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
端午节:欣赏南宋才子的名作,不落俗套,更显得意在言外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6-03 06:47 发表于安徽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重五这一天,人们在缅怀先贤的同时,也会欢聚一堂,并举行各种庆祝仪式。除了包粽子、赛龙舟,人们还会用佩兰沐浴、饮用菖蒲酒,有些地方还流传着斗草、挂艾等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也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时节,劳累了很多天,难得有一个放松的机会。人们可以慵懒地睡个踏实觉,全家也能惬意地团坐在一起,开心地聊天、喝酒。不过人到晚年,可能对很多事情就比较淡漠,诗人刘克庄就有这样的感受。下面端午节:欣赏南宋才子的名作,不落俗套,更显得意在言外。
贺新郎 端午
南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刘克庄是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在宦途中起起伏伏,不过总算磕磕绊绊地等到了退休,最后还活到了83岁的高寿。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将近耄耋之年,那一年的端午节一派喜庆气氛,可是词人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又处于危难之际,心中就充满了愁怨,于是便赋词倾吐心声。
开篇描绘了节日的气氛,榴花绽放、彩帷敞开,清风微拂、暑气消散,老先生穿着粗麻衣服,手摇着丝绢小扇,悠闲地在庭院里休息。年轻人却盛装打扮,“新样钗符艾虎”,展现出一派浓浓的节日氛围。
接下来抒写热闹的场景,游人观渡、陌头旗鼓,溪雨急、浪花舞,非常生活具体地刻画出节日的各种庆祝活动,可见南宋时非常重视传统节日。
不过词人却表现得有些格格不入,他“逢场慵作戏”,更是任凭那些少年如何表演,自己却显得无精打采,又表现得毫无兴趣。难道是因为看多了这些节目,还是另有原因?读者也带着疑问,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词人当然也不会忘记这一天的纪念意义,下片就开始赞颂屈原的崇高品格,“灵均标致高如许”。灵均,即屈原的字,作者高度评价了他的不朽精神,便赞美他好像带着芳草的幽香,其胸襟也如美酒那样清醇。
读者正咀嚼着词人对先贤的评价,此时却笔锋陡转,作者深刻地指出,人们由于担心蛟龙发怒,于是便将粽子扔进江中。可是千载之后,难道还有人相信,游荡在江底的魂魄,竟然会垂涎米粽吗?
最后词人无奈地悲叹,传说实在是荒谬,与其一直活着,灵均倒不如死在当年,反而省去无数烦忧。这样的结尾别具一格,在大家狂欢的时候,作者却极其清醒,也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实在令人崇敬。
刘克庄的这首贺新郎写景生动,措辞委婉,却不落俗套,更显得意在言外。词人首先概括地描述了端午节的氛围,然后又介绍了一些庆祝活动,更以年轻人的热情,与自己的倦怠神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