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分红)”的本质
(2009-04-09 23:13: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杂谈及理财随笔 |
★“现金(分红)”的本质
【 发布:sosme 2002-01-07 15:09 价值投资 浏览/回复:1848/32】
中国股市对现金分红的漠视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不管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场内的投资者都是如此,上市公司没有现金分红的压力(相反被要求送转股或出利好消息的压力要大得多)而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不在与现金分红,通过主导性交易制造并扑捉市场差价几乎成为唯一的赢利模式,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在这里体现得伶俐尽至,如果要重塑理性投资那么首先要重塑的是对现金及现金分红的态度.
1:如果我们将所有的曾被炒作的品种做一些分析那么“现金(分红)”的本质就显示出来了,比如房地产,邮票,艺术品,古董等等这类所谓的投资对象都没有直接制造现金的能力,而股票因为具有直接制造现金的能力与这类投资对象有所区别,因为股票的实质是对公司的所有权而公司就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盈利机器,
股票所具有的制造现金和分配现金的能力让它具有了银行存单与债券的某些属性, 股票也因此而不再是虚拟的东西,
“现金(分红)”也因此成为我们投资的起点,对股票持有者而言其实不需要经过炒作在零换手率的情况下依然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
2:其实有过贸易经验的人都宁愿牺牲高赢利率的非现金交易机会而更喜欢做低赢利率的现金交易,只有当赢利以现金的方式(而非库存或应收帐款)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完成了一次交易,很多时候就算是一个很底水平的坏帐损失都会让所有的赢利化为乌有,很多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既多年辛苦所积累的财富都堆在公司里了(不断增加的库存或应收帐款,相应的固定资产的再投入)而真正到手的现金与帐面的所谓的财富相差悬殊.其实对上市公司也一样,虽然有些公司每年都赚大钱但却把赢利全部再投入到公司,经过多年的循环当公司破产倒闭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多年的积累已经损失殆尽了.所以对公司的分析应该着重在现金赢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3:当然我们也应该避免走进现金分红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不分红或低分红率的公司都是不值得投资的,比如芭菲特的公司几十年来都没有分过红但依然无损其投资价值,对于不分红或低分红率的公司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它们的赢利都有充足的现金流量做支撑,而且它们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投资者留存收益的再投资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当然所有的公司都会这么表白,对此投资者的分析判断能力非常重要),
留存收益的再投资在某种程度相当于股东对公司的再投入,在这一点上既能判断出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更能判断出管理层对股东的忠诚程度.
就中国股市目前的现金状态(制造现金的能力,分配现金的能力,赢利现金再投资的能力)来说是几乎毫无吸引力的,但市场的状态是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变化的,当市场在某一时段其现金状态变得有吸引力时我们也许也不应该有太多的犹豫(就如同我们在把钱存银行或买国债时何曾犹豫过呢?).
【 • 发布:枯草 2002-01-07 15:27 】
如果将来股市走向现在的邮市之路,现在的股市中人怎样自置?
【 • 发布:sosme 2002-01-07 15:27 】
好在那里呢? 欢迎探讨欢迎批判......
【 • 发布:sosme 2002-01-07 15:31 】
枯草:
在贴中邮票和股票的区别已做了分析,就"制造现金的能力,分配现金的能力"而言股票比邮票更有底线支持,股票在一定状态下会成为真正的投资品而邮票其实质是纯粹的投机品.
【 • 发布:枯草 2002-01-07 15:38 】
s兄:
就总体而言(或指99%的样本),上市公司的制造现金的能力对当前股价而言是否可忽略不记呢?要明白邮票的面值具有实用价值---即一定程度的现金替代物.
【 • 发布:跳动的火焰 2002-01-07 15:45 】
好在终于有现金流了
【 • 发布:sosme 2002-01-07 15:56 】
枯草:
邮票的面值也许是邮票的底线但那只适合于邮票的使用者而不适合于邮票的投资(投机)者.
上市公司的制造现金的能力对当前股价而言是否可忽略不记呢?----目前当然可以,但未来是变化的,在暴跌后再暴跌也许情况会有所变化,我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远景规划.我想为未来的投资(也许是多年以后)做些理论上的准备.
【 • 发布:(@_@) 2002-01-07 16:14 】
我搞不懂:现金分红要除权,等于自己给自己送钱。?!
