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
有凤求凰:霜染疏篱三径白 王绵民主评
原创 大河风 中华楹联 2022-11-06 00:00 发表于河南
有
凤
求
凰
节气
主评:王绵民
综合点评:10月份第三次作业,仍有渑池县诗词楹联学会出题,这次出题的主题是“霜降”,具体形式是采取了出一上联,对下联的形式。要求联友们提交的作品,既要符合《联律通则》,又要切合“霜降”主题,属于条件创作之类。
这次所出的上联是“霜染疏篱三径白”。(出句:刘素丽 王绵民)
该上联其实没有机关,纯属霜降节气里一般自然现象的表述。只是三径,暗含典故,但是,看懂的联友不多,也可能某些联友看懂了,但是对句时借用不上。
这次作业,联友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涨,5天时间,共收到62条/人对句。绝大多数联友都能掌握《联律通则》的基本要求,在遣词对句上,大多数联友都能注意到平仄规则。但是,个别联友对词性的使用上,尚需加强学习,出现好几副意境很好,却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出现关键字词与上联对仗不工的现象。
主评谨慎对待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非常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不敢有丝毫的草率之意。经过反复分析、推敲后,对所收到的作业做出了如下分类:除主评本人1比对句以外,选出10副佳对,入选作品47比,经过再三斟酌,不得已淘汰了4比作品。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知识面狭窄,难免存在理解不透,点评谬误和遗珠之憾,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联友们批评指正。
出句:霜染疏篱三径白。(刘素丽 王绵民)
主评对句(1比):
对句:露凝灵菊满崖香。(王绵民 渑池县)
点评:露凝为霜,是霜降节气的自然现象。“灵菊满崖香”的灵感来自于晋·袁崧的一首五言诗《菊》:“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十佳对句(10比):
1、对句:花香寂径一篱黄。(李永清 义马市)
点评:该对句采取异位互重(又称换位格)的修辞手法,巧妙的将上联的“篱”和“径”,在对句中异位出现,构思巧妙,值得借鉴。同时,该对句意境优美,富有新意。
2、对句:风侵古木五陵寒。(刘素丽 湖滨区)
点评:风侵,霜降来临,天气日渐变寒,风儿贴身也会有刺骨的感觉,与尾字寒对应。这里的五陵应有所指,此五陵为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此联巧用典故,与上联呼应,为妙对。
3、对句:风揺福柿万枝红。(张治军 渑池县)
点评:读到该对句,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万事(柿)如意””事事(柿柿)如意”等与柿有关的巧言妙语来。对句借用霜降节气里,山里常见的一种景象,蓝天下挂满着红灯笼一样柿子的柿树,在秋风的吹拂下,随风摆动,极富诗情画意,又特别具有浓浓的喜庆色彩,赋予其“福柿”称谓,可谓新颖别致,贴切生动。
4、对句:月浮冷蕊一襟寒。(王飞鸿 义马市)
点评:一个“浮”字,把月光倾泻在静开的花蕊上,表达方式富有诗意。同时,“冷”和“寒”字,把整句所描述的意境定位在深秋季节,恰如其分,使得该对句更加生动形象,很有画面感,让读者读后浮想联翩。与上句珠联璧合,堪称妙对。
5、对句:风梳叠岭万林红。(王西川 湖滨区)
点评:“梳”字用在这里,把秋风拟人化了,“叠岭”一词,很有创意,万林红遍的景观,非常有气场。整句对仗工稳,用词新颖别致,与上联非常契合。
6、对句:秋妆峭岭万峰红。(郭永和 湖滨区)
点评:霜降节气里,霜染红叶是很好的意象。该对句以“秋妆”二字领起,把陡峭的山崖上,群峰尽染的壮观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贴切生动。
7、对句:诗飞彩翼万山红。(张明学 湖滨区)
点评:诗飞彩翼,让人浮想联翩。看到万山红遍的壮美景色,诗人仿佛插上了五彩的翅膀,任思绪自由飞翔。该对句与上联对仗工稳,堪称妙对。
8、对句:菊披冷月满庭芳。(刘亚琴 湖滨区)
点评:菊花,是深秋,尤其是霜降季节最有特色的意象。菊披冷月,令人心生冷艳之美感的同时,又传递出一种绝佳的意境;满庭芳,既有雅致的庭院里菊花竞芳的意思外,又是词牌名,一语双关,绝妙。
9、对句:风凋碧树点鸦寒。(王鹏远 卢氏县)
