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月清风花香飘
明月清风花香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875
  • 关注人气:1,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I是“助手”而非“枪手”

(2025-02-11 20:42:58)
分类: 新闻时事(转)
  近日,学生使用AI工具“找答案”的话题火热。据本报记者调查,临近开学,有不少中小学生开始使用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来写寒假作业。将所有作业都“扔”给AI解答,从侧面印证了AI技术的普及程度,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更多担忧。

  用AI工具写作业,是好事还是坏事?从辅助教学的角度来看,AI工具可以减少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抄写、整理等机械化文字整理工作,避免重复性练习,帮助其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减轻其学习负担。然而,类似于此前学生中流行“搜题神器”做作业现象,不少中小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倾向于把AI快速生成的内容作为作业“一键提交”,将其当做“偷懒神器”。虽然,学生用AI工具当“枪手”,能一时快速“省心”完成作业,但这其中省略了思维碰撞的过程,很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深挖知识点内涵,真正理解题目逻辑,一到考试就现“原形”。

  更值得警惕的是,除部分中小学学生使用AI工具做作业外,不少大学生也在写论文或课程作业的过程中使用AI工具,即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作业都充斥着“AI味”。过度依赖AI工具,很可能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导致其原创能力、创新能力下降,逃避学习上的问题,培养错误的价值观。此外,使用AI工具生成的内容多为知识点堆砌,实际上描述模糊、缺乏个人特色,将其直接“替代”作业,很容易使作业质量下降,消解作业本身的意义,让“AI+作业”偏离原本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越来越多学生能熟练掌握AI工具,如何对其进行规范,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诚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前,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对AI工具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上海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时,需标红相关内容,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不少高校已出台文件,开始重视AI工具的使用边界和原则。下一步应继续引导学校、教师、学生正确看待AI工具,规范AI工具在教育领域的使用流程、提供使用指导、处理违规行为,真正平衡好AI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晋钰佳


------2025年02月11日《西安晚报》第4版关注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2/11/content_25110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