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青笔会:2022年9月五律中秋怀人

(2022-10-15 19:12:49)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长青笔会:2022年9月五律中秋怀人


原创 长青文史 长青文史 2022-09-29 07:38 发表于广东


2022年9月五律中秋怀人


编者按


九月恰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明月高照的夜晚,不免会思念亲人,要求以“中秋怀人”为主题,写一首五律。因限韵十三元,本次笔会高质量的作品不多,有不少作品用了其它韵部,不予参评。本次笔会共收到来稿144首,经过初评与终评,匿名投票,打分,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入围奖6名,共计17名获奖作者。(终审评委和当值评委作品不参评)


终评委

高 源:长青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周兴海:长青诗社执行社长兼秘书长、长青诗教学院院长

子 豪:长青诗社常务副社长、 长青笔会评审委员会主任

本期评委

华慧娟:长青诗社常务理事、长青笔会第四评审小组组长、长青诗学院副院长

梁莉萍:长青诗社常务理事、长青笔会评审委员

卢敬兵:长青诗社常务理事、长青诗学院常务副教务长

任改云:长青诗社理事、长青笔会评审委员

邱宇林:长青笔会评审委员



一等奖

中秋怀人

胥惠芹

三五团圆日,侵阶月色昏。

多情怜菊瘦,何故叹蛩喧。

愁在双亲老,难为两地奔。

举杯遥祝处,江北小山村。

黄昆阳赏析

诵览全诗,可以说这是一支思乡曲,一首怀亲歌,一篇游子吟。

“三五团圆日,侵阶月色昏”。首联点明时间(中秋)、地点(临阶)、氛围(静谧),一个”昏”字便把我们带进一个月光迷离、夜色清冷的环境和心绪之中。“多情怜菊瘦,何故叹蛩喧”,颔联对身处环境作了进一步的渲染:心绪不宁,秋菊看似清瘦可怜,寒蛩也似喧嚣扰人。以上两联,我们仿佛听到了柳永词里“寒蝉凄切”、“良辰好景虚设”的叹息声。可这是为什么呢?笔峰一转,颈联道出了因由,原来:“愁在双亲老,难为两地奔”。这就点出了诗的主题“ 怀人” :中秋之夜,羁旅他乡,特别想念远隔两地难以相聚的年迈双亲。一个愁字,一个难字,既宣泄了作者本人两地奔波谋生艰难的感慨,也引发多少为生计而拼搏在外游子们的强烈共鸣。“举杯遥祝处,江北小山村”,至此,尾联“举杯”之举终于让我们舒了一口气:这杯中斟满思念,这酒里饱含祝福。这不也正是当今万千漂泊打工者“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体验和写照么?

全诗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感情纯朴,格调深沉。惟颈联的”奔“字语意上较牵强,它与“奔波”还是有所区别的。


二等奖

中秋寄远

张和平

心与幽思寄,随风到故园。

家山秋夜白,天宇列星繁。

隔枕闻蛩语,浮生重诺言。

每当鸿雁至,人月共华轩。

华慧娟赏析

全诗紧扣诗题而为,步步深入,情景交融。首联破题,以寄情到故园,拉开了中秋怀想的序幕。颔联写景,虚实得兼。颈联驰思,由静谧的环境联想到此生的境遇和曾立下的诺言。结联借鸿雁传情的典故,将拳拳之心寄托于远行的大雁和皎洁的明月,与首联相呼应,便完成了整个构架的情深、意蕴、味永、清丽婉约的构想。

与故乡亲人同时赏月

陈丽娟

南北中秋夜,同邀月进门。

半含金桂影,半带菊花痕。

拭泪人无语,传杯酒似温。

更深云万缕,缕缕欲牵魂。

梁莉萍赏析

“南北中秋夜,同邀月进门”,起联得知诗人与家人隔空相望,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境。“半含金桂影,半带菊花痕”,描绘望月给人的感受,一实一虚,景中含情,对句的“菊花痕”应是与故乡有关。后二联转入抒情,颈联将这种隔空同赏月的复杂心情形象表达,结语的景语即是情语,更深了,诗人难以入睡,望着天空的缕缕白云,依然在牵挂着家人,暗化白云思乡的典故。全诗起承转结井然有序,结构严谨,颔联尚可再提升。


