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一册(69)

(2019-10-29 20:25:39)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白珽《湛淵靜語》[1]

“有士人投啟事於真西山,以‘爵齒德’對‘師尚父’,館客哂之。西山曰:‘謂可師、可尚可父。’”

“《文中子》多疎謬者。”

 

────────────────

 

崑山方鵬《責備餘談》(皆論古事翻案)[2] :顏真卿不得其死;柳不得與韓列;陳無己凍死太過。

 

────────────────

 

沈作喆《寓簡》[3]

“莊周善相,言曰:‘遠使之而觀其忠,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李太白小時誦《子虛賦》。夫人之教子,必先之以詩禮。白之狂逸,亦過庭所致也。”

“南山一頃豆,竟於危身;東陵十畝瓜,終以避世。”

“王介甫刻意於文而不肯以文名,究心於詩而不肯以詩名。”

“東坡嘲程頤斂溫公,曰:‘信物一角,附上閻羅大王。’人以東坡為戲,不知《妖亂志》載吳堯卿事已有此語。”

“劉原父嘲吃者有‘昌家非類,雄聲艾氣’。”

“有故人喜謔,見人家後房北里多諱年歲,不肯出二十以上。戲曰:‘汝等亦有減年恩例,盡被燒丹學仙道人買去。’蓋道士誕稱數百歲耳。[4]

 

────────────────

 

《公是弟子記》(仿子書,殊樸簡有理致)[5]

“叔贛問曰:‘《尚書》記人之功,忘人之過;《春秋》收毫毛之善,貶纖芥之惡。二者無異乎?’曰:‘無異。忘其過,不忘其惡;貶其惡,無貶其過。’”

“荀子不知性,揚子不知命,韓子不知道。”

“物莫鄰於鑑,其守也一,其應也博,其居也以平[6] 。”

“《春秋》之誅也,先意而後事;其賞也,先事而後意。是以刑不濫,賞不僭。”

“天之道有常,人之道無常,無常所以應有常也。天之道不言,人之道有言,有言所以應不言也。天之於人相反也,故聖人默而成之。既已有為矣,而謂之無為,是老莊也。”

駁王安石論性。

“永叔問曰:‘人之性必善,然則孔子謂上智下愚不移,可乎?’劉子曰:‘可,愚智非善惡也。’”

(答永叔問“老子貴無為”)“貴無為者,以其可以無不為也,非廢職也。”

微言篤論。

 

────────────────

 

黃徹《溪詩話》[7]

1:“子美詩史,《北征》詩云:‘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送李校書》云:‘乾元元年春,萬姓始安宅。’又《戲友二詩》‘元年建巳月’云云。”

杜集好詠鷹、馬。

“和靖與士大夫詩,未嘗不及遷擢;與舉子詩,未嘗不言登第。隨緣應接。老杜云:‘本無軒冕意,不是傲當時’;‘鍾鼎山林各天性,濁醪麤飯任吾年。’阮孝緒曰:‘非志驕富貴,但性畏廟堂。使麏麚可驂,何異驥騄?’”

“孟郊詩最淡且古。退之乃以‘張籍學古淡’,東野為‘天葩吐奇芬’,豈勉所長而諱所短耶?”

卷八論白、蘇居杭淫樂語多於撫養,思妓而忘黎元耆舊。

 

────────────────

 

曾敏行《獨醒雜志》[8]

卷四:“汪彥章問徐師川作詩法門,師川曰:‘即此席間杯柈果蔬,使令以至,目力所及,皆詩也。君但以意剪財之,馳驟約束,觸類而長,皆當如人意。切不可閉門合目,作鎸空妄實之想也。[9] ‘彥章逾月復見,曰:‘自受教後,准此程度,一字亦道不成。’師川喜曰:‘君此後當能詩矣。’”

卷五:“米元章嘗寫詩一卷,投許沖元,云:‘某自會道言語,不襲古人。元豐中至金陵,識王介甫。過黃州,識蘇子瞻。皆不執弟子禮,特敬前輩而已。’”

卷六:“江彥明《晚春詩》:‘鬥草事空猶昨日,惜花心在又明年。’”

卷十:“東湖先生嘗會棋於湖山堂,食罷偃息,倏起,曰:‘予作詩數十年矣,適於牀頭得《少陵集》,試閱之,元來詩當如此作。遂有“不知何處雨,已覺此間涼”之句。自是落筆平易自然之妙。’”

 

────────────────

 

《四朝聞見錄》葉紹翁[10]

甲集:“李大異批真西山卷云‘弘而不博’,留元剛卷云‘博而不弘’。”

甲集:“胡紘謁考亭於武夷。先生待學子惟脫粟飯。胡不悅,退而語人曰:‘此非人情,只鷄樽酒,山中未為乏也。’”

