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莎行100首[星期一诗社]1

(2025-01-08 21:49:18)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踏莎行100首

星期一诗社
 2022年06月23日 00:00 河南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明杨慎《词品》云:“唐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接:今查清彭定求等所辑《全唐诗》,韩翃诗井无“踏莎行草过春溪”的诗句。唐陈羽《过栎阳山溪》诗有“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句,今订正之。又:北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云:“莱公(寇莱公,即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认为调名创自北宋寇准。“莎”(su):莎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广布于热带、温带,其块茎入药,叫“香附”,夏季开花。踏草是唐束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所以,“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
此调为重头曲,前后段相同;每段由两个四字句和三个七字句组成,第三句与第五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式,因而奇句与偶句较为协调。每段两个四字句以对偶为工,如晏殊的“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带缓罗衷,香残蕙炷”;“祖席离歌,长亭别宴”,“画月魂消,高楼目断”;“碧海无渡,瑶台有路”,“绮帘凝尘,香闺掩雾”。此调为北宋新声。宋初陈尧佐感引进之恩所作之词为创调之词。晏殊写暮春之景:“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欧阳修写旅情:“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变体一,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曾觌《踏莎行·翠幄成阴》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减去“处”字、“是”字,第五句减去“奈”字、“更”字、“袅”字、“轻”字,结句减去“看”字、“断”字,即“踏莎行”正体也。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按赵彦端“宿雨才收”词,正与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将绽,也近寒食”,“近”字仄声。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价、共欢集”,“月”字、“五”字俱仄声,“番”字平声。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声。第六句“一百二十个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陈词。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词纬》本订定。
变体二,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陈亮《踏莎行·上巳道中作》为代表。此词见《龙川集》,亦名《转调踏莎行》。每段上四句与曾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减一字异。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意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代: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春暮

宋代: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代: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月华如水

清代:纳兰性德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踏莎行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踏莎行·情似游丝

宋代: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踏莎行·祖席离歌

宋代: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

宋代: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踏莎行·细草愁烟

宋代: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踏莎行

宋代:晏殊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踏莎行·芳草平沙

元代:张翥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踏莎行·元夕

宋代: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踏莎行·初春

清代: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踏莎行·晚景

明代: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踏莎行·闲游

宋代: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代: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踏莎行·倚柳题笺

清代:纳兰性德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踏莎行·萱草栏干

宋代:晁端礼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踏莎行·柳絮风轻

宋代:谢逸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踏莎行·绝顶无云

近现代:王国维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