点评:风凋碧树,使我联想到晏殊的《蝶恋花》中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对句就是该词句的巧妙借用,可谓借用的巧,借用的贴切,这也是对霜降时令的准确表述。“点鸦寒”三字的妙用,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而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变冷,树上的乌鸦也应是最早感知的。此对句非常巧妙,既符合主题,又对仗工稳,意境也很好。
10、对句:菊熏茅舍一樽香。(郭新华 湖滨区)
点评:此妙对灵感来自明张元凯诗句:“坐见南山对草堂,短篱秋色一樽香。”巧妙用典,很有意境。与上联对仗工稳,非常贴切。
入选对句(48比):
1、对句:诗吟回壑万山彤。(李振学 湖滨区)
点评:诗人行进在曲折的山沟里,沉醉于漫山红遍的自然景观,诗意大发。此联与上联配合贴切,生动形象。
2、对句:风摇秋叶一园红。(吕江枫 陕州区)
点评:一个“摇”字,全句皆活。每年10月中下旬,是红叶最佳观赏期,而此时也正处于霜降节气,此联与主题切合,如果秋叶后的园字能换成野外环境的字,意境就更佳了。但是,句中的“秋”字是名词,与上联的形容词“疏”相对,不工。
3、对句:风侵木叶万山红。(王志民 渑池县)
点评:此联与主题切合,,描绘了霜降节气里,万山红遍,层林浸染之景象。“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但是,严格来说,木叶,即树叶,木是名词,与上联中的“疏”(形容词)相对,不是工对。
4、对句:风侵密苑一山黄(杨来征 陕州区)
点评:用风侵,借指霜降节气时,天气转寒的自然现象,也是可行的。密苑一词,不知何意?自造词吗?我只记得有“秘苑”一词,意指皇帝的园林。见唐宋之问诗《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中诗句:“离宫秘苑胜瀛洲 ,别有仙人洞壑幽。”
5、对句:风吹丛菊一园香。(袁海英 义马市)
点评:丛菊一词出自宋诗人石延年《丛菊》一诗“风劲香逾远,天寒色更鲜。秋天买不断,无意学金钱。”该对句通过一个“风吹”二字,生动形象地给读者展示了菊丛鲜活的灵动性,很有画面感。菊开于霜降节气,所以,以菊作为霜降节气的意象,非常贴切。
6、对句:风驱薄雾九天蓝。(张喜成 义马市)
点评:风驱薄雾,很有意境。九天蓝,符合秋天的自然现象。符合联律规则,与上联对仗工稳。就是与主题“霜降”联系不太紧密。
7、对句:舍邻碧水一居幽。(张新芳 陕州区)
点评:平仄符合联律规则,对仗工稳。主题霜降节气的元素没有体现。
8、对句:霞铺秋水一湖红。(石卓娅 湖滨区)
点评:该对句画面感强,比较有意境,令人读后,有种至真至纯的唯美之感。但是,秋水之“秋”字,是名词,与上联的形容词“疏”字对应,不太贴切,不是工对。
9、对句:枫铺蹬道半天红。(李进才 湖滨区)
点评:枫叶红,是深秋季节,尤其是霜降前后最美的风景,作者借枫叶铺满蹬道,把半个天空都映红了,来暗示了霜降的主题。
10、对句:菊披香甲九州金。(石安辉 湖滨区)
点评:对仗工稳,合规合律。菊披香甲,联想丰富,有创意;九州金,立意深远。
11、对句:风吹茂叶万枝黄。(董先锋 渑池县)
点评:“风吹”和“万枝黄”,把深秋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符合主题要求。
12、对句:寒侵菊蕊一庭黄。(张馨荷 湖滨区)
点评:寒侵,是霜降的自然想象,此时,天气逐渐变寒,尤其是昼夜温差更大,所以寒侵一词非常贴切。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她傲立寒风,不畏霜冻,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一庭黄,很富有画面感。不过,此对句同样不能算是工对,因为作为名词的菊与上联中的形容词“疏”对应,不工。
13、对句:风摇傲菊满园香。(赵朝荣 渑池县)
点评:风摇傲菊,既有动感,又很有画面感,用一“傲”字,表现出菊花的风骨,满园香,又非常富有想象力。
14、对句:叶经寒露满山红。(彭艳梅 灵宝市)
点评: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霜降是第十八。本次作业的主题是“霜降”,此对句用寒露,似有不妥。
15、对句: 菊开满院一襟香。(王铁劳 湖滨区)
点评:用菊花代表深秋季节,一襟香,既有创意,又很有意境。
16、对句:晴开烟树九溪红。(叶江娣 湖滨区)
点评:该对句巧借了杭州“九溪烟树”一景,构思巧妙,有意境。霜降季节,该景区枫树的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晴空万里时,其壮观景色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此对句“烟”是名词,与上联的形容词“疏”对仗不工。
17、对句:风摇晚浦一庐黄。(张玫 湖滨区)
点评:晚浦,见明代韩上佳的《晚浦》一诗,其中有两句:“维舟一宿浦,向晚滞江城。”拆开解释,浦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庐是简陋的房屋。此对句有意境,富有想像力。
