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煜有一首词,六百年无人能及,纳兰性德斗胆仿写,比原作更惊艳

(2022-12-12 23:17:35)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诗词丨李煜有一首词,六百年无人能及,纳兰性德斗胆仿写,比原作更惊艳


关注 古诗词世界 2022-12-12 07:17 发表于湖北


李煜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是南唐后主,但同时还被人称为"千古词帝"。

作为一个帝王,他是失败的,末代皇帝,成为了亡国之君,他亦沦为阶下囚。但是作为一个诗人,那李煜绝对是成功的。

他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身处唐宋之间,他的名气也是非常大的。

他和纳兰性德的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的,他们都是天潢贵胄,身份地位尊贵显赫。

都是有名的词人,是后世的典范,所以世人经常会拿他们两人对比。

  

李煜的词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从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写愁后,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种时尚。

自从他写出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后,西楼月就成了两宋文人争相吟诵的意象。

更夸张的是他的那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仅其中一个"又"字,就让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绝。

但不知为何,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却600多年来无人敢仿。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不好仿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词中具有多个重叠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个连接语,只淡淡几笔,就将主人公的相思写得淋漓尽致。

700年后,李煜的这首词传到了纳兰性德的手中,便被仿成了另一首非常经典的《长相思》。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用"山一程"代替"一重山",化静为动,一开篇就惊艳世人。

  


写此词时,纳兰性德27岁,那时候的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朝康熙时期,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因为他的词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正是因为这次陪着康熙东巡,他在塞外的寒夜,千帐的明灯下,因睡不着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这两首《长相思》跨越600多年的两段愁思,李煜和纳兰性德都让我们见识了汉字之美,词曲之境。

至于说这两首词究竟哪一首的境界更高深,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定论,有许多人认为难分高下,也有人认为纳兰性德所作更为惊艳,你觉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