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为“书虫”的作家范超:淘书就是淘福读书就是读福
(2025-05-19 18:15:00)| 分类: 新闻时事(转) |
自嘲为“书虫”的作家范超,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叫“书式生活”:“因为现在随时随地,唯有寻找到书香寄居到书里,我的灵魂才能感到安妥。爱书、梦书、盼书、看书、淘书、藏书、写书、出书、捐书……一直是我数十年来业余生活的常态。”
范超说自己的童年是在陕西礼泉乡下度过的,但家学深厚,外爷和父亲都是知识分子,老辈人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外出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个想到要去就是书店,而且无论多忙,书店最终都是必去的。出差时包里总爱揣上一两本书,就像引蛋一样,归来时总要带回一摞摞一捆捆厚厚的书。我美其名曰这就是读一本书行万里路的‘书游’。我坚信唯有知识无保存期限,为满足永不过期的求知欲,我又痴迷似的喜欢上了淘旧书。”范超告诉记者,自从喜欢上了读书,数十年来逛遍了全国各大城市旧书店,“但最爱还是我们西安几乎每天都有的旧书集市。我们西安人,说话时常会将‘书’读作‘福’,所以外地人常羡慕我们在西安能有这么多淘书处,这时我会高兴地告诉他们,在西安,淘书就是淘福,读书就是读福,在西安当一个淘书读书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采访范超的缘起是记者另一位采访对象——阎良作协主席冉学东,他告诉记者,范超曾在西安旧书摊淘到了一本他写的书,并欣然买了下来送给了他。而范超也告诉记者,他和很多书友从陌生到熟悉,最开始就是因一同淘书而起。
“在城乡之间,旧书是同道中人接头的暗号,我发现全国文友的著作时,往往也会拍照传去或者买下寄去,由这种特色‘旧书外交’引起的人情世故、信息交流和智慧碰撞,往往是淘书之外的又一大收获。”范超认为,淘书读书不断丰富扩展着他的发现领域,藏书用书更是非常裨益和有力促进着自己的发展进步,“我淘书一直是有着自我的具体方向和大致范围的,比如我的工作一直主要是文化旅游产业,我就坚持不懈淘到大量包括古长安和今西安的文史典籍、古典诗词、乡邦文献等。再比如建国后陕西文学也是我一个主要方面,几乎每位作家的著作我都有收藏,我还据此开展了对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名家名作的系列研究,《望月听泉——贾平凹的文学初心》一书可以说就是全部淘来的,填补了贾老师最早在礼泉创作和获奖的短篇小说《满月儿》资料空白。”
范超是西安市政协委员,在2025年西安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在西安加大力度开展“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品牌建设建议》的提案并成功立案。他希望能为繁荣西安旧书市场,挖掘旧书的历史、知识与美学价值,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中获取新知识,让旧书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文化养分,为全国文化遗产活化提供“西安范式”做点贡献。
记者 张静
------2025年05月19日《西安晚报》第7版体育
文化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5/19/content_271182.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