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典/文摘/精华(转) |
卫国之州吁之乱
缠讲历史 2022-06-15 10:45 发表于山西
州吁之乱
春秋第一个弑君的案子,卫国的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卫君。说起这个案子,我们还得从他的爷爷卫武公说起。
卫武公,西周至春秋初期卫国国君,姓姬,名和,约公元前853年出生于朝歌,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卫武公继位,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在位55年,享年95岁。
卫武公在卫期间横跨西周和东周,在位时间和寿命之长也很罕见。但他在上位之初,就干了一件弑君的事,不过是在西周时期。他的孙子州吁弑君的事情和他如出一辙。
公元前813年,卫釐侯逝世,继承国君并没有卫武公姬和的份,当时的太子共伯姬馀(yú)被立为国君。姬和(卫武公)是共伯的弟弟,因才资聪颖原本很受卫釐侯宠爱。姬和便用原来卫釐侯赏给的财物收买武士,当把釐侯的棺木送于墓中后,姬和的一位朋友对共伯姬馀说:“封墓之前,按规矩应由最亲近的人把先王的墓室最后打扫一遍,让先王干干净净的在内享清福。”
憨厚的姬馀没多想,听了这话,拿着扫帚就进了墓室。姬馀一进去便被武士动手封了墓门,不得已自杀在墓道里。姬和知道后作样子痛骂了武士一番,让人把姬馀埋葬在釐侯墓旁,称之为共伯。就这样姬和成为卫国国君,即卫武公。
卫武公虽说上位不正,但是治理国家还是有一套。卫武公在位期间,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他谦恭自责,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卫国人对他十分尊敬和崇拜。
公元前771年,北方的犬戎攻进西周都城,周幽王因为曾“烽火戏诸侯”,此时点燃烽火求救,诸侯没有一个来,结果周幽王被杀。武公得知消息,马上率卫国之精兵强将,与晋、郑、秦等国联合,协助周平王平息了犬戎叛乱,又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因为卫武公的功勋卓著,所以周平王把最高的官衔“公”封给卫武公。
卫武公带领联军从犬戎手中夺回周都丰、镐之地后,举行周平王的即位大典。卫武公作为肱股老臣,做了一首诗以周幽王荒淫败德、乱政误国的史实为鉴诫勉周平王,告诫周平王要以史为鉴、修德养性、整武备边、收复失地、中兴周室。 总的来说,卫武公除了得位不正,但是作为东周的开朝功臣,治理能力还是有的。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卫前庄公即位。
公元前753年,卫前庄公娶了一个漂亮而有才华的老婆,是齐前庄公的女儿,齐僖公的姐姐,也就是齐国的公主,称为庄姜(庄是卫庄公的谥号,姜氏是她的姓)。
宋人朱熹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和她公公一样有才。他认为收在《邶风》中开篇五首诗是庄姜所做(说法不一),但最无异议最了不起的是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名篇--《燕燕》。
可惜的是,身为国君夫人的庄姜,患有不孕不育,没能够为卫前庄公生下一男半女。
后来卫前庄公还取了陈国的公主,名唤厉妫。跟着厉妫嫁过来的还有戴妫。
厉妫虽然给卫庄公生了个儿子,但是却早夭。幸运的是自己的妹妹生了个儿子,并健康的长大了,名叫完。
除了公子完以外,卫庄公还有个小妾,史书上没有记载此人的名字,因为,在那个年代,小妾根本上不了台面,跟婢女也差不了多少。
卫前庄公的这个小妾呢,给卫前庄公生了个儿子,名叫州吁。虽然是小老婆生的,但是卫前庄公却格外的疼爱这个儿子。
州吁喜好军事,卫庄公就任由他在宫里面舞刀弄枪,也不加以阻止,还任命州吁为将军。
州吁虽然身受卫前庄公的喜爱,但是,身为国君夫人的庄姜却对州吁是极为的厌恶。庄姜收养了公子完,作为自己的养子,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厉妫和戴妫,以便结成坚固的政治联盟。
大臣石碏面见卫前庄公进谏说:“臣听说怜爱儿子就要教他道义规矩,不让他走上邪路。而骄傲,奢侈,放荡,便是走向邪路的开始。这种恶性一旦产生便很难根除,这都是由于过分的宠爱所造成的。您若想立公子吁为太子,还请大王早日定下来;如果不是,过度的宠爱最终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祸患。”庄公只是笑说不会,便让石碏退下;石碏屡次进谏,庄公还是不曾听劝。
