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一册(40a)

(2019-03-19 18:49:40)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陶九成《輟耕錄》記載凌雜,多摭錄他書[1] 。蓋九成編勒《說郛》,於古來雜家小說寓目甚廣,信手拈來,以實此錄。絕無己見,而每不具主名,宜為郎仁寶所譏矣。如張彥遠《畫記》、王質紹《陶錄》、《蘭亭》、《閣帖》、《瘞鶴銘》者,記載皆連篇累牘,樂為鈔胥。何不憚煩也!《四庫總目》謂仁寶譏九成“多錄舊書,如《廣客談》、《通本錄》之類,皆攘為己作。今其書未見傳本,無由證郎說確否”云云。竊謂九成考物始、釋常談諸則,什九取宋人筆記,一檢即知(如卷十二“厠籌”條全竊《齊東野語》卷十)。館臣忽而不覺,已屬可怪。記本朝掌故,乃亦襲時賢著述。如楊瑀《山居新語》一書,太半為所掠取。九成僅於卷二“聖儉”條下注云:“右五事,楊太史瑀所言”;卷一“大軍渡河”條注云[2]:“楊元誠太史瑀所云。”餘都抹摋,殊傷文德。仁寶之言,的然有據,館臣未細考耳。九成注明六事之外,如卷一“大漢”條、“貴由赤”條、“昔寶赤”條、“萬歲山”條、卷二“懷孟蛙”條、“叛黨告遷地”條、“土人作掾”條、“端厚”條(阿憐帖木兒論唾面自乾謂:“雖狗亦不可惡他。如一狗臥地,無故以脚踢之,或擲以物,狗固不便咬人,亦吠數聲而去,有甚好聽”)、卷四“禱雨”條、卷五“尚食麪磨”條、“僧有口才”條(膽巴以德壽太子死,答皇后曰:“佛法譬猶燈籠,可蔽風雨。燭盡則無如之何”)、卷五“人中”條、卷七“掛牌延客”條、卷九“奇疾”條、卷十二“帝師”條、卷十五“日書三萬字”條、“妖異”條、“塔影入屋”條,皆襲楊書。使刪除此等,所餘恐無幾耳。

卷一“金人姓氏”:“蒲察,漢姓曰李;奧屯,曰曹;古里甲,曰汪”等等。今世好古者,譯西書可以音附會。則著 Aristotle’s Theory of Poetry H.S. Butcher,可與太白同出蟠根仙李;詩人 W.H. Auden 為魏武字孫;而 S.T.C. 與容甫聯宗矣。一笑!

“白道子”條云:“國俗尚白,以白為吉。”按《思益堂日札》卷四謂“大內宮殿春聯例用白絹”條可參觀。

卷二:“太宗嗜酒,耶律文正王數言之,不聽。一日,持酒槽之金口以進,曰:‘鐵為酒所蝕,尚如此,況五藏耶?’”按文正當知太宗不學,未讀《世說》,不能以孔羣語相解耳飲酒人如糟肉耐久

“懷孟《山居新語》作東安州蛙”條與卷十“南池蛙”條大同,一皇后一天師耳。

“至元間,別兒怯不花為江浙丞相,議以本省土人不得為掾史。時左丞佛住曰:‘若然,則中書掾當用外國人為之矣。’[3] 按地方官迴避本籍之例,羅馬亦行之【“nulli patriae suac administratio sine speciali permissu principis permitlatur[4] 】。Gibbon: Decline &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ch. xviii 曾以中國、羅馬相提並論。惜其不知此。

卷四記戴石屏“流寓江右武寧,娶富翁女。居二、三年,忽欲歸,告妻家以曾娶。妻以奩贈,作詞餞之,投水而死”云云。按不謂復古薄倖如是!此條可與《至正直記》卷三論台人授室“游他方,見富貴可依者,便云未娶,前日妻不顧矣”云云參觀。石屏雖有故劍之情,而欺隱之心致新人於死,亦可誅也。【《端平詩隽》卷一《戴式之垂訪村居》:“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孤館青燈不自聊,短帽鶉衣競相就。獬豸峨冠豈無事,不觸姦邪觸詩士。雖當聖世尚寬容,滔滔寧免言為諱。君不見古者防川不禁口,里諺村謠無不有”云云。】

