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月清风花香飘
明月清风花香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875
  • 关注人气:1,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这10首《相见欢》,细品之后,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022-06-09 16:10:23)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古代这10首《相见欢》,细品之后,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联天地 2022-05-03 00:00 发表于河南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相见欢,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今天分享10首醉美的《相见欢》,与君共赏。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

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代】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见到了冷溶溶的远山便联想起她清晓所画的眉形,于是不免怀念起她来。故于下片待以“红蜡泪”三句描绘想象中妻子正孤独凄清的情景。

但此时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又怎能不凄迟伤感,孤清寂寞呢!从词中所绘之情景看,此篇大约作于出使之途中。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清代】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本篇很像微型小说。作者于词中塑造了闺中女子伤春念远的形象。其中有环境氛围的渲染,动作的描绘,心理的刻画,鲜明生动,细腻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其结处显系柳永“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之句而来,极传神,极组致。这种作法在词中时有所见,虽不能说这是纳兰的创造,然而可以说在他的手里得到了精妙的运用,写出了作者凄惨的心境。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清代】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春来不觉去偏知”,此种体验,人人习而不觉,一经词人拈出,顿成名句。“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三句写尽春愁,笔力重大,造语不凡。全词句句沉痛,结句尤耐寻味。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清代】周稚廉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闲情别绪教鹦哥。

此词着意描写人物情态。小鬟睡起,钗偏髻倒,娇憨之态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前。全词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清代】毛奇龄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此词以景衬人,景与人融为一体。构思新巧,极富生活情趣。花影斑斑,清水粼粼,映衬着女子娟秀的体貌。花片人面在水中融合、荡开,色彩缤纷,妖冶多姿。女子颔首整衣,显出了领间襟里所绣的新式花朵。全词清新婉丽,曲折有致。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清代】顾彩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这首小词抒写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风落叶,数声画角,欲断羁魂。结句“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宛转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词缠绵婉曲,清雅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