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真实的虞姬[唐宝民]

(2025-03-08 18:45:20)
分类: 报刊文摘(转)
  喜欢京剧的人,都知道一出经典剧目《霸王别姬》,其大致情节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项羽中了埋伏,被困于垓下,突围不出,听到四面楚歌,便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则跑到乌江边亦自刎身亡。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历史上应该是真有其人,因为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汉初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而陆贾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楚汉争霸时代不远,所以他们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有美人名虞”。直到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因为“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所以,“虞姬”即“姓虞的女人”;很多人把它理解成“姓虞名姬”,实在是一种误读。

  京剧里,虞姬自刎而死,让人不胜感叹。那么,历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杀了吗?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就是《史记》了,《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马迁从陆贾的《楚汉春秋》中转述过来的,因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也曾说:“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也就是说,司马迁写《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需要注意的是,《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一事,所以司马迁在转述的时候就没有写;二是《楚汉春秋》中记述了虞姬自杀身亡的事,但司马迁认为有违历史的真实,所以没有采用。前一种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陆贾在作《楚汉春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的事。陆贾约生于前240年,约卒于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离楚汉争霸那段历史比司马迁更近;所以,如果他没有这么写,那么就有可能虞姬并没有自杀。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记载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完之后,虞姬也和了一首,内容是什么?司马迁没记,但唐朝有个叫张守节的人记了,在《史记正义》一书中,他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和歌”的真伪,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和歌”是后人的伪作,一是“和歌”不符合秦汉时期诗歌的风格;二是如果《楚汉春秋》中真有这首“和歌”的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引用呢?

  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成为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但那只是“故事家”言,不能当真。历史上的虞姬很单薄,后来的故事是民间作者不断演义出来的,口口相传,到了明代甄伟所著的小说《西汉通俗演义》,才形成了比较成形的故事版本。而京剧《霸王别姬》,使这个故事更加家喻户晓,但离真实的历史却越来越远了。


------2025年03月08日《西安晚报》第5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3/08/content_2568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