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二册(44)

(2021-04-27 22:13:43)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全唐詩》[1]

王建:

有心思,能不矜氣格,故新切,而頗傷直率單薄,理語亦太多。自以七言樂府最妙,輕快於文昌,較香山却稍收斂,有唐不數人,實在宮詞之上。次則五、七言律,皆本色清新,不得以纖淺目之。宮詞妙於敘事,下語斟酌雅俗之間,情韵要不如花蕊夫人,然視之後人祖構,務組織典實,生氣全無者,不可同年而語矣。《歲晚自感》頸聯“一向破除愁不盡,百方回避老須來”,極似韓子蒼詩句,《老學厂筆記》未引此也。《送遷客》云:“萬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邊春。天涯莫道無回日,上嶺還逢向北人。”可以答宋之問“陽月南飛雁”之詩,疑送退之者。建尚有《上韓愈侍郎》七排也。此輯中頗混入元、白、飛卿之作。如“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建尚能辦。如“一院落花無客醉”,建七律中無此綿麗語也。

“飛蛾繞殘燭,半夜人醉起。”《邯鄲主人》

“人睡落塹轍,馬驚入蘆荻。慰遠時問程,驚昏忽搖策。”《早發金堤驛》

“勿以聽者迷,故使宮徵錯。”《勵學》

“沈沈百憂中,一日如一生。”《歸故山留別杜侍御》

“風幌夜不掩,秋燈照雨明。”《酬張十八》

《涼州行》全篇記蕃人娶漢婦、為漢語、學耕種、繰蠶繭,一意鋪張,似是用夏變夷,華風廣被矣。而結句曰:“城頭山鷄鳴角角,洛陽家家教胡樂”,方點清眼目,以見胡學漢皆有用物,而漢學胡則聲律耳。參觀戎昱《苦哉行》第一首。

“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寒食行》

“征人塞耳馬不行,未到隴頭聞水聲。”《隴頭水》

“澗底盤陀石漸稀,盡向墳前作羊虎。”《北邙行》

“丁寧回語房中妻,有客勿令兒夜啼。”《田家留客》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佩滿中庭。”《白紵歌》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裏分將強半日。昨日健於今日時。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短歌行》

“未明重繞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觸。”《烏夜啼》

“水寒手澀絲脆斷,續來續去心腸爛。”《當窗織》

《行見月》之“家人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有高達夫、白居易除夕之意也。

“腷腷膊膊春氷裂,磊磊落落桃花結。”《兩頭纖纖》

“黃河水直人心曲。”《獨漉歌》

“生紗帷疎薄如霧,隔衣噆膚耳邊鳴。”《荊門行》

“卷帷上牀喜不定。與郎裁衣失翻正。”《鏡聽詞》

“去願車輪遲,回思馬蹄速。”《遠將歸》

“停車數行日,勸酒問回期[2] 。”

“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3] 。”

“乍得新蔬菜,朝盤忽覺奢[4] 。”

“鄰富鷄常去,莊貧客漸稀[5] 。”

“歲去停燈守,花開把火看[6] 。”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7] 。”

“聲與靜相宜。”《竹》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8] 。”

“自看花樣古,稱得少年無。”《酬從姪借看詩本》

《宮詞》:“御厨不食索時新,每見花開即苦春。白日臥多嬌似病,隔簾教喚女醫人。”

 

────────────────

 

《石遺詩話》論漁洋“雲收太華三峯出,日照潼關四扇開”,以為本之昌黎絕句,參以高青邱“函關月落聽鷄度,華嶽雲開立馬看”,辛苦湊出“三峯出”三字而已[9] 。不知東坡《華陰寄子由》“三峯已過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漁洋必有取於此。其自解“四扇”本昌黎,而不言東坡者,因“三峯”之對亦本於坡,所以掩蹈襲之迹也。

 

────────────────

 

LogosReasonSpeech,道=理、詞,皆足證語言、思想之打成一片[10]