三等奖

中秋夜

陈讲一

馥郁随风至,清辉透小轩。

杯浮无限泪,夜静有馀冤。

疾疫连三载,归程阻几番。

吾儿千里外,对月复何言。

卢敬兵赏析

这首作品格律工整,声律流畅,用词唯美,句法老到,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佳作之一。首联“馥郁随风至,清辉透小轩”写景点题。颈联“杯浮无限泪,夜静有馀冤”,完美化用李商隐《哀筝》“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继续写景,但又景中带情,并运用对比手法,衬托本应花好月圆的无奈,这里“浮”字和“静”字用得尤其漂亮。颔联“疾疫连三载,归程阻几番”,交代中秋无法团圆的具体原因,“阻几番”似乎还带有点点不满的味道,余味十足。尾联“吾儿千里外,对月复何言”,表达了对远在他乡儿子的怀念,有余味。这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五律。

中秋怀人

黄桂珍

桂月圆如玉,凭栏思断魂。

天涯无雁影,城郭满苔痕。

昔日情犹在,今宵酒未存。

寻常离合事,何必怨王孙?

任改云赏析

首联写在月圆如玉的中秋之夜思念油然而起,开篇点题。颔联“天涯无雁影,城郭满苔痕”描写人去楼空继续喧染这种思念,颈联今夕对照更加凸显一个人的孤寂,借酒消愁直到酒都饮尽了。结联开悟,离合本来是寻常的事,何必怨天尤人呢?整体脉络清晰,将一个月夜怀着思念的人借酒消愁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怨王孙”有点读不懂,应该是化用李清照“怨王孙”的词牌,把自己的境遇与易安相比。

中秋怀亲

赵明秀

中秋今又是,久客念家园。

往事心头系,思情笔下存。

看花花有泪,问月月无言。

此际谁同望,倾杯也断魂。

邱宇林赏析

在全球华人心中,中秋是一个思念的节日,念亲恩思亲人,念友情思故交……不一而足。诗人情寄笔下,“看花花有泪,问月月无言”,此联对仗甚妙,托物言情,借景抒怀。尾联一句“此际谁同望”,推自及人,共同的情感不分彼此。而酒既不解愁亦不能使之忘忧,“倾杯也断魂”,好一个俏皮的自嘲!



评委作品

中秋怀远

(听一远方诗友说中秋有雨无月也无眠)