18、对句:枫妆秀岭九秋红。(曹丛林 义马市)
点评:“枫妆”一词很活,“秀岭”也很贴切,“九秋”即秋天,同时,“枫”字与结尾的“红”字对应,此对句与上联对仗工稳,遣词贴切,符合主题。
19、对句:水漂老叶一溪清。(杜云峰 卢氏县)
点评:符合联律通则,对仗工稳。有些偏离主题。
20、对句:风拂寒蕊满园香。(新韵)(雷维新 卢氏县)
点评:上联新韵与平水韵是一致的,此联按新韵与上联是工稳的。此联符合主题,用词贴切。
21、对句:露凝寒蕊九畦黄。(董永峡 湖滨区)
点评:对仗工稳,符合主题。
22、对句:桂生古邑满城香。(路辉 湖滨区)
点评:符合《联律通则》,对仗工稳。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的一年中天气变化的自然规律而制定的,而在此区域,桂花一般在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前后开放,所以桂香不是霜降节气的自然现象,此对句与主题联系不太严谨。
23、对句:菊妆峻岭五州馨。(茹安友 义马市)
点评:对仗工稳,符合主题。
24、对句:风传密菊九峰黄。(刘少先 陕州区)
点评:符合《联律通则》,符合主题。
25、对句:月临小院满阶明。(张彩虹 卢氏县)
点评:很有意境,对仗工稳。但是,没有体现主题要求。
26、对句:山擎落日万峰丹。(李玉龙 卢氏县)
点评:对仗工稳。但是,整句分析,此“丹”色应是夕照之色,与霜降主题联系不太紧密。
27、对句:风吹丛菊满山黄。(王福北 义马市)
点评:对仗工稳,符合主题要求。
28、对句:汴开菊展满城香。(王东海 湖滨区)
点评:菊展的“菊”字,与上联的“疏”字,不工。
29、对句:风摇乌桕满庭红。(新韵)(赵瑞 义马市)
点评:乌桕树,是深秋季节一道靓丽的风景。关于乌桕树,许多诗人都曾以此为素材,写过诗词,如陆游的诗句:“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摇”字,使用巧妙,富有动感。此联与上联对仗工稳。
30、对句:菊开旷野九秋香。 (张广明 湖滨区)
点评:九秋,亦即秋天。本对句与上联对仗工稳,符合主题要求。
31、对句:风揉繁叶万山红。 (刘巷业 陕州区)
点评:一个揉字,点活了主题,立意鲜明。
32、对句:风凋碧树数枝寒。(董艳丽 渑池县)
点评:巧借晏殊《蝶恋花》中之妙句,数枝寒,点名了主题。此联属于妙对。
33、对句:风吹晓岸九秋黄。 (张红梅 义马市)
点评:九秋黄,点名了主题,符合联律要求。
34、对句:枫飘丛木满山丹。(曲 军 陕州区)
点评:枫飘丛木,很有画面感,全句所要表达的主题非常准确,描述非常生动。
35、对句:酒嬉寿客一盅痴。(范菊红湖滨区)
点评:霜降节气,饮酒赏菊是民间的主要活动之一,作者用“酒嬉寿客”表现了这一现象,其中“寿客”是菊花的别称。此对句用词巧妙,富有新意。
36、对句:秋残百卉一花黄。(李新保 湖滨区)
点评:秋残百卉,正是深秋霜降节气的常见现象,一花黄,意指唯有菊花傲寒霜。此对句先抑后扬,构思巧妙。
37、对句:霞兴碧宇满江红。(杜小芬 卢氏)
点评:读到该对句,不禁联想到白居易《暮江吟》中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碧宇,青天的美称。此对句构思巧妙,用词讲究,非常生动。
38、对句:云蒸旭日万山红。(杭荣贵 灵宝市)
点评:此对对仗工稳,很生动,画面感强。
39、对句:露凝枫叶满山红。(李卢芹 卢氏)
点评:符合主题,对仗工稳。但是,风格平淡,没有新意。
40、对句:诗牵冷蕊九分清。(康新娟 湖滨区)
点评:整句清新别致,很有意境。
41、.对句:菊开古寺满阶黄。(刘邦辉 卢氏县)
点评:古寺菊开,让人浮想联翩。
42、对句:露凝幽菊满盆香。(张淑梅 陕州区)
点评:巧借菊花,点明主题,风格平平,没后新意。
43、对句:露凝旷野满坡黄。(王花琴 卢氏县 )
点评:符合主题和联律要求,格调平凡,没有新意。
44、对句:露凝野菊满坡香。(田荣 湖滨区)
点评:虽符合联律要求,也切合主题,但是有点中规中矩。
45、对句:秋思旷野满天香。(王文照 卢氏)
点评:此处思为动词,与上联切合。秋思旷野,富有想象力,生动别致。
46、对句:风摇桂影满园香。(李爱霞 湖滨区)
点评:风摇桂影,意境很好。但是桂花开放在秋分前后,不是霜降节气的代表性花卉,有点偏离主题。
47、对句:露凝柿树满山红。(王长城 湖滨区)
点评:霜染红柿是霜降节气特有的景色。但是,本对句中“柿树”一词,与上联“疏篱”对仗不工。
48、对句:雁飞碧落一声遥。(方留聚 湖滨区)
淘汰对句(4比):
1、.对句:风驱浓霭万空蓝。
点评:符合《联律通则》。但是“万空”一词说法不妥,雾不是深秋独有的自然现象,该对句与主题“霜降”没有联系。
2、对句:雾遮色岭满河青。
点评:色岭一词,令人费解。此联不符合主题要求。
3、对句:风催秀林万山红。
点评:对句“林”字平声,与上联“篱”字(平声)失对。
4、对句:栌沐寒风十月绯。
点评:该对句与上联平仄一致,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