 

────────────────

 

《肩痛》[11]

“無人送半臂,子京劇可慕。遂中庶人風,肩痛如漬醋。春事歎無多,老形驚已具。因知風有味,甘辛不與數。偏似食梅酸,齒牙軟欲蠹。氣近秀才寒,情同女郎妬。喝風良有已,代醋三升故。豈我作詩肩,甕醯入偶誤。不須更乞鄰,但願風可捕。云何忘厥患,俳諧了此賦。

 

────────────────

 

《孝魯寄近詩來余最愛其雨潦一律因憶君極賞余螢火五古因賦寄》[12]

“李杜孟韓元白蘇,奇材大句比來無。都成異物文將喪,猶有斯人德不孤。螢火光慙齊日月,潦汙水喜類江湖。纖纖潑墨君家手,煩作雲龍上下圖。”

 

────────────────

 

李之儀《姑溪居士全集》[13]

端叔與蘇、黃友善。《東坡集》中有《夜直讀端叔詩》一律,云:“每逢佳處輒參禪。”《揮麈後錄》亦謂東坡稱其尺牘得發遣三昧。今見所作,不逮所聞。詩、文皆率易蕪淺,尺牘、題跋亦拖沓尟佳趣,雜記則約取,酷近明人學晉。不知當時何以見賞如此,倘以人物標致可愛耶?似亦著書志。

《閒居賦》直是一首議論古文,全不押韵,不知何以名為賦也。

《偶題》第二首“洛陽城裏見秋風”乃張文昌詩,何以羼入於此?

《雜書》云:“東坡毎屬詞,研墨幾如糊。方染筆,又握筆近下而行之遲。然未嘗停輟,渙渙如流水,逡巡盈紙。蓋諦思在其間也。”

《書陳格石刻》云:“予少時客廬山,見諸刻石字皆有精神,退求真跡,率不迨也。乃知模勒之妙,假借致然。”

《與孫肖之》云:“東坡篤好陶詩,然所和只是其詩加閑放爾,了無一氣格。”

【《吳思道藏海齋記》:亦取東坡語,在蘇戡之前[14] 。】

《跋東坡四詩》:“孫莘老作字至不工,每得佳墨,必悵然思見東坡。東坡捉筆近下,特善運筆,而尤善墨,遇作字,必濃研,幾如糊。”

《跋東坡帖》:“東坡從少至老,作字幾不出一人之手。其於文章,在塲屋間與海外歸時,畧無增損。豈書或學而然,文章非學而然耶?”

《跋蘇黃陳書》:“東坡嶺外歸,所作字多他人詩文,似是有所避就然也。魯直晩喜荊公行筆,得意往往不能真贗。”

《跋山谷書摩詰詩》云:“荊公飄逸縱橫,略無凝滯,脫去前人一律。恐魯直未易到也。”【按端叔好荊公書,稱賞至矣。《墨莊漫錄》謂:“世稱荊公書為斜風疾雨之體,山谷謂學王濛、米顛,謂學楊凝式,實乃天然如是。”可與端叔語參觀。端叔亦頗用新學,如《跋晉州學銘》用荊公解“美”字,而為之駁趙景修,《雜題跋》用荊公說“詩”字,以為故須“字字有來處”,不得“亂道”。按後來朱韋齋亦學荊公書,見朱子《跋荊公帖》。】

《跋山谷草字》:“魯直晩年,草字尤工,得意處自謂優於懷素。”

【“家貧不辦素食,事忙不及草書[15] 。”】

《跋米元章書儲子椿墨梅詩》:“元章書回旋曲折,氣古韵高,攀李泰和、顏清臣不足,方徐季海、柳誠懸有餘。”

《跋元章收荊公詩》:“荊公愛元章詩筆,而未見其人。後從辟金陵幕下,既到,而所主者去,遂不就職。公奇之,挽不可留,親作行草,録近詩二十餘篇寄之,字畫與常所見不累,幾與晉人不辨[16] 。”【按可參觀《寶晉英光集》卷二《蕭閑堂詩序》。】