【 • 发布:sosme 2002-01-07 16:20 】
(@_@):
做一假设:在股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经过若干年的现金分红除权你的股票市价显示为零,但只要公司依然保持持续的经营能力那么未来你还有红利可分,所以对现金分红要除权你不必过于紧张,哈哈.
【 • 发布:股不通 2002-01-07 16:37 】
遗憾的是,我国的企业继承了国企的投资鸡渴症,都不闲钱多.申能曾经花巨资回购国有股,还准备增发20亿,要不是市场不好的话早就推出来了.看看无娘夜,号称绩优股,它有钱分红么,钱都被拿走了.
【 • 发布:峡谷风云 2002-01-07 18:12 】
走向可投资道路的关键一环
【 • 发布:sosme 2002-01-07 23:39 】
股不通:你所说的又是中国股市的本质之一,在腐败官僚把持的国企业却是有投资鸡渴症(其实国外公司也有只是受到了很多制约),还有一种不分配的动力来源于把这部分现金资源留存公司那么在重新组合这一资源时能获得更多的腐败利润.
五粮液拥有强大的现金赢利却不分配,反而用含含糊糊的价格去收购集团公司模模糊糊的资产,这类公司的诚信度让人怀疑.不过在中国股市"佛山照明"倒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意外.
【 • 发布:春风xy 2002-01-08 00:16 】
“含含糊糊的价格去收购集团公司模模糊糊的资产”嘿嘿,有没有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
【 • 发布:sosme 2002-01-15 15:43 】
面对偏地几元钱的个股,也许每股几毛钱(对那些有的个股)的分红不再是可以忽略的东西了,从直观的角度而言那可是接近一个涨停板的差价啊,现金分红不仅能成为我们投资的起点还能成为我们投资的终点(目的),看来我的远期规划并不那么遥远.
一种新的赢利模式已经在暴跌又暴跌的过程中静悄悄的酝酿,我要睁大眼细细的观察......
【 • 发布:四海神游 2002-01-15 23:35 】
如果一路的现金分红,最后来个增发全收回去 嘻嘻
【 • 发布:sosme 2002-01-15 23:47 】
海兄好:
增发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有没有"有说服力"的理由
对一只分红为0.5元/股的个股跌到0.5元你会不会心动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只想说明个股是有底线的......
【 • 发布:四海神游 2002-01-16 00:14 】
哈哈 明白了
【 • 发布:sosme 2002-01-16 00:16 】
提供一种选择个股的思路,欢迎批判.....
【 • 发布:sosme 2002-02-25 22:07 】
(转帖)现金分红谱写现实主义
发布日期:2002年02月25日
为从今年已公布的年报情况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有派现方案,这和往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现金分红的数量有多有少,而且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派息的主要原因是派现和上市公司再融资相挂钩等相关政策的引导,但目前这种强调分红的趋势对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试金石。一家上市公司有能力实施现金分红,说明公司的每股现金流量比较高,财务比较健康,这和每股业绩反映的会计结果有本质的不同。一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置换等手段来提升每股收益,或者其较高的每股收益的背后是较高的应收帐款,在这些情况下,公司不一定有能力或愿意来给普通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如银广夏,其每股收益从1997年以来逐年递增,分别为1997年0.225元、1998年0.405元、1999年0.51元、2000年0.827元,其间有大比例的送股和配股,但只在2000年年报实行过10派3元的现金分红方案;类似的还有蓝田股份(现在的生态农业)。这两家业绩很好看但分红极其“吝啬”的上市公司后来都被揭露出严重的财务弄虚作假问题,由从前的绩优典型沦落为业绩黑幕的代表。与这些造假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上市公司中现金分红第一股———佛山照明,其从1993年上市以来,在保持业绩优良的同时,每年均有现金分红,公司累计给予投资者的现金回报已大于其从证券市场上募集的资金,类似的上市公司还有同仁堂。
其次,现金分红是评估一家上市公司价值的客观标准。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现金分红就是对其所有者———持股者的现金回报。这一点对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尤其如此,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传统公司如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如果其当年有收入,几乎必进行现金分红,否则是很难对股东有满意交待的,因为很多股东持有这种股票的原因就是为了定期的分红。当然,如果一家公司处于明显的行业或公司扩张期,则为了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保留当年的利润不进行分红,进行扩大再投入,以减少公司日后发展所需资金的利息成本。
再次,现金分红可扬中国证券市场理性投资之风。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是以投机为主的市场,集中表现在股票价格和其内在价值严重脱节,质地好的股票可能不涨,绩差的股票可能暴涨,股票的涨跌由庄家或主力决定,没有实质经济增长的各种概念被大肆炒作。这样的一个市场无法给投资者提供正确的价值参考系,只能诱导投资者进行非理性的投资。这样的投资行为必然决定了中国股市中短线炒作、与庄共舞、波段操作、要股不要钱等投机理念的盛行,也必然吸引违规资金的大量介入,从而造成中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及金融系统风险的加大。相反的,如果上市公司的价值都直接反映在其现金分红上(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股票的价格直接与其分红能力相挂钩,则投资者才可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投资标准(如将分红回报和定期存款回报相比较),才可能做出长线投资的理性选择。
