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ffer宴:大学的最后一轮竞争

(2010-05-13 23:35:45)
标签:

长辛伢

offer宴

奢侈

浮华

盲目

竞争

大学生

生活

无法自保

校园

offer宴:大学的最后一轮竞争

文/长辛伢

 

新一届大学生毕业在即,又一次大型的分别盛会。大学四年的青葱校园时光,赋予了每个大学生不一样的人生意义,他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迎接社会的挑战和磨砺。在挑战和磨砺之下,竞争让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变得激烈且丰富多彩。类似的竞争虽好,但大学生热衷于offer宴的竞争,让人惊讶之余亦颇觉失望。

 


http://s1/middle/5e97711dx867bcb9b5730&690
 

 变相的竞争揭示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在offer宴上的疯狂竞争现象,我们尚可以找到一些人为的解释。他们或许是因为马上要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以至于不舍校园之情,借offer宴来发泄一通;又或是因为如今的工作环境不理想的情况,成功的找到工作,他们当然要好好的庆祝一番;亦或是他们抹不开人情关系,在最后的校园时光里,用一场盛宴来给自己的校园情感做个了结。这般的缘由很多,offer的竞争亦很激烈,只是如此的offer宴竞争正常吗?这个毕业现象值得我们去宣扬吗?我相信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该深思的问题。

 

大学生是勒紧裤带把面子工程修复到底,还是低调庆祝保证好自己的温饱生活,我想很多大学生都权衡不好这个问题。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以此来诠释大学生对offer宴有着怎样的苦恼。刘真是浙江某大学的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他拿到了一家很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因为之前学校并没有人进入这家公司,所以大家都纷纷向刘真投来羡慕的目光,鼓动刘真请客吃饭。

 

刘真原想请的都是几个平时关系挺好的同学,所以直接到学校后门一家小餐厅点了桌菜。结果饭桌上有人问他,进了这么好的公司怎么到这种地方庆祝。一时让刘真尴尬无语,“本来是怕麻烦,但是被同学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太寒碜了。” 更让刘真惊讶的是,几天后班上居然有传言说他去那家会计师事务所只是实习,不是正式员工。

 

除了刘真,北京某大学大四的学生刘宇也有类似的经历,靠着助学金读完大学4年的他刘宇平日十分节俭,经常一个月下来他的花销还不到500元。今年系里的应届毕业生中,他是第一个收到offer的,而且用人单位是银行。消息很快传遍班级,大家从上学期期末开始就鼓动他请客吃饭。 “因为寒假要提前去银行实习,会有些实习工资,所以他琢磨了一下,除掉生活费,应该可以留出一部分钱,4年他也就只有能力请这么一次了。”为尽快攒出这笔请客费,刘宇吃了一整个寒假的泡面。

 

刘真和刘宇的offer宴经历或许并不愉快,但类似的offer宴现象在校园内却愈演愈烈远没有终止的迹象,而且大学生间的offer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上海上大学的吕清从今年4月开始,他就不断接到些私交很好的师兄师姐的邀请,原因大体都是刚找到工作,想请朋友们好好庆祝一番。让吕清感到咋舌的是,这些还没有正式入职的师哥师姐的“offer宴”一个比一个有排场:有的在学校附近的高档粤菜馆一请就是三四桌,还有的大手一挥请大家吃一人198元的海鲜自助;前几天师哥刚刚请吃日本刺身,过几天又被师姐招呼着去吃法式牛排。每次参加“offer宴”,话题都是围绕请客学长的新工作展开。饕餮之际,笑声中隐约透出骄傲;觥筹交错间,话语中暗暗潜藏竞争。一场场“offer宴”吃下来,让即将迈入大四的他感慨万千。

 

其实不止是大学生感慨offer宴会的不一般,就连饭店老板都也有非常的感慨。据在上海大学城里开饭馆的孙老板称,每年五六月的生意都会特别好。“都是些毕业生找到工作的,请同学吃饭。这个请完,那个又回请。这段时间我们店里的包厢早就被订满了,请客的学生宁愿排队等包厢也不愿意在大厅里吃。”孙老板说,“平时吃顿饭差不多100来块钱就足够了。但是这段时间基本桌桌要上10道菜,而且大家都挑着贵价菜点。”

