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花:金庸的天才创造
(2022-12-31 11:38:44)分类: 经典/文摘/精华(转) |
情花:金庸的天才创造
李桂平 平说读写 2022-02-20
22:06
《神雕侠侣》被称为金庸的情书。
作为“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雕侠侣》在气势上比《射雕英雄传》要稍逊,但在描写男女之情上却更加细腻和丰富。
《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是传统意义上的“儒侠”,虽然资质愚钝,刚毅淳厚,铁骨铮铮,讲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而《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却慢慢向“道侠”过渡。尽管聪明机变,天赋异禀,主要经历却是与身边那些美女“剪不断,理还乱”。
香港著名女作家林燕妮曾经给金庸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一见杨过误终身”的话,算是一针见血。
杨过外形俊美,武功卓绝,嘴甜心活,算得上是金庸笔下的第一情圣。不但芳华绝代的小龙女对他死心塌地,其余的女子像公孙绿萼为他牺牲,陆无双、程英、郭襄为他终身不嫁,其实,貌似死对头的郭芙也因为他而改变了命运,至于耶律燕和完颜萍等人或多或少都对杨过“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甚至,连“赤练仙子”李莫愁也可以算上。
不过,细读原著就会知道,《神雕侠侣》是部苦情戏。杨过和小龙女固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却也是一场轰轰烈烈、“天残地缺”的爱情(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心灵伴侣,实则聚少离多,受尽苦楚。
终生未娶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一语道破了爱情的本质,他说:
“爱情的本质就是连绵不断的疼痛,唯一的解药就是她也足够爱你。”
金迷们都知道,金庸曾经痴恋著名影星夏梦,但无奈“罗敷有夫”,求而不得。于是,他的小说虽然写的是武侠,但抛开那些武功,其实就是爱情小说。其深刻程度比起琼瑶阿姨来,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笔者以为,《神雕侠侣》的精彩卓绝之处,不在于它塑造了那么多个性鲜明、毫无雷同之感的美女形象,而是天才地创造出了“情花”这个东西。其艺术成就,不亚于将“愁”写得具体可感的李煜、李清照、贺铸等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在第十七回“绝情幽谷”中,金庸借杨过与公孙绿萼的相遇,交谈,将“情花”的特点(实际上是“情”的特点)非常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令人动容。
一、情花之味
“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
绝情谷中,偏生着情花,这已经是奇中之奇了。而情花初尝甜蜜,继而苦涩,关键之时难以取舍。这哪里是在写花,分明就是在写情。
二、情花之状
“枝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是娇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
更奇的是,情花枝叶上有明显的小刺,“花朵背后又隐藏着小刺”,杨过非常小心,但还是将手指刺损了。这是不是说明情之伤人,防不胜防呢?
“身上若给情花的小刺刺痛了,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动相思之念,否则苦楚难当。”
三、情花之名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金庸借公孙绿萼之口说: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取这个名儿。”
四、情花之毒
为什么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相思动情呢?
因为“情花的刺上有毒。大凡人一人动了情欲之念,不但血行加速,而且血中生出一些不知什么的物事来。情花刺上之毒平时于人无害,但一遇上血中这些物事,立时合口我人痛不可当。”
金庸先生的这番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是不是颇具唯物主义色彩,但愿生物学家们能尽快分析出血里面这些物质的成分。
五、情花之实
情花的果实“或青或红,有的青红相杂,还生着茸茸细花,就如毛虫一般。”不但样子非常难看,而且“吃不得”,“有的酸,有的辣,有的更加臭气难闻,中人欲呕。”
杨过问:“难道就没甜如蜜糖的么?”
公孙绿萼向他望了一眼,说道:
“有是有的,只是从果子的外皮上却瞧不出来,有些长得极丑怪的,味道倒甜,可是难看的又未必一定甜,只有亲口试了才知。十个果子九个苦,因此大家从来不去吃它。”
下面杨过的这番心理活动,是不是金庸老爷子给爱情下的结论呢?
“她说的虽是情花,却似是在比喻男女之情。难道相思的情味初时虽甜,到后来必定苦涩么?难道一对男女倾心相爱,到头来定是丑多美少吗?难道我这般苦苦念着姑姑,将来……”
……
不得不佩服,金庸以其非凡的才思和丰富的经历,将“情花”这种似有实无的物事描写得如此贴切入微,给人世间的情爱规律和本质画了一幅生动逼真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