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实证
(2012-03-31 01:08: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实证档案 |
此贴将就港股账户的投资历程进行持续的全程记录,港股对我而言还是一个投资的新领域,我强迫自己不要只做旁观者或空论家、而要参与实战并在实战中学习提高。
股票名称 |
编号 |
代码 |
数量 |
初始成本 |
初始PB |
当前市价 |
当前市值 |
冠华国际控股 |
H1 |
539 |
14000 |
0.860 |
0.298 |
0.760 |
10640.00 |
新华文轩 |
H2 |
811 |
4000 |
3.250 |
0.677 |
4.100 |
16400.00 |
深圳控股 |
H3 |
604 |
8000 |
1.450 |
0.351 |
1.690 |
13520.00 |
庄士中国 |
H4 |
298 |
30000 |
0.410 |
0.265 |
0.420 |
12600.00 |
巨涛海洋石油服务 |
H5 |
3303 |
26000 |
0.490 |
0.372 |
0.580 |
15080.00 |
TSC集团 |
H6 |
206 |
28000 |
1.060 |
0.562 |
1.260 |
35280.00 |
招商局中国基金 |
H7 |
133 |
2000 |
9.780 |
0.387 |
11.520 |
23040.00 |
联邦制药 |
H8 |
3933 |
12000 |
4.300 |
1.099 |
3.860 |
46320.00 |
雨润食品 |
H9 |
1068 |
2000 |
9.660 |
1.059 |
11.040 |
22080.00 |
旭光高新材料 |
H10 |
67 |
20000 |
1.570 |
0.557 |
1.390 |
27800.00 |
南粤物流 |
H11 |
3399 |
10000 |
1.350 |
0.412 |
1.400 |
14000.00 |
好孩子国际 |
H12 |
1086 |
4000 |
2.360 |
1.480 |
2.720 |
10880.00 |
初始12只股票的投资历程已在实证(2011)及实证(2012)中有详细记录这里不再重复,下面就这12家公司进行一些简述:
H1“冠华国际控股”成为我的港股首单主要原因不仅是它符合坦普顿的某些标准、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中期股息而且可以选择以股代息,这是国内A股或B股没有的分红方式,我需要通过实践参与体验一下。公司主席是有40多年从业经历的老兵,不仅精于主业而且勤于主业,在所谓没落的纺织品行业是实实在在的耕耘者,不过我感觉有些遗憾的是公司大股东最近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换取了太多的股份,中期的收入与主业利润都有下滑而且未来前景不明,但如此估值确实刺激起了我的投资欲望(当然公司最近10年每年分红2次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之一),0.3PB的市场定价感觉是对实业者的一种侮辱性定价,真不知公司的大股东、主席及其他高管是何感觉?
H2“新华文轩”公布2011年度,收益44.86亿人民币(下同),按年上升20.4%。录得纯利增长19.6%至5.22亿元,每股盈利46分,末期息10分、特别息20分。
新华文轩是我家乡的上市公司,我曾经多次光顾过新华文轩的书店,至少在成都新华文轩拥有大量优质的商业地产,很多书店都在成都最繁华的地段,新华文轩上市以来持续保持高现金分红确实是刻意回报股东的典范,文轩目前的利润主要来源与中小学教材的垄断供货商地位、2010年8月收购15家主要从事出版社业务的公司后在上游的出版环节也获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出版、印刷、配送、批发零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而且隐蔽资产雄厚;我初始以3.25的价格买入4000股,以现金红利30分人民币记分红率达到11.35%左右,这也是我这么多年进行投资以来所获得的最高派息率,我为自己的家乡有如此优秀的公司而自豪。新华文轩的稳定性虽然超强、但成长性确实看不清楚,而且手里的现金太多刺激了公司的投资冲动,目前看来乱七八糟的投资比较多,最近出售了不少曾经的收购项目看来也在进行清理,教育及传媒其实也是个很大的产业,希望公司能够找到未来的增长空间。
H3“深圳控股”公布2011年度,营业额73.21亿元,按年增加12.6%。录得纯利增长14.9%至15.22亿元,每股盈利42.86仙,末期息8仙,全年共派15仙,派息比率35%。
