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偷走”孩子的童年
(2025-04-22 19:51:40)分类: 新闻时事(转) |
嘉宾简介:燕园春,西安市翠华路小学长大校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海阔天空:我家10岁的孩子,每天玩手机超过1个小时,不给手机就哭闹、乱发脾气。因为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运动量减少。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减少手机依赖?
燕园春:对于学龄儿童,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制定“手机公约”,对手机使用时间进行明确。上学日:放学后,在完成作业前禁用手机。每日总时长控制在40分钟左右(可分多次);周末或者节假日:每参加2小时户外活动,可兑换20分钟手机时间。
春暖花开,家长可用大自然来“抢占”屏幕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1.户外“植物侦探”任务:带孩子去公园寻找5种发芽植物,用手机拍照后立即收起,回家绘制“春日植物图鉴”。
2.运动挑战,跳绳PK赛:家长与孩子组队,每周累计跳1000个可解锁周末骑行。
3.春日放飞“压力风筝”:让孩子在风筝上写下想“放飞”的烦恼(如作业压力等),升空后大声喊出“再见”!
4.家庭互动
“盲盒野餐”:和孩子一起制订春日野餐计划,准备野餐活动的具体内容。准备不放电子产品的野餐篮,让孩子闭眼抽取食物,边吃边编春日故事。
快乐天使:手机被没收,孩子持续哭闹,该如何处理?
燕园春:孩子因手机被没收哭闹时,家长最好不要说“再哭永远别想玩”等加剧对抗的话。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善:
1.共情:蹲下平视孩子:“你很想继续玩那个游戏,对吗?妈妈小时候看动画片被关掉也会难过。”
2.转移:拿出准备好的“春季感官盒子”:“快来闻闻新摘的竹叶!猜猜我们明天去哪找更多春天味道?”
3.约定:待情绪平复后,参照公约告诉孩子:“我们按规则明天还有20分钟,你打算用来看科普视频还是玩小游戏?”
本期主持人
魏亚萍
学龄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未成熟,容易被手机游戏、短视频吸引。随着学龄儿童手机成瘾现象越来越普遍,家长能做什么?
本期“树洞”栏目邀请到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燕园春老师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欢迎大家有烦恼就来“树洞”,告诉我你的困境,我们为你提供多一种成长的可能……
来稿邮箱:xajygc@126.com
------2025年04月22日《西安晚报》第8版成长ing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22/content_26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