乙集:“考亭之子在,趨媚時好,遂階法從,視其父忤主淮者異矣。予歎息在之弗紹,盡根盡骨賣了武夷山。程源為伊川嫡孫,無聊殊甚,著《道學正統圖》,以干當路。惟呂氏未墜家聲。*”【*然則望溪、惜抱謂西河、剛主攻朱子,故無子者。無子固勝於有子,何待萬拜哉?】

“危稹嘗以龍川書氣振、對策氣索,蓋是要做狀元也。”

“京師顏家巷髹器物不堅牢,故至今謂之‘顏子生活’。”

丙集:“紹興元年九月二日,敕追褒伊川,有謂:‘浮偽之徒,竊借其名,以為身售。’”爰歷“偽學”之說起於此。

丙集:“來子儀、周洪道布衣交。道為樞使,置酒道舊,示以近詩。子儀盡卷,笑曰:‘周樞使詩,非周洪道詩也。昔徐師川晚位樞府,詩不逮昔,謂向來是徐師川詩,後來是徐樞密詩。’”

丙集《悼趙忠定詩》:“敖陶孫詩效陸務觀用事,卒不肯效唐風。”

《注腳端明》、《禿頭防禦》。

《賢良》(駁李泰伯“不喜孟子”說)。

制科掌故。

丁集:“偽學”。

 

────────────────

 

《滹南詩話》[11]

“近代詩話云:杜詩‘皁鵰寒始急’,白氏歌云‘千呼萬喚始出來’,人皆以為語病,其實非也。事之終始,則音上聲;有所宿留,則音去聲。”

(論東坡“論畫以形似”等語):“妙於形似之外,而非遺其形似;不窘於題,而要不失其題。世人借此論為高。畫山水者,未能正作一木一石,而託雲煙杳靄,謂之氣象;賦詩者,茫昧僻遠,按題而求,不知所謂,乃曰格律。真偽未知,而先論高下,亦自欺而已。[12]

 

────────────────

 

《歸潛志》[13]

“鶯銜晚色啼深樹,燕掠春陰入短牆”;“黃綺暫來為漢友,巢由終不是唐臣”(辛敬之詩)。

“簷雪日高晴滴雨,鑪煙風定暖雲”(史懷)。

“龍頭矗雙角,駝背堆寒峯”(王特起《題雙峯競秀圖》)。

“溪口急流裁燕尾,山腰曲路轉羊腸”(張彀)。

“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

“張浩曰:‘進士受賕,如良家女子犯姦;胥吏公廉,如娼女守節。’”

“西風了却黃花事,不管安仁兩鬢秋”(張翥)。

“趙閑閑字畫工夫最深,詩其次,又其次散文。嘗語余曰:‘今日後進中作文者頗有三二人,至吟詩者,絕少,字畫亦無也。’以是知公所長。”

“推愁不去若移石,呼酒不來如望霓。”

“李欽叔云:‘李長源上頗通天文,下粗知地理,中間全不曉人事也。’”

金朝文物風流全在於此,宋人筆記尟其比也。論金亡國事尤確[14]

 

────────────────

 

《道命錄》(李心傳秀巖編)(本孔子“道之將行也與,命也”)(輯兩宋攻訐道學語)[15]

────────────────

 

《江南餘載》[16]

“僧謙明:‘願鵝生四腳,鼈著兩裙。’”

 

────────────────

 

《金樓子》[17]

《立言篇》:“周公沒五百年有孔子,孔子沒五百年有太史公。五百年運,余何敢讓焉?”

“予嘗切齒淮南不韋之書,謂為賓遊所製,每至著述之間,不令賓客闚之也。”

“庾道季云:‘廉頗、藺相如雖千載死人,凜凜如有生氣;曹蜍、李志,雖久在世,厭厭如九泉下人。’”

“以骨去蟻,蟻愈多;以魚毆蠅,蠅愈至。”

“世莫學馭龍而學馭馬,莫學治鬼而學治人,先其急脩也。”

“鋸齒不能咀嚼,箕口不能別味,榼耳不能理音樂,屩鼻不能達芬芳。跨孺子之竹馬,不免於勞脚。仰天漢以解渴。”

“荊楚間有人名我者,此人向父恆稱我,向子互稱名,此其異也。”

“妻以五姓尿浴,李季詐之曰:‘此蘭湯也。’”

“任昉稱何僧智曰:‘卿詩可謂高厚(狗號)。’”

“見虎一毛,不知其斑。”



[1]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1 頁。

[2] 同上。

[3] 同上。

[4] “汝等”原作“汝年”。

[5]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1 頁。

[6] “鄰”原作“靈”。

[7]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1 頁。

[8] 同上。

[9] “閉門”原作“閉目”。

[10]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2 頁。

[11] 同上

[12] “真偽”原作“高偽”。

[13]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2 頁。

[14] “全在於此”原作“全在於止”。

[15] 《中文筆記》第一冊 622 頁。

[16] 同上

[17] 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