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岳飞《五岳祠盟记》欣赏

(2022-05-17 15:54:44)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岳飞的传世名作,一气贯穿,豪情激荡,令人感佩不已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1-10-06 06:48


小时候就很喜欢听评书《说岳全传》,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屏气凝声,恨不得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听到岳家军打了胜仗,就非常佩服岳飞用兵如神、又威武霸气。


后来上初中了,又学习了岳飞的《满江红》,当老师带着大家齐声朗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时,顿时觉得一股豪情发自肺腑,于是立刻就能感受到词作者的豪气干云。


再后来又吟诵过岳飞的《池州翠微亭》,诗人在那里踏石留印,马蹄声铿锵雄壮,将士们的刀枪剑戟也在骄阳下熠熠闪光,充满了雄壮的激情。


每次重读英雄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沉雄悲壮的深情,更是经常令人热泪盈眶。下面分享岳飞的传世名作,一气贯穿,豪情激荡,令人感佩不已。


《五岳祠盟记》

南宋:岳飞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南宋初年,金人大举进犯,百姓们流离失所,皇帝和太后却各自逃往江西和浙江。幸好有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的英勇反击,并屡屡取得胜利,才逐渐挽回颓势,也让很多将士们重拾信心。

岳飞年少时就壮志凌云,并在二十出头就崭露头角,他率领的岳家军更令敌人闻风丧胆。五岳祠在江苏宜兴境内,当年28岁的岳飞曾驻军此地,并在此题写了这篇佳作,表达了渴望恢复大宋河山的豪情壮志。


开篇介绍了创作背景,由于时局动荡,“夷狄交侵”,作者看见河朔一代陷落敌手,感到忧心忡忡,于是立刻着手组织民众,建立抗金队伍。


他指挥得当、作战勇敢,士兵们也倍受鼓舞,纷纷奋勇向前,金兵们被杀得抱头鼠窜、魂飞魄散。经过大小战役二百多次,终于遏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相台,即铜雀台,此处代指作者的家乡。


作者略带遗憾地说,“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不过岳飞即使率领队伍击杀敌虏,并且在健康之役还大败敌军,但是由于孤军奋战,没有朝廷的支援,最后终究难以全歼敌军,更不能很快深入敌后,消灭更多敌人。


接下来作者就抒写了坚定的决心,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并敏锐地观察到,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无法谋求速胜,那就必须“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并激励将士们时刻保持警醒状态,等到条件成熟,再设法歼敌。


作者豪迈地说,“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并最终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重振大宋王朝的雄风。如此一来,朝廷可高枕无忧、百姓能安居乐业,作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岳飞的这篇名作气壮山河,更显豪情满怀。作者首先叙述从军抗金的经过,表明自己报国快仇的志愿;再写克敌制胜的形势之要,最后抒发收复失地、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全文一气贯穿、情浓神旺,极富沉郁顿挫的风格。


作者慷慨从戎、尽忠报国,短短一百多字的文章,不仅语言凝练、承转自然,而且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显得气冲斗牛、豪情激荡,即使时隔将近千年,读来依然令人感佩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