当然,上市公司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可一味强调上市公司都必须进行现金分红,尤其对那些发展前景的确很好、又急需资金发展的公司。我们也不提倡为了迎合再融资的需要硬性派现而实际损害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但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提倡现金分红显然是利大于弊。
--- 摘自:中财网
【 • 发布:sosme 2002-11-10 17:13 】
(转帖)
中国股市的“生态平衡”正在遭到破坏。
【作者:真妖刀 电子邮件: 时间:2002.11.10 13:35:21 】
近几年来,管理层一直把稳定做为指导方针,从98年以来,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投资来减少股市的剧烈波动,从而达到稳定股市的作用。这一指导方针,是引发99年到2001年大牛市的基础。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在实行的初期的确起到了发展股市的作用,但这一政策也是造成“人工牛市”的祸根,他违备了客观规律。
中国股市不能同国外股市相比,由于我国股市的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加上多年以来遗留的计划经济体制思维,导制了“壳价值”高估,股价畸型高企,股市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市赢率越来越高,这样就使目前的股市不具备任何的“投资价值”。每年上市公司的分红少得可怜,而圈钱时却狮子大开口,这样的股市只能投机,不能投资。国外股市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国外机构之所以愿意在股市里长期投资,是因为市赢率很低,每年的分红相当可观,以港股为例,很多股票的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一些大蓝筹股的市赢率只有几倍,每年的现金分红相当丰厚,许多长线的战略投资者只需吃红利就够了,因此,他们的持股心态当然很稳定。而目前国内股市恰恰缺少这一根本性的投资价值,由于没有分红,机构只能通过二级市场的投机炒做来实现资本利得。从99年以来,出现了很多恶意抄纵股价的行为,违规者的胆子越来越大,手断越来越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引进的越多,股市的投机气氛越浓,股价的波动越剧烈,这是沪深股市从99年以来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
当前市场中的食物链正在中断,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大海里生活的全是鲨鱼的话,那么,这些鲨鱼最后都将被饿死。恐龙虽然强大,但由于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变化,食物供给出现了危机,大自然的“自然选择法则”最终导制了这些庞然大物从鼎盛到灭绝。目前,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额已经达到1200多亿的规模,券商通过增资扩股,总规模也超过了1000亿,各种以违托理财方式搞的私募基金更是大的惊人,有专家估计,目前的私募基金至少有5000亿。另外,由于这几年的通货紧缩,导制实业投资不景气,许多企业看到股市火爆,把搞生产的资金拿到股市里淘金,出现了一大批法人投资机构,他们的资金规模也同样大的惊人。股市里的机构资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目前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总和才14000---15000亿,市场里满是大鳄。许多股票被几十家大机构重仓持股,筹码被高度锁定,交易清淡,没有足够的散户参与,结果这些大鳄们大眼瞪小眼,饿的眼花头晕,只好同类相残,互相残杀,大盘上涨时,谁也不肯拉高给别人抬轿。在大盘下跌时,谁也不肯护盘,割肉比赛时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例如,许多基金重仓股在今年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
过去,庄家做庄成风,庄家之所以能够做庄成功,除了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以外,更重要的是:炒高后,在高位有足够的傻瓜接盘,食物链是庄家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股市发展了10多年,从小到大,投资者人数出现了几何级数般的高速增长,目前投资者总数高达6000多万户,历史上每一次大行情都有大批新的投资者锋拥入市,在高位给庄家接盘。这是人工牛市存在的基础,食物链良性发展。但是,目前随着股市开放的进程加快,与国际接轨是未来的趋势,而目前投资者人数占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已经相当高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让8亿农民放下锄头来炒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投资者人数不会再出现大幅增长了,食物链面临枯竭。目前场内的许多机构都做庄失败了,生死两难,无人接盘,想割肉都割不出去,而畸型高企的股价又不具备投资价值,机构在里面持有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随着同国际接轨的加快和监管措施的完善,留给庄家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抄纵股价的难度越来越大,从今年以来,每一次利好消息的出台,都成了机构逃庄的好机会,庄家的逃命心态一目了然。
中国股市距离真正的“机构时代”还很遥远,只有同国际接轨以后,才能迎来真正的机构时代,目前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其实是把机构投资者往火坑里推,同时也破坏了股市里的“投机生态平衡”。目前大盘从各个方面来看,都难免一跌,在去年的A浪下跌中,消灭了大批散户,而未来的C浪将使大批机构暴仓,从而被策底消灭。
【 • 发布:个股资料库 2002-11-11 09:52 】
回归简单、回归真实......