【卷四載水仙贈揭曼碩詩云:“盤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閒時來吃茶。黃土築牆茅蓋屋,庭前一樹紫荊花。”按《靈芬館詩話》卷四、《匏廬詩話》卷上皆考此詩為張羽作,見《勾曲外史集‧湖州竹枝詞》,第一句為“臨湖門外是儂家。”又按《列朝詩集》乙七劉溥《江上別》云:“相逢蘭渚潮長,相送烟江日斜。只說儂家好認,門前一樹梨花。”《四溟詩話》自稱其《遠別曲》亦云:“郎君幾載客三秦,好憶儂家漢水濱。門外兩株鳥臼樹,叮嚀說向寄書人。”】【吳昌齡《西遊記》第十四折裴海棠託行者寄家信云:“家音是必莫埋沉。(行者云:)你家在那裏?(裴女:)在黑風山西北跟尋,俺門前兩行槐楊影,院後一叢桑柘陰。”】

卷五【亦見《山居新語》】:“陳鑑如寫趙文敏像,文敏援筆改其未然者。謂曰:‘人中者,以自此而上,眼、耳、鼻皆雙竅;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單竅,成一《泰》卦也。’”按《七修類稿》卷十五駁此說,而不言何出。又趙台鼎《脈望》卷五說“人中”亦同。【王山史《山志初集》卷一云:“八卦皆備於人身。耳、目、鼻皆雙竅,口、小便、大便皆單竅。故鼻下、口上謂之人中,其卦則泰也。”曹籀《古文原始》論“中”字曰:“《說文》云:‘中、和也。’按‘和’當是‘私’字之譌,謂男子陰也。‘私’本作《中文笔记》第一册(40a),與此‘中’字同為象形。《逸周書‧武順解》:‘人有中曰三,無中曰兩,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兩。’謝墉謂:‘“有中”、“無中”,即謂男女,皆〔以〕形體〔言〕之,皆下體形〔象〕。’其說甚〔通〕,從之。”按此說“中”奇而碻[5]。】

卷十一龍廣寒事,則與《山居新語》不同。

卷十二陸居仁為連枝秀作《募緣疏》有云[6] :“試問他濁酒狂歌,爭如我清茶淡話。”按此本司馬溫公詩“清茶淡話難逢友,濁歌狂歌易得朋”[7] 【句載《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八】。

卷十二“特健藥”條引《徐氏書記》云云。【武平一《徐氏法書記》見《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安樂公主駙馬武延秀久踐虜庭,無功於此,徒聞二王之跡,強學寶重,乃呼薛稷、鄭愔及平一評善惡。諸人隨事答為上者,登時去牙軸紫褾,只以漆軸黃麻紙標,題云:‘特健藥’,云是虜語。”】按此即《法書要錄》所載。《香祖筆記》卷十二穿鑿,謂是圖畫足以養性延年。《四庫總目》痛駁之,不知漁洋竊取《藝苑巵言‧附錄》卷四(“書畫之士多長年”)、《畫禪室隨筆》卷二(“黃大癡、米友仁、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耄,以烟雲供養故”)之說,牽合之於“特健藥”,因而望文生義耳。賀方回《慶湖遺老集》卷一《贈趙參軍滂字沛然,工書》結云[8] :“後日人間偶流落,猶得標題特健藥。”余見元以前詩人用三字僅此,且是原意也。【曾賓谷《賞雨茅屋詩集》卷十五《讀馬秋藥詩集奉簡》云:“特健藥齋有奇作(秋藥所居名‘特健藥’),傳世真為特健藥。使人快處如搔癢,使人驚時足愈瘧”云云,亦似望文生義,作藥解矣。】【《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竇泉《述書賦下》自注云:“太平公主武氏家玉印,有四胡書,今多墨塗,存者蓋寡。梵云:‘三藐母’四字也。”】

 

────────────────

 

閱《香蘇山館古體詩鈔》、《今體詩鈔》[9] 。氣盛詞繁,無新意,無微情,藻富而不麗,囂浮之至[10] 。諸君推之,當是見其任心而揚、探喉而滿耳。全集惟有三句可采:《今體》卷五《詠竹掃帚》之“不許參天甘掃地”;同卷《聽香館同綠姬夜話》之“人與月同色,風來花異香。”

蘭雪受知覃谿,比於得漁洋詩髓之吳蓮洋,集中知己感恩不一而足,顧詩格絕不類。當時壇坫,南袁北翁。隨園門下,無不作元輕白俗之體。而蘇齋標榜之黃仲則、吳蘭雪、張南山輩,皆矜才散藻,了無師法。蓋蘇齋自知才短,祇欲網羅名士,以張大門戶,不敢以己法相繩,而諸君亦借此為聲氣地耳。