《跋荊國公書》:“魯直謂荊公書得魯公骨,君謨書得其肉。君謨喜多學,意嘗規摹,而荊公則固未嘗學也。然其運筆如插兩翼,凌轢於霜空鵰鶚之後。紙上飛動,所謂得之心而應之手,左右逢原者也。”

端叔詩之可吟諷者,唯《書扇》七絕一首,云:“幾年無事在江湖,醉倒黄公舊酒爐。覺後不知新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

 

《雪喻贈蔣雲從禮鴻[17]

“資清以化莫如雪,索我贈言聊取材。一片氷心偏作絮,六棱風骨却肥梅。高崖峻岸泯其迹,列玉堆銀挾此財。食肉無妨貞士相,還期容俗稍恢恢。”

 

────────────────

 

王觀國《學林》[18]

卷七:《子虛》、《上林》一賦也,《文選》析為二。《西都》、《東都》一賦也,《文選》亦析為二。《西京》、《東京》一賦也,《文選》亦析為二。《蜀都》、《吳都》、《魏都》一賦也,《文選》至析為三。

“昭明作《陶集序》,以《閒情》為‘白璧微瑕’。余按此譎諫也。古之言美人,皆以比君子也。”

卷八:杜詩重韵,《選》詩重韵,韓、白詩重韵。東坡《送江公著》詩自注曰:“二‘耳’義不同,故得重用。”實不必注也。

“李白《宮詞》曰:‘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杜甫《琴台詩》曰:‘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此相放也。《宮詞》乃開元盛時所撰,《琴臺》乃天寶末避地西蜀時所作。太白《宮詞》曰:‘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子美《哀江頭》詩乃京師陷後作,亦仿其句。”

“詩文疑”條亦駁牧之《華清宮》詩,以為“驛至,則妃子不在華清宫矣”。

【駁存中《筆談》。(《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参天二千尺。”《筆談》云:“無乃太細長乎?)。】



[1] 《中文筆記》第二冊306-44頁。

[2] 《送人游塞》。

[3] 《汴路即事》。

[4] 《原上新居之三》。

[5] 《原上新居之五》。

[6] 《惜歡》。

[7] 《題所賃宅牡丹花》。

[8]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9] 《中文筆記》第二冊308頁。此處摘述《石遺室詩話》,顯有誤憶。王士禛《渡河西望有感》詩句為“高秋華岳三峯出,曉日潼關四扇開”,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詩句則為“荊山已去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開”。陳衍評曰:“華岳自是三峯,虧漁洋苦湊‘高秋’、‘出’三字”,亦非此處所云“‘三峯出’三字”。

[10] 《中文筆記》第二冊308頁眉。

[11] 《中文筆記》第二冊308-9頁。《槐聚詩存》此首繫於1940年,“兩肩”作“肩痛”,“近”作“逼”,“作”作“吟”。

[12] 《中文筆記》第二冊309頁。刊於《社會日報》19401219日,《槐聚詩存》未收。詩題“因賦寄”作“賦以答之”,“比來”作“累朝”。詳見劉聰《續談《社會日報》上的錢鍾書詩》(《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330日),又范旭侖《篇什周旋角兩雄》(《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6326日)。

[13] 《中文筆記》第二冊309-12頁。

[14] “坡詩:‘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思道能師坡語。”

[15] 《跋山谷草書漁父詞十五章後》。

[16] “二十”原脫“十”字。

[17] 《中文筆記》第二冊312頁。《槐聚詩存》未收。范旭侖《容安館品藻錄蔣禮鴻》:“蔣禮鴻是鍾泰的助教,國立師範學院‘二十八年年度新聘’者,和錢鍾書先生以及徐燕謀、徐仁甫同。”

[18] 《中文筆記》第二冊312-3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