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石穿空卧虎岭[黑山石]

(2024-08-25 18:34:43)
分类: 报刊文摘(转)

  一


  朋友给我说商州城东有一卧虎岭,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钟灵毓秀之地,值得去走走。


  我笑了笑。


  秦岭山系和合南北,泽被天下,它的雄伟壮丽、高矗伟岸毋庸置疑,不同的方位,自然有不同的景致。我自小就在秦岭的深山里生活,成年后亦多次穿梭往返于陕南和关中,从西边的陈仓道,到中部的傥骆道、荔枝道,再转到东边的商於古道,这些能翻越秦岭、曲折蜿蜒的公路,我都走过多次。


  我无数次欣赏过秦岭山系沟壑纵横、千姿百态的瑰丽景色,也专程游览过秦岭的诸多山川名胜,华山的险峻摄人心魄,终南山的秀丽让人叹为观止,凤凰山的围堰梯田更是让人心生敬畏,感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我亦多次站在秦岭山巅,鸟瞰远处高矮绵延的莽莽群山,体会落日余晖下那“荡胸生层云,阴阳割昏晓”的奇妙感觉。


  但似乎是看得多了缘故,便有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也可能与年龄相关吧,人到中年,多了见怪不怪的平静心绪,少了遇鲜则喜的冲动和激情。


  区区卧虎岭还能怎么样呢?


  “其实这个地方真值得一看。白居易曾有诗云:‘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诗句中的‘白石’就在卧虎岭上。”


  朋友这么一说,我心中就如同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粒石子,一圈圈涟漪向外散开,好奇的波澜在胸中荡漾。


  白居易的这两句诗我读过,但未曾深究,甚至当时还有一个可笑的想法,商山的石头非青即黑,鲜有白石,也许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吧,我倒觉得“清泉白云”似乎更妥切。


  二


  绿树浓荫的一个春日,天气放晴,湛蓝的天空下,几朵棉花云随风游弋,时聚时散,虽然气候已渐转热,但昨夜的一场饱雨,涤荡得山风清爽宜人。


  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百无聊赖间,忽然想起卧虎岭。


  地方不难找。沿小沟水库向上逶迤前行,七转八拐,蜿蜒的山路两边,高大的核桃树上密实的核桃压弯了枝条,国槐、油松、白杨树挺拔冲天,硕大的树冠、茂密的树枝遮住了阳光,树下阴凉,只是路却愈走愈陡峭。沿途的半山腰间偶有平地,住着些许人家,房前屋后,整齐地码放着柴禾,一些常用的锄头、铁锨、梿枷等农具,倚靠在房檐下的台阶上;小喇叭状蓝紫色的桔梗花,迎着骄阳,开得正艳;路边的斜坡上,野生酸枣偶有结果,红艳艳的惹人欢喜;黄瓜架、豆角架、洋柿子架上爬满细嫩的秧蔓。小黄狗正懒洋洋地卧着打瞌睡,听闻有陌生人过往,便警惕地站了起来,盯着我汪汪吠叫,惹得几家的狗都跟着叫;大公鸡扑棱棱地飞上猪圈,翘起那五彩斑斓的尾巴,挻胸昂首,伸长脖子趾高气扬地打鸣,芦花母鸡刚下完蛋,踱着优雅的步伐,咯咯哒、咯咯哒地炫耀它的成果;不远处山梁上,正在吃草的几只小尾巴羊,也受到感染,咩——咩——咩地与这边遥相呼应;山谷间、树梢上的鸟鸣此起彼伏,各种声音混成天籁交响曲,刹那间,原本静谧的山谷里顷刻间便热闹了起来。


  举目远眺,山沟对面,一条坐北面南的山脉映入眼帘,与周边的山系不同,绵延数里的山脊梁上鲜有高大的乔木,绿葱葱低矮的灌木丛中,有隐隐的白石凸显,在阳光下引人注目。放宽视野向西,绵延的山脊陡然昂起了头,似乎向远方遥望。长久端详,山脉的形状果真似一猛虎伏卧,昂首向西。