以1.45元的价格买入8000股,这也是我与招商局B进行对比分析的标的,估值与分红都比招商局B有优势,但深控每年都会对一些资产进行重估(注水),其低估程度可能不如报表反应的幅度,深控历史分红记录良好,每年都会分红两次,以初始成本记其年分红率基本能够达到10%,是投资组合中能够持续贡献现金流的品种。
H4“庄士中国”很有意思:不仅是初始投资组合中价格最低的而且也是组合中PB与PE都最低的公司,庄士在卖掉香港的投资物业后目前是纯粹的内房股,公司净资产23.5亿、市值只有6亿左右、但中期净现金(扣除债务后,目前债务总额只有0.89亿)就有8亿多,还有十几亿低成本的优质资产(物业发展项目都没有通过所谓的资产重估注水),中期收益3.55亿如果要算所谓的动态PE那一倍都不到,虽然本年度的收益有其特殊性以后很难再现,但如此强的资产负债结构还是让我产生了投资的冲动。房地产行业目前似乎“人人喊打”猛刺泡沫,但对庄士而言感觉刺到骨肉上了,这家公司让我感觉找到以前只在书中出现过的“格式”标的;当然管理层的“诚信”风险、公司的“老千”风险都是存在的,否则确实很难解释这种市场行为,公司公布截止到2012年3月31日的年度报告后再做详细的跟踪分析。
H5“巨涛海洋石油服务”:
巨涛油服我并不陌生,我的主要持股深基地B与巨涛油服是联营伙伴,在联营体“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中巨涛油服拥有30%股权,另外70%股权由赤湾胜宝旺公司持有,深基地B在赤湾胜宝旺公司中拥有32%的股权,相当于拥有联营体22.4%的股权。
巨涛油服在海工领域之前一直是个跑龙套的角色,主要做些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护这类的杂活,最近几年逐步有了自己的主业:海洋油气工艺处理设备制造,随着珠海工厂的扩建有望在这个细分的小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巨涛而言与赤湾胜宝旺公司的联营公司“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也极具价值,当初这块业务注入香港上市公司时估值就3个多亿港币。
其实最吸引我的还是估值(初始PB0.37左右),以我最初的买入价记其市值仅仅2.5亿左右(人民币),仅蓬莱与珠海的土地就不止这个价值,蓬莱基地还是很有前途的、油气工艺处理设备制造也算国内先驱,香港对工业股历来就有低估值的偏见,我个人感觉这也导致了良好的介入机会。
H6“TSC集团”2011年度营收1.38亿美元同比下跌3.5%、纯利350万美元同比下跌74.4%、每股收益0.51美仙(3.9港仙),不派末期息。
TSC集团其实我也不陌生,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公司还是在中集的年报里,当时只以为这是中集证劵投资或炒作的一个品种,在中集的年报中持续出现多年不仅没有减持而且还不断增持,这让我产生了最初的兴趣。TSC集团目前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家能够做“钻机系统总包”的公司之一(美国与欧洲各有一家),TSC集团号称“三大”之一,其实我感觉做为一个新来者目前这个定位太高调了,也许适当的定位应该是“二大一小”,在一台价值数亿美元的钻井平台中钻机系统的价值份额高达25%-30%,而且这一领域长期被欧美垄断,在保守的海工行业要打破垄断非常艰难,TSC集团经过多年努力与积累逐步获得业内认同,中集从“大海工”的战略高度介入TSC集团也就很好理解了,目前中集及中集下属的莱佛士已是TSC集团的最大股东了,对TSC集团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我对中集投资的一种延续,当然估值吸引力仍很具诱惑,以后再做详细分析。在目前的港股组合中TSC集团也是我着力培育的重仓品种,除了初始投资外还持续增持了两次,目前的平均成本1.156元。TSC集团上市以来在市场上圈过一次钱(2009-12以2.53港元配售9000万股)还没有派息的记录,对我而言多少有些风险投资的意味。
H7“招商局中国基金”是我的另一只“格式”标的
已有专帖探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7837f0100vyup.html
招商局中国基金派2011年度每股末期息0.31港元、特别息0.62港元,合计0.93港元,以我的初始投资记派息率9.5%,基本达到预期。招商局中国基金最近这两年持续高派息值得称道,当然我个人希望派息的力度应该更大些,这样会更有利于招商局中国基金的价值实现。
H8“联邦制药”公布2010/2011年年报业绩,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营业收入64.05亿港元,同比减少1.5%,净利润1.04亿港元,同比减少89.3%,每股收益8仙,净资产收益率为2.01%。
