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小卖部[佰禾]
(2025-02-14 20:56:52)分类: 报刊文摘(转) |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经营着一个前店后屋的小卖部,外屋卖货唠嗑、里屋吃饭睡觉。
巴掌大的地方,货物种类在当时算齐全的,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油盐酱醋、小零嘴,都被奶奶码放到位。奶奶爽朗的性格,积累了不少主顾,街坊邻里都爱从这儿买东西。
印象最深的,屋内有棵老树,长着粗壮的树干,枝丫子直通屋顶,繁茂枝叶伸向外面,和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男主的婚房很是相像。我回想那年月里很多依树而建的屋子,密实紧凑,让屋里的人有所依傍,算自然的馈赠吧。
我最爱倚靠这棵树,一边嚼着泡泡糖,一边听奶奶讲故事。兴致上来,还帮奶奶卖卖货,感觉特别踏实。我对数字的敏感,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奠定的基础吧。
一次,邻居买的调料零食有点多,加不过来了,大脑处理器都快宕机了,我慌忙叫喊后屋做饭的奶奶援助。奶奶闻声跑出来,三下五除二就算明白了价钱。我脸上有点挂不住,觉得自己太笨了。奶奶看出我的心思,鼓励道:“乖孙,这就很了不起了。凡事都有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一笔笔来不用急。”小卖部还成了名副其实、张家长李家短的妇女之友大本营,她们喜欢磕着瓜子聊天,打发生活。
后来,妈妈下岗盘个地方,也开起了便民小超市作为营生,比奶奶那麻雀大的地方宽敞了许多,用的是PVC塑料窗户,挡风也好擦拭,再配上土暖气,感觉很暖和。小超市内有很多不锈钢的货架,堆满了商品;按大类分布为零食区、米面区、饮料区,生活区也摆放些塑料盆和簸箕、扫帚,应付左邻右舍的日常。我喜欢围着货架捉迷藏,追吵嬉闹,乐趣无穷。
妈妈总是在门口玻璃柜台里一坐大半天,一会儿为顾客结账,一会儿给供货商付款,忙个不停。那时我一放假,就帮着妈妈理理货品,把没归位的商品码放到位,方便顾客拿取。妈妈不忙时,不是擦拭货架,就是打打毛衣,很少加入七嘴八舌的聊天中,所以小超市没能成为妇女之友的阵地。
再后来,我自己创业开了个便利店,用上了断桥铝的窗户、电动卷帘门、电暖气,条件越来越好。主营烟酒及预包装食品,也接收客户的快递和生鲜蔬菜等手机下单的商品,统统网络操作,接单十分便捷;商品清点入库出库一扫一敲,清晰可见。成为平台购物自提点,倒是很受欢迎,方便了周围住户。
我也定期在群里组织抢红包奖励和好商品推荐活动,在群里聊聊天互动一下,把实惠好用的东西推给群里的成员。线下人们来去匆匆,没有太多停留的时间,而我也无心聊天,精力全用在考虑小店经营的方方面面上,想着顾客从平台的退货,忙着给进店的人拿东西,思量着订货的品目,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没有助手没有帮衬,一个人是老板又是员工。但我牢记奶奶那句话:“不急,一样样干就可以了。”我在心里补充道:“忙点挺好,有事做充实。”
------2025年02月14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2/14/content_25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