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烟民高调登场,校园迎来“烟民化”危机

(2010-06-02 09:34:16)
标签:

长辛伢

女大学生

烟民

仙子

烟雾迷绕

精神

压力

美丽动人

校园

分类: 草根的呐喊

女烟民高调登场,校园迎来“烟民化”危机

文/长辛伢

 

   前日,第23个“世界无烟日”悄然来临。一项有关大学生“烟民化”的随机问卷调查在汉各大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随机问卷的结果显示:26%的在校大学生承认自己有吸烟习惯,最长烟龄超过10年;有吸烟经历的女大学生人数在受访女生中所占的比例高达17.2%。在校大学生“烟民化”的问题已不容小觑。

 

 

http://s8/middle/5e97711dx88023b224f27&690
   大学生抽烟问题一直广受诟病,但它却又有顽强的“生命存活力”。虽然人们开展方面的教育已久,有些学校甚至明文规定大学生不准抽烟,但是我们仍能发现那些出入校园的大学生,他们手中依旧烟雾弥漫。湖北工业大学大三男生小文,他曾尝试用吸烟减压,结果点燃第一支香烟后,他就再也放不下打火机。他说:“从初三到现在,我抽烟的习惯已经养成七八年了。”小文的烟龄已经够长,但是他的烟龄却不是最长的。在那份随机问卷调查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小刘以13年的烟龄成为“最老烟枪”。“最老烟枪”抽烟已达13年之久,几近等同于他读书的年数,以此足可见“烟民化”问题的根深蒂固。

 

   “烟民化”开始普及大学校园,男烟民早已横行校园,女烟民也开始高调登场。女烟民的高调登场,意味着大学校园正式步入“烟民化”时代。虽说在中国的传统道德里,女性抽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然而,现在不管是走入社会还是在校就读的女性,其中都不乏烟民。或许有人会质疑,女烟民开始走热校园只是一个校园现象,其真的会造成校园“烟民化”危机吗?类似的质疑或许很多,但异样的声音却让我们心惊胆颤。中国调查网的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80后”人群中,其中78.5%的人认为,“女性吸烟可以接受,现在男女平等”,只有21.5%的人认为“不接受”。近八成的人竟然可以接受女性吸烟,而不会抽烟就会被排斥的声音显得益发的刺耳。

 

   虽然大家表示可以接受女性抽烟,但内心真正接受女烟民的人尚在少数。80后网友刘先生的话就代表了大多数的心声,80后网友刘先生说,:“他对女性抽烟并不是深恶痛绝,但是他不能接受我老婆抽烟。”现在女性抽烟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更是见怪不怪。在长沙河西大学城里,许多的饰品店都有“进口”女士香烟销售。不知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还是“烟民化”要普及世界。在大学校园里,女大学生烟民们早已经不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了,她们手持香烟的身姿也正式开始频现校园了。涂过蔻丹的细长手指轻轻夹住香烟,一吞一吐之间烟雾环绕。

 

   长沙河西专科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一名女学生,刚开始寝室里只有2个人抽烟,后来发展到8个人都抽烟。她表示,有些女生抽烟只是让自己显得标新立异,又或是一个小团体里跟风似的都学着抽烟,不会抽就会被排斥,并不是真正的有烟瘾。有些男生还觉得如果自己的女朋友不抽烟就会低人一等,甚至还有女大学生烟民为保吸烟宁可饿饭。

大学生有如此观点,又怎能不引起校园的“烟民化”危机。是选择放任还是选择规劝制止?放任则会让此危机在校园愈演愈烈,规劝制止则至少可以挽救一批尚未成为“烟民”的大学生。有些女大学生烟民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爱上了抽烟,有些大学生烟民是为了赶时髦迷上了香烟,有些女大学生烟民则纯粹是为了跟风叼起了香烟。不管她们迷上抽烟的原因何在,我们不得不提醒她们,她们在用香烟伤害自己年轻的身体。

 

   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去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女大学生为抽烟所谓的男女平等只是托词,男女平等不是女性吸烟的理由,不管是男是女,抽烟都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损害。香烟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最大杀手,我相信很多女大学生烟民没有认识到这点。女性吸烟易患喉癌、食道癌、乳腺癌、子宫癌、肺癌等疾病,其肺癌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如此危害,女大学生如再不顾一切的抽烟,最终受害是还是她们自身。

 

   抽烟对于人来说,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此说来并不显得绝对。或许有人会说,抽烟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但就其造成的身体压力来说,那便算不上利处了。女大学生烟民活跃于校园是一个可悲的现象,我们应该杜绝此现象的出现。学校的规定及其教育要大力的开展,父母的关心和关注应及时送上,女大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香烟对于身体的危害,香烟销售处不能只是唯利是图而不唯德是图。只有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才能让女大学生烟民不至于尘嚣校园,让她们恢复曾经的美丽动人形象,而非烟雾妖娆的烟民“仙子”。

 

   大学校园“烟民化”危机已经不容小觑,在其愈演愈烈之前,我们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关爱。企盼人们能及早的根治男女大学生“烟民”问题,还大学校园一个“无烟”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