集首有諸家《序》,有《評跋》,有《題詞》,復有蘭雪《自記》七言長古一篇,撮括諸公讚美之詞,何堆床疊屋耶?(復在《石溪舫詩話》詳載諸家推崇之詞[11] 。)

王述菴《序》引江西詩派歐公、山谷、誠齋,以壯此集門面。蘭雪自記有“吾鄉詩教祖彭澤,兩宋鉅公乃殊特”云云,《古體》卷四《六月十二日集藤花書屋拜黃文節公象》有“天為江西闢詩派,辦香徑欲從公私”云云。純出鄉曲之私,實與宋之江西派了無干涉。《古體》卷十一有《集山谷句》七首,《今體》卷十一有《集山谷句》二首,皆支離不成語。蓋心粗氣浮,即令讀古人集,而己之才思涌出,亦如未讀耳。

蘭雪年十八即謁蔣心餘問詩法(見《古體》卷二《袁存齋先生招飲賦呈》第一首,又卷十三《讀藏園詩》),與心餘諸子皆友善。後見知於覃谿、述菴,復許其在江西人中可與心餘代興(見《自記》、葉紹本《序》及王述菴《評》),覃谿、北江又謂其在並時人中頡頏仲則(見法梧門《序》、姚石甫《序》、北江《評》及《自記》)。故《自記》中,以心餘繼廬陵、半山、涪翁、誠齋、道園為江西六大家。集中於心餘贊歎備至,《古體》卷十三有《讀蔣藏園先生詩書後》(“蘇黃以後遺山死,更五百年無此才”)、《讀黃仲則詩書後》(“天下幾人學太白?黃子仲則今仙才。或論君詩以我匹,心實愧赧佯歡咍”)。本朝最推服者惟此二人,亦隱挾以自重也。實難望二人項背耳。

蘭雪極好標榜,故張南山《藝談錄》記都中人目其集為“有韻搢紳錄”云云[12] 。其誇言與朝鮮人金秋史等倡和,亦是一例。更可笑者,標榜及於妻妾。原配蕙風閣劉氏之詩、繼室琴香閣蔣氏之畫、亡妾岳綠春之美貌工畫、二姬范閒閒、王素素之貌嬌心慧,皆津津樂道。年過五十,大病幾死,閨中三婦艷(見卷十二《三婦詩》、《留別閨人》),已如忠奴、孝奴矣(見《說郛》卷九羅點《聞見錄》),乃尚託言玉簫再世,更思納姬(卷十六《書秀楚翹侍郎悼梅詩後》自注云:“扶鸞者謂綠香再生言氏,小名月姑,當復歸余。因作佇月樓以待之,今十五年矣”)。色荒撒謊,令人絕倒。【《竹葉亭雜記》卷五謂:“丁卯夏,避雨蘭雪齋中。綠香出見,對客揮毫畫蘭,天然韶秀。”《香蘇館全集》中《聽香館叢錄》卷二有陸祁生院本《碧桃記》亦言吳氏交游亦欲其當面揮毫,以辨真偽。】

【梁九圖《十二石山齋詩話》摘蘭雪句最多,黃培芳《香石詩話》亦稱之。《小匏厂詩話》卷五云:“當時都下指為‘有韻搢紳錄’,讌飲時借以行觴政。其法各人隨手繙取一頁,勘其題目中有戴珊瑚頂者飲一杯,竟有連沃至醉者。顧幼耕復初謂余云:‘蘭雪之詩,詩中之墨卷也。’近閱張南山詩話,亦多不滿之詞。”《笏厂詩》卷三《道遇高麗使臣戲簡蘭雪》有云:“道逢相揖語嚘咿,聞著只是舍人詩。喜君詩聲日遠大,但莫出口媚外夷。君不見長慶詩格何其卑,鷄林賈人知購之。[13] 《聽秋聲館詞話》卷十八:“蘭雪納綠春時,方以國博改中翰,有人戲以詩云:‘逢人勉強稱前輩,對妾殷勤學少年。’”】



[1] 《中文筆記》第一冊 432-5 頁。

[2] “卷一”原作“卷五”。

[3] “別兒怯不花”原作“別怯兒不花”。

[4] permissu principis permitlatur”原作“principis permissu permitlatur”。

[5] 此頁下腳截斷,脫落六角括號中四字。

[6]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7] “司馬溫公”原作“司司溫公”。

[8] “賀方回”原作“賀方湖”。

[9] 《中文筆記》第一冊 436-9 頁。

[10] “富”字不確。

[11] 原文句末有“詳見”二字。但因下文塗去,二字似亦應刪。

[12] “有韻搢紳錄”原脫“錄”字。

[13] “問”原作“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