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馄饨的故事[王光慧]

(2025-05-14 18:58:05)
分类: 报刊文摘(转)

  好久没有吃馄饨了,我决定晚上吃馄饨。


  家人买来了猪肉,红红的,瘦瘦的,加上大葱和黄姜,放进破壁机里打成碎末,再配上佐料,就调成了肉馅。面皮也是从超市买来的,又薄又软,一会儿就包成了馄饨,放在烧开的锅里煮起来。


  馄饨汤也要自己动手调,放入精盐、鸡精、紫菜、香菜、胡椒粉,再加上点海米和香油,兑上一些热汤,把煮熟的馄饨放进去,一碗香喷喷的馄饨就端上了餐桌。


  自家包的馄饨干净卫生,虽然没有高汤的加持,但是也是鲜香味美。一只只胖乎乎的馄饨,个大皮薄,特别是薄薄的面叶,晶莹剔透,加上碧绿的香菜,紫色的紫菜,粉红色的虾皮,闪着亮光的芝麻油,如果胃口好,再加上一点红红的辣椒油,看起来色彩鲜明,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鲜美开胃,片刻工夫,一大碗馄饨下肚,头上冒汗,浑身都舒舒服服的。


  小时候,吃馄饨是一种奢望。记得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买一点猪肉,掺上一点葱、姜、萝卜之类的馅子;把一大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锅盖大小的薄饼,再切成手掌大小的三角形,用筷子抹点肉馅就捏成了馄饨。那时候的面皮很厚,馅子也不多,说是吃馄饨,也就是沾着肉馅的香味儿,喝点面叶儿汤。但是我们吃起来也仍然是有滋有味,开心极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不远处有一个小饭店,门头只有一间房子大小,放着个大大的面案,两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阿姨在包着馄饨。饭店里间有一个大大的土灶,烧煤的,火苗呼呼地燃烧着,灶台上有一口乌黑油亮的大铁锅,里面的水哗哗地冒着热气。一位年龄大一点阿姨端上一大筐的馄饨煮进去,然后放上食盐、味精、食醋、香菜之类的佐料,一会儿大锅里就香气四溢了,满屋子飘香。那时候,我在学校里寄宿,食堂里的大锅菜有些清汤寡水,吃腻了,我和同学们就来这里买馄饨,满满的一大餐缸子才四角钱,香喷喷的,配上两个大馒头,真是又香又甜。


  那会来买馄饨的同学特别多,这里还可以用我们学校的菜票付款,所以每到就餐时间,案子上的餐缸总是摆了一大片,明晃晃的。打馄饨的阿姨十分忙碌,却总是慈祥地看着我们,不停地招呼着,提醒不要拥挤,小心烫伤了。这锅刚刚打完,下一锅又端上来,感觉一顿可以卖掉四五锅,小馆里面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如今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当年上学打馄饨的情形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工作以后,一个晚上我外出到文化馆参加活动,结束已经很晚了。那天天气很冷,刮着北风,还飘着零星的小雪。我一个人在漫漫长街上跑了七八里的路程,又累又冷,想买点东西吃,路边的小店早已关门了,想打车,街上也没有过往的车辆。正当我近乎崩溃的时候,在一个路口的拐弯的地方,看到有一盏亮着的煤油灯,原来是一个卖馄饨的小摊。那盏玻璃罩子的灯放在简陋的小木桌上,虽然不是很亮,却十分的柔和温暖。旁边有两个小火炉,上面放着小铁锅,都盖着圆圆的木盖。一个黑瘦的中年男人在收拾着东西,正要打烊回家。我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赶紧走过去打了个招呼。他十分利索地拿起两根柴火放进了一个小火炉里,里面的火旺了起来,锅里冒出了热腾腾的水汽。他从旁边端出一个小筐子,抓起一把包好的馄饨放了进去,又拿出一只碗来,从旁边的小锅里盛出半碗汤,放上一撮鸡丝和香菜、香油之类的配料。过了片刻工夫,他就从沸腾的小锅里捞起馄饨,双手捧着送到我的面前。


  又冷又饿的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小匙汤品尝了一下,是鲜美的鸡汤。那时候的鸡散养为主,用粮食、麸皮和吃剩的饭菜做饲料,鸡丝吃起来劲道鲜美,鸡汤喝起来鲜味浓郁,余味悠长,油汪汪的馄饨中充满了鸡汤的味道。不一会儿,我就把一大碗馄饨吃完了,汤也喝得干干净净,顿时觉得浑身热乎乎的,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这是我平生吃过最好吃的一碗馄饨,那份鲜美和温馨,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如今,馄饨已经成为餐桌上家常美食,平时想吃就能吃到。馄饨的馅料也越来越丰富,猪肉的、羊肉的、虾米的,还有鲅鱼海鲜的,做法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美。可那些关于馄饨的往事,却越来越难忘。或许,这就是我的怀旧情结吧,也是岁月馈赠的美好记忆。



------2025年05月14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5/14/content_26989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