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匡燮先生[朱鸿]

(2025-05-16 17:58:37)
分类: 报刊文摘(转)
  善良人越多,本分人越多,尘世就越安宁!

  匡燮是善良人,匡燮是本分人。名曰匡燮,显然有一点玄奥,这使郭琦也觉得困惑,以为此学生有书香之门第。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那时候,郭琦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匡燮在中文系读书,恰恰校长的女儿郭薇林是匡燮的同学,彼此在交往之中,便产生了爱情。郭琦关注女儿的选择,然而他也不宜多问,乃有暗忖。郭琦是旷达之士,遂能以宽容的原则执掌大学,以开明的态度对待女儿的婚姻。

  实际上,匡燮是农民子弟,出生在河南洛阳之邙山。邙山,风水上上,帝王贵胄之墓地,非常著名。邙山地貌,以沟壑为主。苍凉的黄,是它的色调。固然是农民出身,其母亲特别贤惠。母亲将匡燮养成,因为父亲在他出生之前就逝世了。长至童年,匡燮随祖父迁居陕西渭南。匡燮在瑞泉中学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并从这里跨入大学之门。小时候,他调皮之至,竟经常逃学,家长便屡屡抬他去上课。不过他天资聪颖,一旦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一直是优秀学生。能使校长的千金喜欢,终于以郭薇林为妻,当然是有理由的。匡燮颇有风度,略无土气和蛮劲。头发卷曲,天生显出一种潇洒。额头光亮,雕有细密的皱纹,于是经历、沧桑和忍让就表现出来了。他微笑着,声音是和蔼的,语言也是和蔼的。

  匡燮对文学早就入迷了,开始钟情的是小说。读大学那几年,写作状态近乎疯狂。假期里,一天写作一篇。不过是自己装订,自己欣赏,如此而已。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才转向散文。他感到艰难,往往一腔激情,满脑词汇,但作品却像久放的鸡蛋一样乱黄了。他遂安慰自己,继续积累吧!到退休以后再写作吧!郭薇林反驳他:“四十多岁了,还在积累?”匡燮感到一种刺痛,沉默了,然而在沉默之中,坚定了写作且必出成果的意志。他更努力了,在艺术也更钻研了。

  郭薇林温厚且灵淑,不仅忠实地随伴着匡燮的旅途,支持匡燮的写作,也支持匡燮的工作。巧得很,他们伉俪同在一个单位,不过丈夫当主任。郭薇林成了匡燮的得力助手,使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节目做得极其出色。写作是业余的,时间甚为紧张。上班的路上构思,下班的路上构思,匡燮也不得不如此。于是骑自行车闯红灯就成了家常便饭,遂总向警察道歉,或接受惩罚。

  那些日子,孩子都在上学。到了晚上,三个孩子做作业,每人非用一张桌子不可。家里也仅有三张桌子,匡燮便撑起木板,聊作桌子,坐在沙发上写作。沙发凹陷,扭其腰,然而即使身体难受,也不敢跟孩子抢桌子。他就把阳台封起来,算是书斋。太小了,像一个兔笼。然而虽为陋室,它也独立了,是匡燮的悟道轩。静夜,他安坐其中,面对大雁塔,面对终南山,在长安的月星下思考人道与文道。兰香萦绕,榴花灿烂,瓦当轻轻地呼吸,无不给他以启示。

  几十年过去了,尤在退休以后,匡燮的写作变得从容且得意。他的悟道轩也扩大了,陈列更是丰富。在文学上,他不断探索,终于成为个性十足的散文家。著作累积,影响辐射。匡燮不仅是有特点的散文家,也是有特点的书法家。我和匡燮皆攻散文,具自然之亲。有一年,我随诗人吕刚做客其府上,见桃李满堂,其艳刺目,遂索他书法一幅,溜之大吉。匡燮已经仙游数年了,不过每念及此,余辄莞尔。

  匡燮姓郭。在文学作品上和书法作品上,他是匡燮。在户口本上和身份证上,他是郭匡燮。


------2025年05月16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5/16/content_27065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