子 豪

如何一轮月,不照汝乾坤。

有雨敲蕉叶,无心入梦魂。

远山曾呼唤,秋水尚温存。

万古同圆缺,江湖共酒樽。

中秋怀人

任改云

独坐西风起,萦怀是故园。

离情应不老,秉性索还原。

置酒芬芳溢,隔空天地存。

共看今夜月,入梦许同温。

中秋怀远

卢敬兵

今夜中秋月,还应满旧园。

清光凝玉露,寒影对柴门。

赠别诗千首,相思酒一樽。

可怜佳节里,兄弟各东奔。


优秀奖

中秋怀人

沈洪燕

九宇悬明镜,银光满断垣。

残更难入梦,此夕最销魂。

叶落都无觉,风生似有痕。

不堪盈手赠,还寝复昏昏。

中秋怀人

赵军芳

十五立窗轩,银光夜幕掀。

抬头凝皓月,闭目念家园。

忆母歌谣唱,思兄俏语喧。

今朝千里隔,何日聚欢言。

中秋怀人

胡建国

暑去蝉无语,秋来叶不言。

柴门君别锁,老酒夜临温。

思念囤新月,闲愁积旧园。

回眸枫树炽,金色满黄昏。

中秋思怀

张爱中

异地中秋节,无言独倚门。

数飞鸿掠影,观落叶寻根。

月下思情重,庭前笑意温。

故亲萦客梦,传盏寄乡魂。

中秋怀亲

史宏勋

娟娟千里月,照我旧茅村。

家父眠松岭,阿娘守弱门。

空望本亲远,难忍泪泉喷。

但恨中秋夜,清辉摄梦魂。




入围奖

中秋怀人

王琳瑶

玉露侵衣冷,冰轮入筚门。

冥心归有处,执着了无根。

极浦殷双目,乡山馀淡痕。

砌蛩偏解事,絮絮语多番。

壬寅中秋怀人

弘 灵(周海燕)

忆君青目顾,夜论倚蓬门。

吟魄随潮涨,疏怀逆浪奔。

峰峦曾叠过,块垒得腾喧。

移步花间舞,沁香泥爪痕。

中秋怀人

江南诗路

三五佳期到,登楼望海门。

雪岩寻酒伴,云阁觅诗魂。

鸥鹭数行影,鸳鸯几叠痕。

偏偏不逢友,心事与谁论。

中秋怀人

荆惠芬

酒罢登高望,江潮涨月盆。

遥思双耄耋,相对一寒暄。

滴露凉侵鬓,浮云不驻根。

姮娥如解意,遣梦到家园。

中秋念故园

杨桂芳

向晚云霞涌,过风木叶喧。

残荷摇玉露,倦鸟歇荒村。

别去何堪冷,归来似觉温。

依稀如梦里,怅望旧柴门。

秋日访故里

冯品扬

发小相邀至,金秋聚故园。

荒藤湮旧径,高厦锁新门。

依见塘前柳,难寻梦里村。

放牛掏雀仔,飘叶不归根。

·END·

长青嘉宾

CHANGQINGSHISHE

林峰 沈华维 熊东遨 刘庆云 邓世广 沈家庄 宋彩霞 周燕婷 包德珍 丁欣 徐晋如 武立胜 何鹤 王逸群 张金英 刘安定 谢伯端 刘军 陈志逵 沈家庄 舍得之间 梁剑章 武立胜 李建春

长青诗人

CHANGQINGSHISHE

高源 陈显赫 周兴海 张和平 黄湾 唐佩芬 庄毅生 彭定军 汪霞 赵秀敏 王若峰 梁莉萍 兰衣 陆玉梅 华慧娟 熊玲燕 穿石 钟晓红 钱建淮 刘义军 黎钢 蒋正华 任改云 周达 李唐瀚玥 唐石成 陶涛 王敏健 黄重远 张乐鹏 陈作耕 张效煌 郭力宜 邓荣森 庄重 石晓玲 王琼兰 许明 陈亚洲 丘尾菊 黄玉昆 蔡玲俐 张卓娜 姚作磊 李养环 马星辰 周金添 桐荫 邓玉水 李志刚 于景琴 曾凡荣 李乃祥 陈丽娟 冯小光 曾建华 刘永和 胡平 谭丽玲 江南柳 陈遇胜 周红平 盛月富 周海 白水 李宏伟 贾云程 张士平 陈耀辉 池雪平 吉增伯 胡光夫 姜祚正 赵俊辉 姜晓玮 岳露 蓝健雄 向志六 陈林洲 刘万专 王良明 黄桂珍 余寒生 李建希 卢敬兵 曹联华 胡红武 刘义军 钟茂荣 今剩叹 康怀军 周剑平 王友贵 魏俊山 蒋正华 周立军 杨忠明 范让能 李斌 钟晓红 唐佩芬 郑志华 宁宏 陈讲一 韦秀孟 刘晓新 江杰 傅占魁 詹彩梅 曾继全 贺东东 孙胜权 陈秋红 羊志强 张学祥 邱俊标 楚雪 风尘儒侠 张小笨 黄晓华 张秋波 刘新颖 侯明浩 屠向云 黄昆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