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四乐雅集第二届“长安杯”格律诗大赛获奖名单揭晓中
(2025-03-13 20:10:17)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长安四乐雅集第二届“长安杯”格律诗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原创 长安四乐雅集
长安四乐雅集2022
2025年03月04日
18:17 陕西 1人
长安四乐雅集第二届“长安杯”格律诗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优秀奖(30名)
胡迎建(江西)
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始皇陵东兵马俑,规模壮观世人奇。
重游不顾炎天热,兴趣不减初来时。
人群如潮蜂涌至,设关验证排队移。
为降高温喷水雾,眼前濛濛咫尺迷。
入见坑如品字置,八千余件兵马骑。
队列严整排排立,右手握矛凛凛仪。
头髻紧束身披甲,六尺高或五尺低。
旁列马俑昂奋首,抬腿似欲踏铁蹄。
尚有横八卧九者,残破有待修复之。
高台分布玻璃柜,俑五六位得近窥。
挺立彪悍军吏俑,阔面努睛丹凤眉。
侧身瘦长少年卒,持弓待发敢斗姿。
或蹲欲起警惕状,凝视前方若有思。
或年长者牵骏马,手挽缰绳累累垂。
当年秦皇扫六合,拼杀赖此雄武师。
车同轨毕东巡去,险乎命丧博浪锥。
才十五年秦朝灭,大力营造竟何为?
朱醴(四川)
兵马俑
秦陵封土凌苍苍,万古云气驻平冈。
秦俑一出惊天下,地下军阵尽成行。
气势威武列兵阵,隐隐杀气显阳刚。
金人十二销兵器,巍峨如山立咸阳。
书同文字车同轨,鼎盛国力最雄强。
但见深坑列车马,立射跪射弓箭长。
武士军吏骑兵在,驭手熠熠闪目光。
众人面目皆异样,无一雷同谁能当。
头上发髻分纹路,足下针脚细密藏。
颜色栩栩如生处,呼之欲出信难量。
箭镞连弩足精密,物勒工名时所倡。
当年帝国开万世,横扫六合并八荒。
长城逶迤接天际,席卷宇内称始皇。
楚汉相争起兵燹,六朝相继叹茫茫。
谁知埋没两千载,今日始得脱凄凉。
荒草萧瑟田土下,幸得岁月终无伤。
万国政要皆赞誉,第八奇迹见戎装。
但使千秋雄魂在,旌旗一展动四方。
杨兆一(陕西)
参观秦兵马俑有思(通韵)
关中宝地屡烽烟,赢政英名今古传。
渭水奔腾追往事,骊山苍翠隐营田。
兵车滚动沙尘起,战马飞驰鼓乐喧。
一统六合彪伟业,雄威俑阵傲高天。
杨磊(陕西)
秦俑赋
秦陵兵俑势恢宏,阵列森严守帝宫。
铠甲凝霜千载寂,神情肃穆万夫雄。
硝烟已逝忠魂驻,岁月难消霸气冲。!千古奇观留后世,辉煌不朽史篇中。
陈书英(江西)
吟秦始皇兵马俑
欲图霸业盖天下,六国烽烟一扫平。
秦俑八千犹列阵,忠魂十万不休兵。
士风王气何人见,至宝神工举世惊。
抖落黄尘呈异彩,长存一部史文明。
吕小妮(陕西)
兵马俑
为俑千年任敢轻,至今气貌凛如生。
雁飞银海归何处,月转骊山别有情。
不意舟中皆敌国,犹堪地底作长城。
秦皇只竟真雄杰,貔虎亲提神鬼惊。
段听会(陕西)
兵马坑前咏秦兵
