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诗对仗详解(下)

(2021-07-02 16:08:45)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律诗对仗的9种形式和19种方式,一文搞定对仗!

九州诗词2021-06-28

18、合掌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 “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二句,一般应当内容不同或者相反,如果上下二句意思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或者对仗的方式相同,或者用了同义的实词,都称之为“合掌”。

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加以讨论。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王藉。

王藉在《若耶溪》诗中两句都以描写声音的字来衬托“安静”的诗境,其中“噪”对“鸣”、“逾静”对“更幽”,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视为合掌。

(2)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唐.郎士元

诗句中上下句的后三个字“不可听”与“岂堪闻”句意相近,所以也是合掌。

(3)“蚕屋朝寒闭,田家昼而闲。”宋人.耿湋。

耿湋《赠山家翁》此写出村居景象,“朝”、“昼”都是实词,都是表示白天的意思,词义相同,所以合掌。

(4)“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林黛玉、史湘云

红楼梦中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诗句,为什么说合掌呢?因为牛女就是织女,而“织女,天帝孙也。”牛女与帝孙是一个人的意思,所以这个诗句合掌了。

(5)“继往开来鸣玉振,承前启后响金声”。

今人徐先生在贺湖北诗词学会成立的七律。这一联对仗句中的“继往开来”与“承前启后”是近义词,所以视为合掌。

以上五个例句,上下句的意思重复,符合合掌的定义,应视为犯了合掌的毛病。

再举几个不算合掌的例子: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杜诗《客至》中“缘”与“为”是同义词,王力先生在评论这一联时认为:“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合掌

(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

杜甫的七律《小寒食舟中作》颔联中的“如”和“似”是同义词,也不应视为合掌。虽然,“如”和“似”在这里是当作动词来使用的,意思是“像”,但在一首诗中,上下二句意思相差甚远,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没有给读者形成重复的感觉,不算合掌。

(3)“情寄新章柔似水,愁牵微雨细如丝”。林从龙。

著名诗人林从龙在《纪念秦观编管横州八九周年》诗中“情寄新章柔似水,愁牵微雨细如丝。”也将“似”与“如”相对仗。这种情况与杜甫的七律《小寒食舟中作》颔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中的“如”和“似”相似,但两句的意思极为相近,所以应视为合掌。

(4)“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元,萨天锡。

萨天锡诗《送欣笑隐住龙翔寺》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按说是合掌的句子,但,虞伯生见之,谓曰:“诗固好,但'闻’、'听’字意重。” 萨以事至临川谒虞,语及前诗,伯生曰:“此易事。唐人诗有云“林下老僧来看雨”。宜改作“地湿厌看天竺雨”,音调更差胜。”萨叹服,拜为“一字师。”原诗是合掌的,改了一字,避免了合掌。

(5)“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是毛泽东七律《冬云》里的颈联,英雄和豪杰是同义名词,虎豹和熊罴是近义名词,同时这一联的上下句意思很接近,很多文章都视为合掌。但是,由于下句是反对,不符合合掌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这一联不是合掌的。

合掌,就是对仗一联中上下句对应词语在词义上没有什么变化,像左右手合在一起,造成内容重复,是律诗中的大忌,这是应当避免的。在唐朝还不算太严格。然而,从宋代起,特别是到了明清就更严格起来,合掌的含义,从一联扩大到两联,从一联的词义扩大到两联词性、结构和节奏句型等,清规戒律越来越多,中两联对仗上的要求更趋苛刻,甚至中两联每句后三字都要求句式不能相同,否则就是颈联和颔联合掌了。到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依然还有不少,自然也引起了诗友们对合掌认识上的混乱。

19、双龙格对仗

双龙格对仗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的四句话,每句的首尾字重叠相同;二是每联除了上下句对偶外,本句还需自对;三是每句首尾重复的两个字,其各自含义不同,有了新的变化。我们把对联中的一句话比喻成奔驰在大地上的高铁列车,每列高铁前后有两个一样的车头,这前后两个一样的车头就恰似前后两个重复的字,两列高铁并行在广阔的大地上,犹如两条飞龙,又因《秋登西山望月》中有一龙字,我们便把它称为双龙格对仗。双龙格对仗是当代诗词探索的一个新形式,通过首尾两字的重叠复唱,可以增加诗的音律感,拓展意境,提升韵味。写好双龙格体,关键是要找到一个“介质”,使重叠两个字的各自内涵发生变化,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天分享诗词美文,一起遨游诗意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