  那应该就是卧虎岭。


  看似近在咫尺,但要跨越山谷,抵达对面的卧虎岭山脊,仍需跋涉一段崎岖坎坷的山路。太阳当头照,火辣辣的,无论对体力还是毅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种不期而遇的心灵之约召唤着我,怀着一颗的虔诚之心,我吃力地一步步踽踽前行。


  三


  山路高高低低,看似不远,但实则是一山已过一山又迎。我麻木地抬腿放腿,气力似乎已被耗尽,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向下淌,前胸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气喘吁吁,步履艰难。


  我又想起了白居易。


  时年,身在唐都长安的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他不得不离京赴江州,被贬官的他心中无比悲愤,“文章憎命达”“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是古代文人的情怀和终极追求,他亦不能例外,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无奈而又无助。翻越秦岭向东南,途经商州时,他先是拜谒了商山四皓庙,又登上了卧虎岭。我猜想,正经历着人生巨大挫折的白居易,在抵达卧虎岭的那一刻,四皓超然脱俗的处世之道、卧虎岭上历经沧海桑田而傲然屹立且千姿百态的白石、周边旖旎雄壮的自然风光、滔滔向东流的丹江水瞬间抚平治愈了他心灵的创伤,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与雄奇的自然相比,人如沧海一粟,太过渺小。他恍然大悟,这即是与自己灵魂对应的那一方山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释然与自己和解,从容而行。也正是这样的释然与从容,后来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传唱不衰的千古名句。


  多年之后,晚年寓居洛阳的白居易,给朋友回诗中提笔写下的“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其借景抒怀之意不言而喻:我的心如清泉一样澈亮,如白石一般洁白坚毅,不会为雨打风吹而改变。


  卧虎岭这一方山水也因此增添更多的诗情画意。


  无论怎样的山水景致,一旦注入了先贤哲人的人文情怀,被文化浸染,山水就有了灵气,迸发出瑰丽迷人的氤氲气息。


  心灵在与中唐诗人对话,身体却在兜兜转转中不知不觉地抵达了卧虎岭的山脊梁上。


  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碰撞、交汇。


  惊人的景象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我想起“乱石穿空”一词。无以数计、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白石,似散乱又似整齐地排列在翠绿的灌木丛中,如同被海风掀起的海浪,陡然间停留在海岸上,气势雄伟壮阔;又似无垠天空那朵朵的棉花云,倒映在一个偌大的水面上,水天一色,让人神醉情迷。


  我分明感觉一阵阵的心悸袭来。


  站在卧虎岭的脊梁上,举目四眺,远处苍苍莽莽,群山如浪,一层层一圈圈,环绕交叠,大山的那头还是大山;近处绿茵葱茏中野花点缀,如锦似缎;山脚下商丹盆地的中央,丹江如一条翠绿色的玉带,碧绿的江水奔流而下;头顶上,蓝天白云相间。


  万里山河,壮丽如画。千百年来,江州司马诗句中所写的白石,它现在与我是如此之近,真切地展现在眼前,我莫名的喜悦和振奋,伸手触摸石体,情怀与文化的温热刹那间传遍身心。我如同见到一位故友,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四


  “啾啾……”一声鸟鸣将我惊醒。


  我不知自己在卧虎岭脊梁上伫立了多久。太阳已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半山坡上,远处苍山如黛,层峦叠嶂,奇峰林立。


  风起丹江之滨,潮涌秦岭南麓。


  山脚下的商州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与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大道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忙碌有序。南秦河和丹江交汇处,清亮如镜的水面碧波荡漾,数十只白鹭翩翩起舞;洁白如玉的沙滩上,孩童们正在肆意地释放他们的天性……


  山坳里,几户人家的屋顶上,袅袅炊烟。


  该返程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卧虎岭,我还会再来的。



-----2024年08月10日《西安晚报》第7版文化周刊 西安地理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10/content_21593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