 

老板感慨生意好做钱也好赚,大学生感慨如此竞争让offer宴变成了一种负担,让大学生为此掏空了钱包。很多大学生认为offer宴该大肆举行,因为毕业之后类似的同学聚会已经不多了,而且他们可以通过offer宴展示一下自我。也有很多大学生认为offer宴实在是太过奢侈,他们完全没能力举行。如此疯狂的举行offer宴,他们的温饱生活将得不到保证。毕业在即,offer宴到底该不该举行,该不该如此玩命的竞争成为了大学生异常关注关心的问题。到底该不该,其实笔者也没有完全的标准。笔者还是主观的分析一下offer宴夸张竞争背后的利与弊,以供毕业在即的大学生稍作参考。

 

第一点, offer可请,但不可竞争。大学生找到工作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不能因offer宴变成工作之前的一种烦恼和负担。很多大学生找到工作后请关系好的同学庆祝一番情有可原,但这也必须建立在经济充裕的基础之上,只有如此的offer宴才能让同学和主人都开心。对于一些大学生在offer宴上的盲目竞争,而最终导致生活无法自保。我只能说这种盲目的竞争行为实属幼稚的攀比,往往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第二点, offer宴量力而行,完全不必担心“吝啬”的指责。大学生找了个好工作,完全靠得是自身能力。请同学欢聚一下,必须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大学生切不可因为担心别人的“吝啬”的指责,而打肿脸冲胖子在offer宴上大展手脚,往往在offer宴之后生活上又展不开手脚,苦楚只有自己受。

 

第三点,offer完全没必要奢华,太过奢华显得太过招摇。有些大学生在找到工作之后,总想借此机会炫耀一番。在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宴请四方大摆几桌,最后搞得天下人皆知。如此十分不妙,不妙之处是太过招摇。大学生找到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如此这般的招摇,则显得没有沉浮,会为自己招得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点,offer宴其实并不是独此一回,没必要如此铺张。大学生的日子还长着呢,类似的宴会也很多,完全没有必要拼此一回。大学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此工作并不是你的终身工作,以后你可能还会找其他工作。如果次次换工作都大宴四方,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受得了。

 

第五点,offer宴上要学会节制,切不可太过放纵。或许offer宴是为了情感的宣泄,但太过则会伤人伤身伤财。太过铺张,伤财;太过放纵,伤身,太过发泄,伤人。每年都有offer宴上出事的大学生,要么无故打架,要么醉酒闹事,更有甚者直接让阎罗王招了去。一场offer宴,成就了多少了“马路杀手”,也滋生了多少的事端。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大学生在offer宴上不够节制、太过放纵。

 

第六点,offer宴不是竞争的重点,工作事业才是重点。很多大学生很盲目,他们认为在大学校园的最后时刻,办一场风风光光的offer宴会,以此会让大家对自己刮目相看。如此的想法只能说太过愚蠢。一,别人不可能因为吃你顿饭就觉得你这个人变得优秀了。二,一顿丰盛的饭菜也与你的前途事业挂不上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竞争重点还是工作事业,只有在工作事业上的竞争成功才算“王道”,而在一顿offer宴上竞争得利最多能博得一个“饭王”的称号。

 

第七点,offer宴可请,但需请的有道。一场offer宴下来还是多少可以拉近点同学间的关系,而同学中有些人会变成将来同事,如此一顿饭请下来,大家既可以聊聊大学的过往,亦可展望一些未来,以后工作之后彼此照顾关注。这样一顿饭吃下来或许还有些好处。但如果只是为了摆场面,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其实饭宴本就是个大学问,不是简单几句就可以评出个所以然来的。但对于尚未走入社会、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在offer宴上展开角逐盲目竞争是不明智的,如此只会造成生活困难和不必要的麻烦,而真正的情感互动只会成为空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