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李商隐的一首《促漏》,不提一个“愁”字,却句句传达出愁闷之意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6-22 07:14 发表于安徽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寄托深远,又措辞委婉, 字里行间经常可见丽句深采。他特别善于运用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段,以曲传自己仕途失意、人生潦倒的困境。
义山也继承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他的很多诗歌还通过描写爱情的主题,抒发仕途受阻的愁闷之情。下面介绍李商隐的一首《促漏》,不提一个“愁”字,却句句传达出愁闷之意。
促漏
晚唐:李商隐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首联描写夜深人静的场景,“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夜半时分,杳无人迹,只有近处的漏声,和远处的钟声,却显得非常响亮,也都能听得极其真切;情侣之间往来的诗文,却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一个“杳”字,表达出茫然无序的感慨。
报章,这里指往来酬答的诗文作品。作者虽然并未说明是谁在夜间辗转不眠,但是结合全文来看,主人公应该是一位被遗弃的女子。她百无聊赖,又心情愁闷,于是便翻出往日的信件和诗文,一边整理、一边回忆,可是由于神思恍惚,终于没有分清彼此。
颔联抒写卸妆过程,“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女主卸妆后,还剩下一些粉黛,便将其都收入匣中保留,然后又转身给香炉更换香料。舞鸾,指白天时的欢乐。睡鸭,形容香炉的形状。熏,指一种香料。
女主白天沉浸于欢会之中,暂时忘记了失恋的忧愁和痛苦。等到大家都离开了,周围一片寂静,她心中的愁情便再次涌上心头。可是环顾左右,却无人可诉,她只能默默地卸妆、添香,脑海里还在不断地闪现情郎的声音和容貌,让她悲愁不已。
颈联描写别后的思念,“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女主相信情郎归去后,一定会望月思远。她也曾在梦里化作一片云彩,希望可以轻盈地飞到情郎的身边,但又不知道对方身处何地。
作者在此运用了明月和彩云的意象,虚实结合,充满了梦幻色彩。女主想象对方依然在深情地牵挂着自己,她也希望在梦中与情郎幽会。可是梦境虽好,却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就像李商隐虽然满腹才华,自以为可以担当重任。他还曾多次写信给令狐绹,渴望这位儿时的玩伴可以提携自己,可是每次寄出的信件都如石沉大海。
结尾则立誓要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天气渐暖,南边池塘里的蒲草已可供绾结;水面上碧波荡漾,两只鸳鸯正在亲近。作者以景语结束全篇,委婉地表达了女主的希冀,彼此可以早日复合。
蒲堪结,传达了希望亲近的意思。护水纹,则展现出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勇气,纵然波浪翻滚,也毫不畏惧。很显然,诗人在此也是借助这位女子的大胆表白,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李商隐的这首七律极其含蓄,又充满了强烈的期待,令人对女子的悲戚处境深感同情。全文不提一个“愁”字,却句句传达出愁闷之意。开篇远近交替,描写了漏声和钟声,表达了孤寂难耐的闲愁;接下来又从白天写到夜晚,展现出女主空虚无聊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