【 • 发布:sosme 2002-12-24 10:17 】
如果派息率达到10%,那分红日与一个涨停有多大的区别呢?
【 • 发布:价值博弈 2003-09-21 09:43 】
这个帖有两点值得学习:
一、需要看到“普遍存在的企业经营模式的深层风险”:
2:其实有过贸易经验的人都宁愿牺牲高赢利率的非现金交易机会而更喜欢做低赢利率的现金交易,只有当赢利以现金的方式(而非库存或应收帐款)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完成了一次交易,很多时候就算是一个很底水平的坏帐损失都会让所有的赢利化为乌有,很多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既多年辛苦所积累的财富都堆在公司里了(不断增加的库存或应收帐款,相应的固定资产的再投入)而真正到手的现金与帐面的所谓的财富相差悬殊.其实对上市公司也一样,虽然有些公司每年都赚大钱但却把赢利全部再投入到公司,经过多年的循环当公司破产倒闭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多年的积累已经损失殆尽了.所以对公司的分析应该着重在现金赢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二、分红的公司当然好,但不分红的未必坏,可能是最有潜力的赢利模式:
当然我们也应该避免走进现金分红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不分红或低分红率的公司都是不值得投资的,比如芭菲特的公司几十年来都没有分过红但依然无损其投资价值,对于不分红或低分红率的公司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它们的赢利都有充足的现金流量做支撑,而且它们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投资者留存收益的再投资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当然所有的公司都会这么表白,对此投资者的分析判断能力非常重要),
留存收益的再投资在某种程度相当于股东对公司的再投入,在这一点上既能判断出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更能判断出管理层对股东的忠诚程度.
【 • 发布:www54623 2003-09-21 23:41 】
国外的股市也一样,不信到国外去炒股,一样赔多赢少
【 • 发布:叶子肉 2003-09-22 00:50 】
【 作者:sosme 时间:2002-12-24 10:17:55 】
如果派息率达到10%,那分红日与一个涨停有多大的区别呢?
区别大了。关于除权有个公式:
除权价=[(前收盘价-现金红利)+ 配(新)股价格 x 流通股份变动比率] / (1+流通股变动比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假设红利是前除息前收盘价的10%,分红后的价格就是:
价格=[(前收盘价 - 0.1 x前收盘价)+ 前收盘价 x 0] / (1+0)= 前收盘价的90%
加上红利等于=100%的前收盘价=除权前收盘价
现金分红对流通股股东几乎用处不大,除非后续行情进行填权,否则等于是自己拿自己的钱分给自己。但是对于非流通股股东来说,等于是天上白白的掉下来的收益。比较有名的就是当初用友软件的老板单一次分红,个人资金就增值了XXXXXXXXXX,等于拿上市公司的钱填自己的腰包,几乎是一夜暴富。股市里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在分红对于小股民和散户来说,等于是义务捐钱给大股东。
【 • 发布:none空空 2003-09-23 01:12 】
sosme的说法大有问题。
谬。
【 • 发布:sosme 2003-09-23 20:05 】
none空空君:
你可能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其实我上面以举了个极端的例子:在股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经过若干年的现金分红除权你的股票市价显示为零,但只要公司依然保持持续的经营能力那么未来你还有红利可分,所以对现金分红要除权你不必过于紧张,哈哈.
区别大不大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只要有足够的分红(相对于投资成本),股票市值有时并不重要
【 • 原创:318518 2004-01-07 10:25 】
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