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代称有几许[阎泽川]

(2025-01-11 11:31:40)
分类: 报刊文摘(转)
  “故乡”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人们对于自己的故乡,总是怀有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赋予许多或高雅或纯朴的代称。

  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种的树木,后用作对故乡的代称。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家山:本意就是家乡的山,最早出自唐代诗人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梓里:梓即桑梓,里是故里,代指故乡。如金代文人刘迎《题刘德丈戏彩堂》诗:“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故国:多见于古典文学中,故乡、家乡之意,如唐代大诗人杜甫《上白帝城二首》诗:“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乡井:乡里、家乡之意,如唐代诗人崔峒《酬李补阙雨中寄赠》诗:“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乡关:故乡之意,如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国:家乡之意,如唐代诗人杜俨《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乡邦:家乡之意,如南朝宋诗人鲍照《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

  乡曲:乡里,家乡、故里之意,如汉代文学家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阎泽川)


------2025年01月11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1/11/content_24601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