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入伏,入伏日下雨,公伏好还是母伏好?农谚咋说
(2022-07-17 13:37:07)分类: 经典/文摘/精华(转) |
天气预报:2022年7月16入伏,入伏日下雨,公伏好还是母伏好?农谚咋说
小窍门 常识 2022-07-14
20:42 发表于河南
导读:天气预报:2022年7月16入伏,入伏日下雨,公伏好还是母伏好?农谚咋说
很多人喜欢冬天,尽管冬天严寒,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穿多点衣服来御寒,相对于夏季的三伏天,估计没有多少人喜欢吧,因为天气酷热难耐,就是你穿个单衣也不能解决阳光的炙热酷暑,出门更上没有办法降温,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我们的酷暑夏季才是难熬的开始。
三伏天通常有30天或40天构成,不过最近几年好像都是40天,说明炎热时间超长了。根据“夏至三庚便入伏”的说法,2022年的入伏时间在阳历7月16号,农历六月十八,为什么我要把农历时间说出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对于三伏天的说法,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去三伏天还分“公伏”和“母伏”,有句农谚说“公伏凶,母伏爽”,这就是三伏天的两种不同的伏天出现的不同说法。说明公伏预兆天气酷热难耐,而如果是母伏的话将是阴雨多,天气凉爽。
三伏天的“母伏”和“公伏”是怎么区分的呢?
说起来三伏天分“公”和“母”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根据入伏当天农历日期的是单数还是双数,规定:入伏农历日期是单就是公伏,入伏农历日期是双就是母伏。
根据7月16号入伏,农历是六月十八,农历日期是双数,所以2022年的三伏天是母伏。
那么,入伏当天下雨,是母伏好还是公伏好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的:
“淋了公伏头,一十八日不使牛”
这里说的是公伏的入伏第一天出现降雨天气,预兆后期干旱少雨,农民不能干农活。具体来说:
“淋了公伏头”
这里说的是在公伏的入伏日当天出现下雨天气。“淋了”就是说明下雨天气。“公伏头”就是公伏入伏当天。说明公伏入伏日降雨。
“一十八日不使牛”
“一十八日”只是说明日后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不使牛”就是说的不宜使牛耕作。我们知道,牛不能耕作的情况是碰到长时间的清热干旱天气,这样土壤干涸太硬不宜耕作,就是勉强耕作也因为干旱不能播种。这说明这后期是晴好高温干旱天气。
“淋了母伏头,一十八日水长流”
这里说的是在母伏入伏日出现降雨天气,预兆后期雨水多。具体来说:
“淋了母伏头”
指的是在母伏入伏日出现降雨天气,这“母伏头”就是指的母伏的入伏日,出现了降雨天气。
“一十八日水长流”
这句话说的是这日后十八个日子中将是多降雨的天气,这样有利于农作物水分补充,也是秋收的好年景。
综上所述,入伏日降雨,说明是母伏入伏日降雨比较好。2022年刚好是母伏,不知道你那里是否会在7月16号降雨?欢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