的,每当夕阳西下,又到掌灯时分,他会以吸烟来缓解疲劳。在《一觉》中鲁迅写道:“我疲劳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也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鲁迅一代人,是有强烈使命感的一代人,为了青年,为了孩子们更好一些的将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当鲁迅手上的烟篆幻化为一片片小小的夏云时,他的思绪又飘向何方了呢?一次,鲁迅跟许寿裳谈起过对未来的设想(见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那是以人类为着眼点,相信人道主义的终当胜利。鲁迅的梦,是一种大关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