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梅尧臣的两首佳作,简短的诗行,却寓意深远,值得细细欣赏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5-31 06:55 发表于安徽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值得注目的事情,多数人虽然在当时都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很快便淡忘了。而诗人们却喜欢收集一些有用的素材,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再用形象化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北宋一位诗人一生阅历丰富,他的作品风格朴拙古淡,却经常将平凡的景物人格化,即使直陈其事,也非常耐人寻味。下面介绍梅尧臣的两首佳作,简短的诗行,却寓意深远,值得细细欣赏。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北宋:梅尧臣
夏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
梅尧臣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父亲曾是翰林侍读学士,颇有文名。梅尧臣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学业日进。不过诗人的仕途却极其不顺,一生担任过很多小官,直到最后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员外郎。
诗人生活上虽然极其困顿,却有机会接触很多平民百姓,也非常了解他们的疾苦,所以其作品中经常描写社会现实,表达出恬淡高洁的情怀。梅尧臣的作品在北宋诗坛中影响深远,他的好友欧阳修就称赞他是“穷而后工”。
诗人有一次到外地游访,由于大雨瓢泼、前行艰难,客舟夜间便停泊在渡口。诗人在船舱里闲来无聊,正翻看一本诗集,忽然听到一阵巨大的声响。而此时船家早已睡去,到底是什么声音?诗人非常纳闷,于是便走出舱外观看。
首句描述盛夏时暴雨引发了洪流,也引起河面迅猛上涨。这样的恶劣天气,到底是谁在雨中?他们又在干什么?次句交代了诗人的所见所闻,“夜鸣邻船柁”。夜间光线黯淡,而且还正下着大雨,诗人仔细辨别,才发现是相隔不远的邻船发出的声音。
后两句发人深省,“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这些渔家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夜间冒雨作业,全然不顾可能被暴雨和风浪卷走的危险。诗人即使知道他们谙熟水性,艺高人胆大,还是不由自主地为其捏着一把汗。
西山饿,引用商朝末年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宁愿采薇而食,也不愿接受周粟,后人赞颂他们具有高尚的气节。可是布衣百姓有几个知道“西山饿夫”的传说,即使听说过,也不会效仿,因为一家老小都依靠打渔为生,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冒着风险,在倾盆大雨中捕鱼。
谕鸥
翩翩沙上鸥,安用避渔舟。
渔人在鱼利,何异尔所求。
梅尧臣的很多诗歌作品平易质朴,看似平淡的文字,却非常耐人咀嚼。他的诗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语言表达也毫不矫揉造作,一洗北宋初期西昆体的浮艳积习。这首诗托物寓意,表达出作者对一些不正常现象的鞭挞。
起首两句描写鸥鸟的谨慎和胆怯,“翩翩沙上鸥,安用避渔舟。”鸥鸟在沙滩上不断地盘旋,那翩翩的姿态,着实令人欣赏。它时而飞落到水边,可是那里的渔船不停地随着波浪颠簸,渔翁也在不断地撒网、收网,这些动作让鸥鸟感到惊慌,于是赶紧又振翅飞走。
这只鸥鸟应该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它似乎想在沙滩上休息,又好像正等待着渔船离开,然后在浅水处寻觅一些食物充饥。不过由于它格外慎重,稍有风吹草动,就感到心神慌乱。
后两句抒发诗人的议论,“渔人在鱼利,何异尔所求。”诗人非常同情鸥鸟的处境,于是便鼓励它:你不要害怕,更不该觉得自己在争抢别人的东西,那些渔翁打鱼也是为了谋利,与你的追求又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