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曲相关知识漫谈(二)[张军]

(2022-12-08 12:04:51)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文章讲话】散曲相关知识漫谈(二)


原创 张军 肥城诗词学会 2019-09-30 06:00


散曲相关知识漫谈(二)

张军


眼下我市曲赋学会成立,是在国家开始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面前应运而生的,传承发展我市曲赋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担,一年多来,我们坚持写散曲小令,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望。但是,随着写作的逐步深入推进,关于散曲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不断了解掌握。


一、散曲的产生和发展

散曲在元代兴盛,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一种起源于民间俗谣俚曲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

散曲之名最早见之明初朱有敦的《诚斋乐府》,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二、幺篇

散曲、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简作“幺”。


三、尾声

戏曲、散曲术语。套曲中最末一曲的泛称。北曲部分宫调中有以“尾声”为名的曲牌,字数大致相同;另有些曲牌专作尾声之用,如“赚煞”、“煞尾”等。“尾声”亦有称“尾”、“收尾”、“余文”、“结音”的。

四、煞尾

曲牌名。北曲黄钟宫、正宫、南吕、中吕、大石调均有“煞尾”,名称有“煞尾”、“随尾”、“随煞尾”等。用作套曲中的末一曲。大都在开始用“煞”曲中的七字句两句,结尾用“尾声”一句,中间或反复使用七字句,或在七字句后再用三字句或四字句数句。句数多少不拘,可以随意增损。


五、煞

曲牌名。“煞”是“煞止”之意。北曲般涉调、黄钟宫、正宫、南吕宫、商调、双调等都有“煞”曲,字数定格互有不同。都用在套曲的结尾部分,在末一曲的“尾声”或“煞尾”之前。可只用一曲,也可连续使用。


六、隔尾

曲牌名。属北曲南吕宫,其字数定格是七、七、七、二、二、七(六句)。是南吕宫“尾声”的一种体式,但亦可用于套数中间,其作用是既将套曲的前后两部分隔开,又起着转折上的枢纽作用。


七、务头

散曲、戏曲术语。一般认为是作品中精彩、警辟或动听之处。


八、乐府十五体

是明初宁献王朱权《太和正音谱》对散曲和剧曲所作的分类。十五体为:丹丘体、宗匠体、黄冠体、承安体、盛元体、江东体、西江体、东吴体、淮南体、玉堂体、草堂体、楚江体、香奁体、骚人体、俳优体。十五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有的概括曲词的内容,有的品评技巧的高下,有的指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有的区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作家的不同风格。


九、巧体

指在形式上逞才弄巧,翻新出奇的曲作。明王骥德《曲律》有“论巧体”一节,列嵌字、短柱、集韵、集药名等体。近人任讷《散曲概论》将《曲律》所论俳谐、巧体合为广义的俳体,共列出二十五种,其中关于韵者二种:短柱体,独木桥体;关于字者五种:叠韵体,犯韵体,顶真体,叠字体,嵌字体;关于句者三种:反复体,回文体,重句体;关于联章者一种:连环体;关于材料者八种:足古体,集古体,集谚体,集剧名体,集调名体,集药名体,檃(yin)括体,翻谱体;关于意者四种:讽刺体,嘲笑体,风流体,淫虐体,待考者二种:简梅体,雪花体。


十、短柱体

曲中巧体之一。通篇每句两韵,或两字一韵。如虞集[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銮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cu)。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笑赋归屿 。”


十一、独木桥体

曲中巧体之一。通篇押同一字韵。如张养浩[塞鸿秋]:“春来时香雪梨花会,夏来时云锦荷花会,秋来时霜露黄花会,冬来时风月梅花会。春夏与秋冬,四季皆佳会。主人此意谁能会。”


十二、叠韵体

曲中巧体之一。每句中除韵脚外,都用叠韵字。但各句所叠的韵不必相同。如元人梨园黑老五[中吕]《集中州韵》套曲中的[粉蝶儿]:“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渔夫。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全曲除韵脚及第四句“却樵”二字外,每句都用叠韵字。


十三、叠字体

曲中巧体之一。通篇由叠字构成。如乔吉[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十四、嵌字体

曲中巧体之一。有的每句嵌同一个字,如张可久[凭阑人]:“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chou)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每句都嵌“江”字。有的在各句中分嵌限定的某些字,如数目字,五行,等等。如贯云石[清江引]立春:“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每句之首分别冠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每句都有一个“春”字。还有顺嵌一至十的数目,或逆嵌十至一点数目。


十五、反复体

曲中巧体之一。每句中的字颠倒重复,反复而言之。如刘庭信[双调]水仙子:“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


十六、重句体

曲中巧体之一。一篇中多处用同样口气的句子,遣词略有变化。如汤式[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


十七、连环体

曲中巧体之一。前章的末句即为后章的首句,前后勾连。如贯云石[清江引]“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于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一曲瑶琴弄。弹出许多声,不与时人共,倚帏屏静中心自省。”


十八、集谚体、集剧名体、集调名体、集药名体

都是曲中巧体。分别集谚语以成篇,集合各种剧名而成,集词曲调名而成,集药名而成。比如孙叔顺[粉蝶儿]套曲中之[迎仙客]:“行过芍药圃,菊花篱,沉香亭色情何太急。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待黄昏不想当归,尚有百部徘徊意。”其中“芍药”、“菊花”、“沉香”、“停立”、“从容”、“当归”、“百部”均为中草药名。


十九、檃括体

曲中巧体之一。就前人诗文的内容加以剪裁改写以成。如乔吉[沉醉东风]《题扇头檃括体古诗》:“万树枯林冻折,千山高鸟飞绝。兔径迷,人踪灭,载梨云小舟一叶。蓑笠渔翁耐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此曲即系檃括柳宗元《江雪》诗而成。


二十、连壁对

一般四句对。如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二十一、鼎足对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此名,自注:“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枪。”因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


二十二、联珠对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此名,自注:“句多相对者是。”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中:“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此曲即属联珠对(每句首三字为衬字)。


二十三、扇面对

曲中对偶形式之一。隔句相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故又称隔句对。如王实甫《西厢记》中:“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


二十四、鸾凤和鸣对

曲中对偶形式之一。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此名,自注:“首尾相对”。如周文质[叨叨令]《悲秋》首句“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与末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


二十五、凤头猪肚豹尾

戏曲、散曲用语。元人乔吉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乔氏所谈,主要指曲文的结构,即开头要擒控题旨,引入入胜,中间要极尽铺排,发挥题蕴,结尾要戛然而止,题外传神。

(张军整理)


肥城市诗词学会简介

肥城市诗词学会是本市传统诗词爱好者发起创立的业余文学创作研究团体。是经肥城市文联批准, 于2017年1月依法注册成立的非盈利性文化团体组织。

学会的宗旨是,以诗词曲赋、楹联等艺术形式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现有会员一百人,遍及全国各地。是目前泰安市唯一一家诗词创作研究机构。

二〇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