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题《孝经》评选结果揭晓

(2022-05-24 16:56:29)
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题《孝经》评选结果揭晓

原创 对联杂志 对古联今 2019-11-13 11:16


2019年11期《对联》杂志精彩导读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由中国楹联学会特别支持,天津市楹联学会、《对联》杂志社、联都网站共同举办。现将第十九期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一、本期题目

题中华经典《孝经》

二、总策划

天津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

《对联》杂志社总编 :傅海青

联都网站:潇湘妃子

三、组委

陈利铭、林丽玲、高金舫

四、评委

中国楹联学会:刘太品

《对联》杂志社:常文斌

天津市楹联学会:王家祥

联都网站:闫长安

五、终审

《对联》杂志社总编 傅海青

六、评审结果

一等奖

善出其宗,德循其本,一卷奇书资宰世;

齐家和睦,治国和谐,头条大道直通天。

——广东 王 衍

二等奖

诸德寻本,百善溯源,十八章细细读来,何为主线?

纵看千秋,横观四海,亿万户悄悄问去,孝有深根。

——河南 曹文献

一字述人间至德,恒地义天经,总为九州存气脉;

千年生世上和风,更国祥家睦,常教四海敬炎黄。

——江苏 周金锋

三等奖

百善溯根源,一经教化;

千秋融血脉,四海遵循。

——河北 王跃虎

十八章孝悌宏言,尊天者盛,崇地者昌,溯本追源因父母;

数千载儿孙细论,致乐兮荣,去忧兮贵,安身立命得乾坤。

——云南 陈 鑫

向善举以扬孝道,治国齐家,万事荣枯皆在此;

振儒冠而亮高怀,和风谐日,千秋安泰亦缘之。

——辽宁 孙芸香

孝为天下宝,治国传家,宏开青史三千载;

经是世间源,洗心润物,流出神州万里春。

——河南 邓 锋

孝道在心,为一份亲情,负千钧使命;

经书于世,成九天化雨,伴万里春风。

——浙江 邹立坚

先百善而融血脉,于国曰忠,于家曰孝;

传千年以续文明,做人守德,做事守成。

——河南 葛永红

优秀奖

孝开百善;

经耀千秋。

——浙江 姜日领

家储千经兹是首;

人行百善孝为先。

——黑龙江 张 强

万载传经徳在首;

千家敬老孝当先。

——河北 张玉波

立范阅一经,其仁是本;

修身行百善,以孝为先。

——湖南 吴振奇

孝居善首,养育之恩深似海;

德站才前,强国此任重如山。

——河北 盖翠庭

五千载无终无始,送死养生,演绎父慈子孝;

十八章有理有条,追源溯本,阐说地义天经。

——黑龙江 耿士锋

亲睦则家和,爱敬于亲,功参教化;

孝行而德立,修持以孝,国衍升平。

——河北 付慧军

一经宣孝悌,当思本思源,传而垂训;

千载重言行,应居端居正,敬以事亲。

——广东 严席文

孝立门庭,经育子孙,扬中华美德,一部孝经传世久;

儒弘礼义,道兴家国,铸大善仁心,千秋儒道历时新。

——湖北 李家桥

齐家亲是本,立德孝为源,一部伦经,垂示人间道义;

美范自儒书,高风于汉脉,千秋典训,昭扬史上文明。

——天津 郑同和

孝乃天经地义,下及庶人,上关君主;

敬而顺理成章,始于事父,终在显亲。

——江苏 周再均

孔门遗训,习之则不愧于人,不惭于己;

华夏圣经,践之乃安宁乎世,安定乎心。

——湖北 蔡 丰

箴言铭座右,美德树标杆,孝立身家光四海;

大义驻心头,良规维秩序,忠于事业振中华。

——河北 卫 国

齐家推尽孝,孝理昭昭,行孝悌以昌家道;

安国劝输忠,忠言炳炳,致忠贞而翊国基。

——河南 曹丛林

一经弘孝道,垂懿范尊老敬亲,先贤早已有成论;

百善奠仁基,继美德朝乾夕惕,我辈犹须作践行。

——河南 李改香

天经地义人行,谈治国齐家,孝忠并举终为本;

世路生涯业事,论安身立命,贤哲同襄自是真。

——云南 陈 鑫

始以事亲,中以忠君,终以立身,诸德扬以烝烝孝;

誉于百姓,耀于四海,屹于千古,一部胜于耸耸山!

——福建 李可盛

不必究著自何人,解注千年,遵行可固德之本;

犹当盼珍于后世,传扬四海,恪守堪强国者基。

——河南 曹文献

百德孝为先,安家其本,立国其基,礼义忠廉皆出此;

万途行至要,贤者于前,众人于后,俗凡尊贵尽趋之。

——浙江 白朝勇

儒家瑰宝,字字珠玑,由天子注批,十八节皆成范本;

孝道雄文,章章经典,历平民传诵,无数词尽入名言。

——湖北 牛艳东


1

“有容堂”杯

成联月赛第二十一期开赛启事

比赛题目:题中华经典《礼记》

截止时间:12月10日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比赛要求:作品附上真实姓名、地址、邮编及电话

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对联杂志”和“联都网站”


订阅《对联》杂志的三种方式

两行文字 打开中国文化——《对联》杂志的今生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