八千甲士战车横,军阵森森寒气生。
有魄有魂焉有泪,无筋无骨岂无情。
苦经烽火连年起,甘执戈矛与子行。
百战沙场流血尽,赢来四海息刀兵。
刘大瑰(陕西)
观兵马俑
休道赢秦已渺茫,金戈铁马此中藏。
千年沉睡雄风在,一旦醒来星目张。
抖落征尘情振奋,握牢剑柄步铿锵。
忠魂赓续何曾断,飒爽英姿傲列强。
蔡文帛(福建)
参观兵马俑有题
秦俑甫出骊山土,关中文物震寰宇。
塑形高与真人齐,雄威赳赳如貔虎。
犀甲连云战车行,鱼鳞结阵杀气横。
千军所向势莫挡,大战将临寂无声。
想见六合任驱扫,建瓴东出函关道。
混一舆图尚余威,游人咨嗟声未了。
名城千古话兴亡,含岐贯渭帝王乡。
文武兴周营丰镐,秦构咸京地势抱。
太乙遥对河岳开,汉家去后唐家来。
史尘茫茫两千载,八水分流人事改。
陶俑栩栩尚如生,当时豪杰不见一人在。
万队貔貅现昂藏,百二山河换光彩。
正是禹域全盛时,第八奇迹惊四海。
文化符号意味长,欧非美澳架桥梁。
纷纷游客相接踵,几多元首来殊方。
昔为虎贲士,今作和平使。
震撼技工圈,烜赫艺术史。
名邦总统庄辞色:不睹秦俑徒称来中国。
杨晓航(云南)
贺新郎·观秦陵兵马俑有怀
虎旅安陵阙。任光阴、洗兵磨甲,荒丘埋没。犹记王师挥戈处,踏遍神州风物。终付与,寒芒一抹。剑气横秋锋刃冷,往来间、沾染衷肠热。凉不尽,关中血。
苍茫万里秦川阔。想当年、势吞山东,烽烟销歇。慷慨悲歌无衣曲,聊慰赳赳先烈。奋六世、忠魂难灭。千古豪情依旧在,扫征尘、挺立英雄骨。桑梓地,照明月。
贺永粹(甘肃)
咏兵马俑(通韵)
千年沉睡一朝醒,陶俑森然列阵齐。
铁甲寒光犹映日,战袍旧色尚沾泥。
将军仗剑威风在,勇士持戈气势迷。
盖世始皇何处觅,唯留兵马话传奇。
朱军东(安徽)
鹧鸪天·兵马俑
千古秦皇盖世功,还从兵俑忆雄风。四夷胆落边关靖,六国烟销车轨同。
披战甲,执青锋,无名无姓亦英雄。九州一统酬深愿,化作尘泥情亦浓。
韩鹏(上海)
秦始皇兵马俑
子弟八千随祖龙,旌麾下指九泉同。
信知秦地一抔土,塑作男儿亦自雄。
续建斌(山西)
观兵马俑感兴
地下戎行阵列森,秦皇威势达幽阴。
赳赳锐士容仪盛,烈烈忠魂肝胆深。
扈跸銮輿巡玉宇,贞勤宝藏守天琛。
孰言作俑其无后?一统长歌贯古今。
鉴康利(山东)
秦军永镇
雄图霸业立中原,千古雄风震大千。
戎马威严整列阵,钢铁铸魂护帝前。
旌旗猎猎扬霄汉,铠甲铮铮映碧天。
战士昂头神采绝,猛士挥戈气势连。
千秋史册承秦志,万里山河壮汉关。
尘封岁月沧桑迹,永镇神州不等闲。
泥塑雄兵栩栩然,始皇威武隐无间。
金戈铁马虽无声,俑中豪情荡九川。
苍茫大地埋千古,故国烟云几度迁。
风雨历程今重现,犹见秦军踏九天。
谷中维(河北)
有感于秦始皇兵马俑
地府长闻鼓角鸣,军营十万布雄兵。
紧身铠甲腾杀气,开道战车擎利锋。
烈烈铁魂声势壮,铮铮怒目世人惊。
千年未泯屠龙志,旗破烽烟犹远征。
张琦(陕西)
秦兵马俑(中华通韵)
始皇并天下,归葬骊山边。
秦俑临大墓,惊撼出人间。
伟异倾人目,超殊动瀛寰。
举国以为幸,举世以为巅。
位列八奇迹,观者如云烟。
发衣各有异,千面不一般。
跪者持坚弩,立者扣空弦。
将军倚承影,静待圣王宣。
七千行列壮,视死赴戎关。
年深日月久,弦消木作土。
勇毅耿耿在,其势仍狼虎。
匠作乃哲人,咸阳高野鲁。
