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长辛伢优秀女大学生200次求职含药自杀学校教育校园 |
女大学生求职200次被拒后服药自杀
文/长辛伢
优秀女大学生正当美丽青春之际,却选择口含毒药自杀,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感觉不怎么优秀的事。优秀已经不能拿来形容这个女大学生了,因她的愚蠢行径而导致了自己的生命终结怎能与优秀扯得上关系。而之所以称为优秀,只是她在校期间所取得的优良成绩,但是她在社会上却取得了一个差等生的成绩。
http://s13/middle/5e97711dx852e2f90ea8c&690
前几日据新闻媒体报道,一名成绩优秀的女大学生,两年内求职200次被拒,上月31日在家中服食过量药物自杀,并在遗书中透露因找不到工作而感到“耻辱”,表示“不再想做自己”。该名优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表现优异,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众人皆以为在她毕业之后一定能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谁知在毕业之后,她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在屡次被拒之后她轻率的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我们为她的生命叹息之时,她自杀的背后又折射了些啥,让我们不得不苦思谨记。
优秀女大学生在求职失败之后毅然选择含药自尽,大概是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以致她强烈的不适应,而迫使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她冲动选择的背后无疑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普遍心里素质太差,多数大学生认为只要在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后,那么毕业之后在社会上也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就,于是他们便抱着这种必然的心态走出了学校的大门。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谁知在他们求职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教训把他们昔日的信心打击得支离破碎,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以及面临严峻生存压力之下,大学生中有些人最终如该优秀女大学生一样选择了自杀。自杀是茫然和草率的,因为生命不会给任何人再来一次的机会。女大学生在求职失败之后,就选择自杀是心里素质差的表现,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学校和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实属正常,我们大学生要学会适应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不是选择逃避和以死抵抗。在大学生学会适应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后,大学生自身更应该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学校只是一个小型社会,真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校园里是看不见的,如果一旦大学生在社会上遭受了生活挫折之后就选择自杀,那大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无疑太差。大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后如果经历不起社会的风雨磨难,他们终究是见不着彩虹的。
优秀女大学生最终求职失败,而且是200次求职被拒,这种现象让人们对学校的教育开始产生怀疑。暂且抛开她选择自杀的愚蠢举动,单从她屡次求职失败的经历来说,学校对于她的教育至少是失败的,当今的学校教育方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一个在校期间能一直保持优异成绩的优秀女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却不能为自己谋得一份工作,人们必然会怀疑她的社会实践能力如何。两百次的求职经历,一次次的失败是否给了培养该女大学生的学校一些警示,学校实行的教育方式还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吗?而在求职的失败最终导致优秀女大学生含药自尽,该优秀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又能优秀到何种地步。如果学校给予该女大学生的教育评语是优秀的话,那么针对她因不能生存于社会而最终选择轻生结果,可以直接判定该学校的教育方式一定是不优秀的,至少可以说该学校对于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学校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必要进行一次深思了。
一个在校期间能长期取得优秀成绩的女大学生,谁知在走入社会之后落得了含药自尽的下场。究其因果,除了她自身的心里素质太差之外,外界的生存压力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是她自杀的诱因。每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要经历求职,在大学生尚未毕业之前,我们必须得做好适应环境差异的准备,生活环境的改变相应的策略也必须得跟着改变。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注意社会技能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切不可走上该优秀女大学生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