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黄景仁七绝二首赏析

(2022-05-12 15:11:18)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才子看见江潮翻涌,创作了两首绝句,构思奇绝,气势磅礴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5-12 07:02


大自然经常会创造出鬼斧神工的杰作,让人们倍感惊奇,又深受启迪。潮起潮落,本来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不过有些江潮速度极快,冲击力极强,从而使得游客们感到震撼不已。

古代很多诗人都抒写过有关江潮的诗篇,唐代诗人张若虚就曾赞美海上明月共潮生,清代一位才子也曾亲历其中,并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很多描绘江潮的优秀作品。下面分享才子看见江潮翻涌,创作了两首绝句,构思奇绝,气势磅礴。

后观潮行

清代:黄景仁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
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黄景仁,字汉镛,清代诗人,北宋才子黄庭坚的后裔。他从小家境贫寒,18岁就外出谋生,在异乡漂泊多年后被任命为县丞,可惜两年后就离世,享年34岁。

虽然人生短暂,黄景仁却极富诗名,也为后世奉献了很多优秀诗篇。作者有一次经过钱塘江,看见江潮翻涌、极其壮观,便创作了两组咏潮诗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



诗人天分极高,无所不学,又无所不能。他每次下笔时,皆任其天然,具有乾坤清气。首句就显得气势磅礴,展现出江潮即将涌起时的场景。诗人远远望去,只见风起云涌、波涛翻滚、水面上的鸥鸟被惊吓得振翅而飞,那些游艇都被潮水冲击得乱七八糟,天上的行云也停下了步伐,惊奇地俯瞰这排山倒海的大潮。

作者并未直接描绘大潮的壮观,而是选择几个常见景物,从侧面进行表达。次句继续抒写江潮的一泻千里,作者用“如相迎”三字,拟人化地表现出江水势不可当、浩浩荡荡的声势,让人如临其境,也为后文抒写感慨打下伏笔。



诗人虽然早就听说过钱塘江的大潮气势如虹,但是当他站在江岸边观赏时,依然感觉到极其震撼。才子刚刚还注意到天际间正泛着鹅毛白,可是转瞬之间,耳边仿佛就有雷霆万钧在震响。

作者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潮水推进之快,好像以闪电的速度,一路势如破竹,令人感慨江潮好像瀑布悬空、砰然万里。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却运用了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江潮穿山破壁、奔腾而下的情景,不愧为清代著名才子。



山馆夜作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
当窗试与燃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





这首诗创作于乾隆三十八年,当时诗人正借宿于杭州吴山绝顶的道馆,吴山东南是钱塘江,北面俯临西湖。诗人夜间登高远眺,湖山胜景都一一映入眼帘,在朦胧的月光下,更显得梦幻和浪漫。



诗人虽然四海为家、生计艰难,但是由于经历丰富、见多识广,也让他收集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素材。诗人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很多时候可以信手拈来,援笔成诗。

作者在开篇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并表达出悠然之情。思绪万千、长夜难眠,江水滔滔、湖面清澈,令人遐思无限。诗人思念故园、辗转难眠,可是身边却不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倍觉孤单。为了排遣孤寂之情,他干脆把门窗大开,将明月和清风当作好友,忽然间就感觉到一阵轻松和惬意。



后两句想象奇特,作者心神远寄,便当窗燃起高烛,希望可以更清楚地观赏到“鱼龙啖影”的神奇景象。因为鱼龙远在江中,所以要高举烛火。诗人百无聊赖,虽然是突发奇想,却显得运笔飘逸,称心而出。

鱼龙飞舞,其实就是江潮涌动,作者却用浪漫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的画面中。作者笔墨酣畅,又表达委婉,前两句点明山馆之夜轩窗四开,作者俯揽江湖而引起遐思。后两句构思奇绝,比喻生动,尺幅之中更显千里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