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
[征联揭晓]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鲁班文化杯” 全国楹联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葛庆平 齐鲁楹联 2021-07-01
群贤毕至 翰墨传情
齐鲁联讯
“鲁班文化杯”海内外楹联作品征集大赛自2021年4月22日启动以来,通过中华国粹网、圣域诗联网、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官方微信平台、齐鲁诗词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面向海内外征集,截止5月20日结束。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得到了广大诗词楹联艺术家和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作品4082副。
本次大赛终审评委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长刘太品(网络),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葛庆平,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书记蒙建华,山东楹联艺术家协会顾问、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冯广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助理、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志,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屈焕新。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公示。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7名,现正式揭晓。
获奖作品
一等奖1名
116=370-156-1
扶轮以远,为范为师,传薪不负鲁班技;
学艺唯精,立心立命,报国长存工匠魂。
广东省 邱道美
二等奖4名
137=426-181-1
高科筑梦,持玉尺量才,方敢班门弄斧;
名校蜚声,握金针造士,必能天下争锋。
江西省 张绍斌
265=988-444-2
史溯春秋,名扬今古,惟以匠心称鼻祖;
铸成大器,托起太阳,但凭我辈耀中华。
山东省 任彬彬
58=161-66-1
扬七秩铎声,承之泗水弦、尼山韵;
兴一流学府,传以鲁班技、工匠魂。
山西省 吴月英
141=435-183-3
藉太白仙风,海岱清风,万里鲲鹏展翅;
承鲁班圣手,理工妙手,千年科技兴邦。
山东省 郑华
三等奖6名
127=399-168-1
敢立班门,斗胆有谁?但挟神工来弄斧;
欲行大道,匠心如我,更雕良器可撑天。
江西省 黄武
163=529-228
格物创新,匠心承造化,为百工立矩;
开宗骋巧,圣手写传奇,共诸子垂光。
山东省 尤鹏
284=1068-488-3
至圣为师,工圣为祖,喜有名师雕重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欣看大木柱长天。
湖南省 吴建华
192=635-277-2
滋儒脉以开绛帐,文助理工,风生水起;
学鲁班而秉丹心,技兴大国,鹏举龙腾。
广东省 卢旭逢
121=384-162-1
特色领航,承贤哲精神,七秩院培国器;
韶华立志,凭理工学识,群鹏梦逐云程。
山东省 付本信
40=099-42-1
七秩欣桃李舒枝,梦绽鲁班乡,圣人地;
千寻任鹍鹏振翮,情追工匠范,艺者风。
北京 王天明
图片
优秀奖(87名)
1-1=004-3-1
欣为大国新工匠;
誓做今朝小鲁班。
——黑龙江 张敬杰
2-8=021-10-1
鲁班故里,匠心构筑辉煌梦;
时代新星,妙手裁出锦绣天。
——陕西省 张峰青
3-9=024-12-1
壮怀酬远志,相期学业有成、匠心再造;
名校出精英,莫负春风一席、灯火三更。
——安徽省 潘可玉
4-18=039-19-2
江山入抱,崇神禹,党历百年,初圆美梦;
齐鲁牵情,继班输,校兴七秩,屡出雄才。
——上海市 王继荣
5-21=046-21-2
壮山东于兴教中,风继公输,神工鬼斧;
走天下在出师后,恩酬母校,国栋家梁。
——安徽省 钱继和
6-24=050-22-3
工艺铸魂,匠心圆梦;
鲁班传脉,睿智兴邦。
——广西省 关定沛
7-26=056-25
圣域执鞭,看严师播火传薪,德融泗水;
中华筑梦,有学子添砖加瓦,艺盖鲁班。
——广东省 康锦荣
8-29=072-32-3
赓续鲁班技艺,笃志笃行,筑千重大厦;
秉承工匠精神,植桃植李,育一代英才。
——广西省 黄云光
9-34=090-38-1
鲁国遗风,技能扛鼎,理工学院开生面;
班门铸器,变革创新,职业英才鉴匠心。
——山东省 吕传福
10-36=092-39-1
学技于心,运智于勤,黉门傲鲁班弟子;
教书在德,育人在用,禹甸弥桃李芬芳。
——广东省 刘晓新
11-37=093-40-1
展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培国器;
承鲁班事业,弦歌不辍鉴初心。
——河南省 朱启亮
12-43=102-43-1
鲁班文化斑斓,学子莘莘,伴儒风荡漾;
工匠精神瑰丽,中华浩浩,随国梦翱翔。
——山西省 李轩才
13-46=109-45-2
绳墨为规,云梯当具,凭奇巧九天揽月;
心思在创,岱岳可超,以匠魂千载流芳。
——江西省 赖宪盛
14-47=111-46-1
理工培国器;
学院蔚贤风。
——北京市 付琳琳
15-49=116- 47-3
校入百强,园溢芬芳,乃化雨春风驻地;
理析万象,工求精密,成能人巧匠摇篮。
——甘肃省 苏纪利
16-50=117-48
鲁地兴学,七秩振铎,彬彬君子通今古;
班门传技,十分有道,济济匠人出理工。
辽宁省 笪德民
17-55=135-56
承鲁班文化,融梦融情,劳动光荣常砥砺;
扬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技能宝贵勇担当。
——安徽省 张兴华
18-59=163-67-1
追求大匠风,鲁班故里藏龙卧虎;
打造新高地,职教园中起凤腾蛟。
——云南省 孙道雄
19-66= 198-84-1
胜地萃人文,弘邹鲁情怀、理工境界;
高黉传技艺,展中华伟业、大匠初心。
——安徽省 张家安
20-68=211-88-3
工匠精神为底蕴,卓尔治学,七旬享誉;
班门技艺乃基因,超然施教,万里蜚声。
——北京市 赵久生
21-69=212-89-1
开班门绛帐,博采众长,竦峙尼山余脉;
培工匠青衿,不拘一格,浩汤泗水新流。
——吉林省 刘光和
22-70=215-90-1
培三千桃李,长承工匠精神,鲁班技艺;
续百代弦歌,不负尼山厚泽,泗水春风。
——山东省 刘葆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