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公子吁来往密切,石碏禁止,但石厚不听老父劝阻,执意和公子吁终日玩乐。庄公虽极度宠爱公子吁,但最后却未立他为太子。
公元前735年,卫前庄公病逝,公子完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了卫国君主,史称卫桓公。石碏见卫桓公懦弱无能,知道他不会有什么作为,不久就告老还家了。
从小被父亲宠着,即使是父亲不在了,州吁还是改不了自己早已形成的性格和习惯,一如既往的胡闹玩耍。
但是,这回可没人会惯着他了。卫桓公二年,卫桓公罢免了州吁,州吁便逃到了其他地方。
这是州吁第一次知道权利的重要性,以前总是有自己亲爹宠着无所顾忌,现在亲爹走了,他才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会顺着你的。
州吁就和石厚昼夜密谋篡夺国君之位,他们私下养了上千壮士,只等时机成熟就要致桓公于死地。
卫桓公在位十六年,期间因为郑庄公赶走自己弟弟共书段,卫桓公以此卫借口和郑国打了一仗,自此也和郑国结了怨。
约公元前719年前后,要去吊唁周平王。州吁设宴于西门,为兄长送行。
在酒宴上,州吁亲手杀害了卫桓公,随行的官员向来畏惧州吁,只有屈膝投降了。州吁带上自己的私人武装,声言卫桓公暴病身亡,自己登上了卫国君主的位子,并立即拜石厚为上大夫(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公子晋也被迫逃亡到了邢国(今河北邢台)。
州吁即位后,被称为卫前废公,卫国都城朝歌的百姓闹得沸沸扬扬,大家纷纷传说是州吁谋害了自己的兄长。州吁得到消息就和石厚商量对策,他们想通过对外发动战争的方式,达到既转移老百姓的视线,又能很快树立威望的目的。
石厚对他说:“我们要想在诸侯中立威,同时起到震慑国内百姓的目的,最好的目标莫过于郑国。当年郑庄公因为公子滑的缘故,曾经打败了我们,这是我们卫国的耻辱。我们现在去攻打他们,老百姓一定拍手称快!”
卫前废公说:“郑国和齐国是盟国,我们去攻击他们,齐国就会来援助,我们又怎么能取胜呢?”
石厚说:“现在除了我们姬姓的国家外,宋国的爵位最高;陛下先派人请求宋国出兵帮助我们,再联合陈国和蔡国出兵。这样四国联合就一定大获全胜!”
卫前废公说“陈、蔡是小国,自然会听我们的。但是宋国和鲁国又怎么愿和我们联合呢?”
石厚说:“陛下请放心!宋国因为担心郑国扶持出逃到他们那儿的公子冯(音凭),所以一定会出兵。”
果然和石厚预料的一样,四国共出动一千三百辆战车,直逼新郑东门。 郑庄公早就成竹在胸,但他却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是战是和。大臣们见联军来势凶猛,都拿不出什么具体意见。
郑庄公笑着说:“你们难道真不明白吗?州吁弑兄篡逆,根本就没有得到他的国人承认。现在鼓动其他三国来犯,不过是想立威服众而已。陈国和蔡国与我们并没有仇怨,一定担心今后我们将报复他们,所以只是做做样子;至于宋国,他们是为了公子冯,只要我们把公子冯送到别的地方,他们就一定去追公子冯了。剩下州吁就很好对付了,他要的是打了胜仗的声誉,我们就派小股部队出去和他们周旋一下,然后假装战败撤回来就行了。我料定州吁顾虑国内局势,更加不敢在国外久留的!”
郑庄公彻底看透了四国联合的实质,更看透了卫国来犯的真正动机。于是他只派五百人从西门出来,专向卫国挑战,和石厚刚一交锋就落荒而逃。石厚命令军队收割了郑国部分庄稼,马上传令高奏凯歌回国。
卫国虽说打胜仗,但州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石厚便向父亲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
石碏说:“能朝见周天子,君位就能安定了。”
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
石碏答道:“陈桓公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
石厚跟随州吁去到陈国。
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
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石碏平定州吁之乱后,从邢国迎公子晋回国即位,是为卫宣公。
—————缠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