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牛牧之
“一经托黄帝名,外观宇宙,内视自身,得养生之本;
两卷合圣人道,症辨实虚,方分汤散,开医病之门。”
承蒙《对联》杂志社诸策划、组委、评委厚爱,某所撰《黄帝内经》联侥幸获“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26期一等奖,再次感谢诸君抬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原书假托黄帝之名传世,以黄帝与岐伯对话形式著成。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9卷无书名,汉晋称《九卷》或《针经》,唐后称《灵柩》。《黄帝内经》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养生巨著,中国医学史上重大的学术成就的取得及众多杰出医学家的出现,皆与之不无关联。
此书,我有幸获得一本,闲暇时粗看过几遍。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确实算不上是一本正经,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对此书我却情有独钟。《内经》中所述经络运行路线,已经被现代科学技术验证,引起众多的医学专家关注、研究。《内经》中倡导的辨症施治,要求具体到特定的时间(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一日之中的子午晨昏),特定的地域(东南西北,水陆阴阳),特定的人(男女老少,实虚强弱),甚至还要考虑到整个宇宙(黄道、白道,即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我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经典的思维:和谐、包容、互动。既符合宇宙规律,也符合人类利益。如果能与现代西医更好的结合,将会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福音。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治疗,兼容外界与自身,并重精神同肉体。外敷膏贴,内服汤散丸,针刺火灸,推拿按摩,方法灵活,不一而足。
基于以上的认识,便做如下联语:
一经托黄帝名,外观宇宙,内视自身,得养生之本;
两卷合圣人道,症辨实虚,方分汤散,开医病之门。
羞于言拙,未道出《黄帝内经》真谛之万一。算是抛砖引玉!
附:牛牧之,本名牛成学(成学乎?感觉没有底气,故经常用牧之),甘肃兰州市皋兰县农民,有十六年的小学从教经历,高中学历(惭愧),爱好文学,书法,音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