联邦制药在12只初始投资的股票中是最跌宕起伏的,在新药审批速度放缓、药品招标“低价趋向”、抗生素限用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停滞不前等现实面前抗生素巨头联邦制药2011遭遇重挫,备受关注的重磅新药“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目前正处市场导入期,短期还难以贡献利润,股价其实早以提前做出剧烈反映大幅下挫,这几天更是持续爆挫,我的建仓过程也很有意思,第一次建仓的成本4.3元后来大幅上涨了40%以上,第二次追高建仓5.79元、3月29日进行了第三次建仓3.55元,短期内的大幅波动是“危机”及“危机后”的激烈博弈,我个人感觉对联邦制药这家优秀的制药企业,目前在危机状态下以低于净值的价格交易是有价值吸引力的,目前联邦制药也是我港股组合中的第一重仓股,未来根据公司及市场的变化也许还将考虑持续增持,未来也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持续的跟踪分析。
第一次建仓:4.30元买入4000股;
第二次建仓:5.79元买入2000股;
第三次建仓:3.55元买入6000股;
目前的持股成本4.173元。
H9“雨润食品”
12月止财年,营业额按年增50.5%至323.2亿元,纯利跌34.1%至18亿元,每股盈利98.9仙,扣除政府补贴、负商誉和汇兑收益後,核心净利润10.7亿按年跌40.1%,不派末期息。
雨润可谓本年度最热门的股票之一,市场表现也大起大落,坏消息接踵而至:
1、浑水做空
2、自检出瘦肉精
3、3季报预减公告
4、2011年度预减公告
市场质疑与分析很是热闹一番,我的买入也很有意思,第一次买入主要原因是看到中粮收购雨润的相关报道间接验证雨润的基础价值尚存,再加上价格确实跌得悲壮,由于A股市场的双汇也曾经关注过,做为对比研究的标的对雨润也不陌生,试探性的买入1000股,当时的价格9.66港币基本接近净值,我当时还期望“中粮”能够报出一个收购价,我也许可以尝试一次卡拉曼式的套利交易,可惜这个所谓的收购无疾而终;第二次买入也很偶然,本来我的补仓计划不含雨润的,但当资金到位的时候,雨润因预减公告有过一天20%以上的下跌,我感觉价格还不错临时以11.04的价格增持1000股。
H10“旭光高新材料”这是我正在写此帖的时候唯一还没有得到年报数据的公司,这也是我准备着力打造的重仓股,对其的建仓过程非常沮丧:典型的追高建仓
第一次建仓:1.57元买入8000股;
第二次建仓:1.79元买入8000股;
第三次建仓:1.96元买入4000股;
目前的持股成本1.736元。
这其实也是一只热门的股票,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在年报出来以后再结合最新资讯我还将做持续的专题分析。
而就在今天2012-3-30日,旭光高新材料突然巨幅下挫27.98%,好像有什么巨大事情发生?具体原因不明,就从这个悬念开始自己的港股实证历程吧。之前的另一重仓股“联邦制药”的巨幅波动已经让我跌宕起伏了,而今日“仅仅一天”就让我在该股上损失了28%真让我有些被震撼的感觉。
H11“南粤物流”:2011年度,全年收入按年跌16%至5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纯利跌21.4%至8286.2万元,每股盈利20分,末期息6分。
这是一只比较标准的“死股”,没有成交、没人关注甚至所谓的机构“评级”的兴趣都没有,这家公司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分红率比我预期的差一些,买入10000股成本1.35港元初始PB0.412倍,分红率5.48%。上市以来总股本没有发生改变一直维持4.2亿股,公司的发展还是有潜力的,未来如果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成长性”与“提升分红率”,感觉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H12“好孩子国际”:公布2011年度,收益39.42亿元,按年微增5.9%。录得纯利增长17.2%至1.77亿元,每股盈利18仙,末期息维持5仙;
买入好孩子有些偶然的因素,在对巨涛油服进行补仓的时候只有部分成交,当时账户上有些港币现金,就在股票池中选择了好孩子,感觉好孩子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消费品牌,在投资组合中建个底仓以便持续跟踪,以2.36的价格买入好孩子4000股。
港股账户实录:截止今日对港股账户共进行了4次资本投入合计244097.00港元
1、2011.12.01转入121790.00港元
2、2011.12.23转入24340.00港元
3、2012.02.14转入61250.00港元
4、2012.03.29转入36717.00港元
目前港股实证账户的状态:
证劵市值:247640.00港元
现金余额:181.33港元
持股比率:99.93%
截止今日收益率: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