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多方墓志为首次公开展出[懿曦]上

(2025-07-15 22:36:06)
分类: 历代书法碑帖(转)
  暑期以来,西安碑林博物馆专题展“贞珉千年——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火爆出圈。该专题展汇集了北魏至隋唐和近现代共计132组171件(组)展品,以318方各类碑石为证,充分展现了从北魏到隋唐的民族融合、文化传承。鸳鸯七志斋藏石是于右任先生慷慨捐赠,用方寸文字记述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北魏历史画面。

  

  从北魏到隋唐,再到近现代,“贞珉千年——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通过多方墓志展现了多段历史,呈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共生与传承发展,充分展现了于右任先生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贡献。在所展出的318方各类碑石中,著名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是于右任先生所购,为现存体量较大一块,两面有400多刻字,内容来自于《周易》。此外,还有北魏武昌王妃吐谷浑氏、于仙姬、元均之、元保洛、元孟辉、元信、元晖、元宝月等大批北魏高等级墓志为首次公开展出。

  以7对北魏贵族显宦夫妻墓志最为知名

  于右任书斋名号定为“鸳鸯七志斋”

  该展览的第一、二单元,聚焦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与他捐赠这批碑志背景以及“鸳鸯七志”名称的由来,这批精品碑志表现了北魏时期的社会变迁,展现了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

  第一单元陈列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作品、书丹碑志以及所收藏的名碑拓本等文物,展现先生在民族民主革命、教育事业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同时,展览还介绍了于右任先生耗时20余年、重金搜罗近400方碑志捐归陕西公有,并将其中318方入藏西安碑林的过程。因战火威胁,文物运输困难重重,他委托杨虎城将军将所藏碑志从北平、南京和洛阳三地,分多批次由部队护送抵西安。这批上至汉晋、下至唐宋的碑志佳品,奠定了西安碑林墓志收藏的基础。其中,禁止出境文物《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正陈列于此,它刻于东汉熹平四年,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该残石是于右任先生花4000大洋所购,是现存体量较大一块,两面刻字,共400多字,主要内容为《周易》的卦爻辞。

  在于右任先生捐赠藏石中,以7对北魏贵族显宦夫妻墓志最为知名。于右任先生把他的书斋名号定为“鸳鸯七志斋”,这份浪漫也被馆方策展团队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成为该展第二个单元的主题。这“七志”含元鉴及妻吐谷浑氏、元遥及妻梁氏、元珽及妻穆玉容、穆亮及妻尉太妃、元谭及妻司马氏、元诱及妻冯氏和薛氏、丘哲及妻鲜于仲儿7对夫妇的墓志。这些珍贵的墓志展现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鲜卑贵族阶层在汉化进程中家庭和社会的逐步变迁。观众可透过墓志看到儒家传统礼制影响下,北魏族姓的门第婚姻、家庭伦理、门阀制度以及民族融合的演变轨迹。

  “七志”中,元谭与妻司马氏墓志体现鲜卑族与汉士族融合典范。元谭为北魏宗室,赵郡灵王元干第3子,历任高阳太守、宗正少卿、秦州刺史,封城安县开国侯等。幼时颇受孝文帝喜爱,孝明帝元诩时身居要职,猝然卒于河阴之变,赠使持节、卫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其妻司马氏,为晋朝宗室司马楚之之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之孙。魏晋以来,河内司马氏始终是中原的一流士族,司马楚之归魏后被委以高爵重任,其后人多与鲜卑王室宗亲、贵族联姻。

  同样,该展区陈列的丘哲与其妻鲜于仲儿的墓志,显示出北魏对西北边疆的经略,他们的结合也是民族融合的典型范例。丘哲妻鲜于仲儿墓志,刻于北魏孝昌二年,她为镇远将军、赵兴太守之长女,鲜于氏乃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丁零大姓之一。

  其中刻于北魏景明三年的穆亮夫妇墓志也较有名,穆亮出身鲜卑大族丘穆陵氏。穆氏家族是北魏开国功臣,人才辈出,多与皇室宗亲、勋贵联姻。穆亮一生战功卓著、治绩丰硕,规划了北魏新都洛阳的营建,是孝文帝元宏迁都与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志文详细记载了穆亮的家世、出仕、卒年等信息,而其妻尉太妃的墓志则补充穆亮的婚姻状况,展现北魏时期贵族女性的生活细节。

------2025年07月12日《西安晚报》第5版文化周刊 文博视野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7/12/content_28221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