更有笥庆路,力役承辛苦。
频年任其劳,难顾妻与母。
技业勋后世,工名垂千古。
掘发五十年,考辨已六传。
坑深轻拂拭,物残巧粘连。
遗留多明断,研务皆真诠。
日落鸿门远,秋高渭水寒。
作别长安道,聆风续残言。
注:1.空弦:未上箭的弓弦。2.承影:古剑名,见于《列子?汤问》。3.哲人:智慧卓越的人。《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4.高、野、鲁、笥、庆、路:皆秦俑工匠名。5.工名:指物勒工名。6.掘发:考古发掘。7.研务:探究事理。唐韦处厚《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才者综物以研务,识者辨物而不泥。”
李伟亮(河北)
鹧鸪天·咏秦始皇兵马俑
谁遣雄兵地底眠,时光寥落两千年。泥身塑就经秦火,彩绘磨残见汉天。
驱战马,踏烽烟。长安月在梦中圆。此间多少沧桑意,回首兴亡照例删。
雷永前(陕西)
观秦始皇兵马俑
帝陵深处俑如林,似见秦风九域吟。
甲胄凝霜威尚在,戈矛映日势犹临。
千秋霸业埋荒土,百万雄师守壮心。
陶制六军惊世界,始皇余韵到而今。
马峥嵘(北京)
咏秦始皇兵马俑(通韵)
重现犹闻杀气生,金戈虽锈亦能鸣。
而今已了帝王事,要护神州无战争。
赵远贤(广东)
观兵马俑想到“止从死”
秦政声名自短长,泥陶百万塑辉煌。
革将俑殉代人殉,更是文明一束光。
胡鸿(福建)
秦兵马俑感赋
陶土何其有幸哉,神凝兵俑卫章台。
持刀怒目风云动,带甲扬眉气象开。
势竞三光辉霸业,声威四海扫尘埃。
江山一统秦王志,太史尊崇六合才。
孙双平(河北)
观兵马俑
地下军屯气势雄,千年沉寂亦持忠。
泥身凝铸秦皇梦,陶俑深藏战国风。
骏马扬蹄嘶旷野,兵戈闪耀映苍穹。
我今也效当年勇,欲卫中华立战功。
王力(内蒙古)
咏兵马俑之铠甲
细密精神自战场,悍坚须藉好戎装。
两千年拒阴风冷,百万鳞无血色狂。
可忖陶工膺苦役,浑如刻迹满愁肠。
幸而陪葬非奴隶,前代不如秦始皇。
强健(陕西)
秦始皇兵马俑自叹曲
身前戈戟总敲铿,灭楚诛齐六合清。
染血战袍安绘彩?沾泥戎马自屯营。
虽然地下千年俑,终是寰中一统兵。
未料观游人似祭,树骸只愿少鼙声。
胡方元(河北)
题兵马俑
土陶俑士甲鲜明,大野联翩列阵成。
悍将骄姿犹肃肃,健儿硬骨自铮铮。
兴师似见秦戈奋,掠地如闻楚角鸣。
料是始皇心未已,威加泉下拥雄兵。
张自芹(陕西)
水龙吟·观兵马俑有感(依龙谱,词林正韵)
冷桂平(辽宁)
题兵马俑
沉埋千载跨时空,列阵威严气势雄。
手执干戈思故国,身披铠甲壮新戎。
尘沙漫掩难侵骨,岁月消磨未改衷。
陶俑观瞻歌历史,秦师依旧见英风。
陈辉(陕西)
有感秦始皇兵马俑(新韵)
骊山脚下阵恢弘,兵马威严护帝陵。
披甲森然形影肃,横戈坚毅面容凝。
始皇伟业镌青史,秦俑奇观举盛名。
岁月沧桑遗韵在,永为华夏续雄风。
李明冰(内蒙古)
秦始皇兵马俑(中华新韵)
关中千古帝王乡,万里亲身至俑旁。
远客口夸雕斧手,衰翁泪洒舍生郎。
只缘豪勇捐肝胆,才使河山出汉唐。
目举东南风海外,仍须加倍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