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朱彝尊《晓入郡城》赏析

(2022-04-24 16:12:28)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朱彝尊避乱归乡,题写了一首五律,沉郁苍凉,卒章显志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4-22 07:06

平静的生活,有时会令人感到枯燥;悠闲的日子,经常会让人忘记居安思危。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福去又把泪来流。老人们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懂得未雨绸缪,但是那些娇养惯了的孩子,根本无法体验蜜罐外的悲苦。

清代有一位才子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由于生逢乱世,从小就历尽艰辛,所以便非常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过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他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崇敬的诗人。下面介绍朱彝尊避乱归乡,题写了一首五律,沉郁苍凉,卒章显志。

晓入郡城

清代:朱彝尊

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

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

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朱彝尊,号竹垞,早年参加过抗清斗争,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曾担任翰林院检讨。他博通经史,长于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其一生诗作颇丰,前期有感事伤时之作,后期以描写闲情逸致为主。


作者是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很多作品笔力雅健,风格沉雄。诗人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新婚不久,却恰好遭遇清兵来犯,他只好携带家眷外出避难。等到硝烟稍微平息,诗人又返回家乡,并记录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

首联叙事,“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诗人在拂晓时乘坐一叶轻舟,趁着守卫不注意,悄悄地潜入城中。回到家园,他将小舟停靠在被乱兵毁坏的竹篱边,然后再细看周围景象。原本秀丽的风景都荡然无存,经历了此次战火之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颔联继续描写作者在城里的所见所闻,“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守军早已撤退,清兵戒备森严,作者好不容易才进得城内,却发现古旧的道路上,遍地都是清军的人马,孤城深锁,水城之门也早已关闭。

边马,原指边地之马,因为清军来自关外,所以有此称谓。作者又化用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中的诗句“孤城早闭门”,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颈联描写遭受战火的古城气象,“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天空的星象显示出兵气,拂晓时昏黄的月色,也好像笼罩着硝烟。诗人略懂天文和星象,所以夜间细心观察,然后再决定自己的去留问题。

古代人认为某些星象预兆着战事,比如《史记》中曾记载,若五星入轸星中,兵大起。《汉书》里这样描述,太白,兵象也。三国时的诸葛亮也经常夜观天象,然后再做出详细和周全的军事部署。

作者仰观星空、似含兵气,月色昏黄、战烟犹存,他预判战乱不会很快就得到平息,也深知这场战事影响之深远,让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艰难。


结尾抒情,“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作者点明回乡之路历尽艰辛,并以“断客魂”三字收束全篇,其亡国之痛、乡关之悲,都跃然纸上,可谓警策。

诗人避乱归来,目睹途中的各种悲惨景象,伤心不已,字里行间满溢着凄凉和苦闷。美好的家园,已经破败不堪;曾经在一起喝酒聊天的亲友,也都杳无音信。诗人悲叹社稷不存、前途未卜,人生之路更是一片迷茫。


纵览朱彝尊的这首五律,虽然不提一字悲苦,却句句辛酸,语语含悲。作者在首联写乱后乘舟返回郡城,清兵戒备森严,乱兵竹篱毁坏。颔联接着描写城内的紧张气氛,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宁静与秀丽。颈联展现遭受战火的古城气象,结尾抒发感怀,卒章显志。

全篇叙事细腻清晰,落笔苍凉沉郁,朴素的话语,却令人倍感悲伤。虽然大家生活于和平年代,很难想象朱彝尊的内心感慨,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生活上遭遇的困苦、以及精神上的极度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