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沁园春”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2021-03-13 19:49:50)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学诗笔记之:“沁园春”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原创 超然山人 诗草苑 2019-08-07

“沁园春”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一、“沁园春”词牌简介

“沁园春”是常见的词牌名。 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等。

《钦定词谱》第三十六卷中言:“《金词》注:般涉调。《蒋氏十三调》注:中吕调。张揖词结句有‘号我东仙’句,名《东仙》。李刘词名《寿星明》。秦观减字词名《洞庭春色》。另外,贺铸词有‘离群,客宦漳滨’句,名《念离群》。无名氏词名《千春词》。”

360百科:《沁园春》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百度百科:《沁园春》词牌经考证最早当出现于晚唐。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但张先之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

正体“沁园春”词为双调,共一百一十四字。上阕十三句,四平韵;下阕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调四字句为主,全词二十五句中,纯四言句十五句、“五言一领四”四言句四句,四字句多用对仗。四字句交错配以八字、七字、六字、五字、三字等句,显得更加生动灵活。词谱中可平可仄之字极多,较为自由。

“沁园春”有和婉、协谐、流畅、格局开张、调势活泼生动、气雄势贯等特点,适用于舒写壮阔情怀、言志、议论、谐谑、叙事、酬赠、祝颂等题材。历代名篇极多,苏轼、辛弃疾、陆游等皆有佳作。毛泽东更可谓深得其妙,以苏体所写《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抒发壮志豪情,气吞山河。这二首词上、下阕均采用扇面对,《沁园春雪》下阕一个“惜”字引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扇面对对得极为工整,“霸气”中又尽显一代领袖的宏伟志向和帝王之气,可谓登峰造极之作。一首《沁园春雪》倾倒了亿万华夏儿女,更将沁园春这一词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之更加脍炙人口,成为当代人十分熟悉和喜爱的词调之一,可细细体味其语势与对偶及句法特点。


二、沁园春格律规范

1、沁园春正体格律与例词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渐 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云山摛锦,朝露溥溥。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仄)仄平平(仄)仄[平]。

似此区区长鲜欢。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平)平(仄)仄平[平],

当时共客长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仄)仄平平(仄)仄[平]。

袖手何妨闲处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

1、格律与例词交替排列,格律对照例词为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

2、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号中平仄为佳;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平]表示押平声韵。加粗带下划线字表示:领格字。{ }:括号中句子需对仗。

3、此谱参考对照《文章体裁辞典》和《钦定词谱》整理而成。

4、例词上阕第4、6句与5、7句为扇面对,跟随8、9句为一组对仗句;下阕仅3、4句及7、8句对仗,非扇面对。


2、“沁园春”格律解释

上阕以三个四字句开始,所参考二谱中第二句四字、第三句前三字均为可平可仄,平仄要求极为宽松。头三句句式相同,可用对仗。如苏词《沁园春·孤馆灯青》“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第三句尾字押平韵。

上阕第四句第一个字为领字,引领第四句后四字至第七句的四个四字句。这四个四字句,可两句为一对仗,可四句为两个对仗(亦即所谓扇面对),亦可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但以对仗为工。如苏词《沁园春·孤馆灯青》第四至第七句“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渐”为领字,所引领四个四字句为扇面对,即:“月华收练,晨霜耿耿”对“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下阕则仅3、4句及7、8句对仗,非扇面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第四至第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为领字,“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也为扇面对。而陆游的《沁园春·孤鹤归飞》第四至第七句“念 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念”为领字,“累累枯冢”对“茫茫梦境”,没有用扇面对。刘过词《沁园春寄稼轩承旨》第四至第七句“被 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也未用扇面对。从后面列举名家作品看,也是两两对与扇面对兼而有之。有人由毛泽东两首词皆用扇面对,而认为此处必须用扇面对,其实是误解。第七句尾字押平韵。

第八、九、十句为四四七句式,第八、九两个四字句需对仗。如苏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世路无穷”对“劳生有限”。陆游的《沁园春·孤鹤归飞》“载酒园林”对“寻花巷陌”。第十句为七言律句,押平韵。

第十一至十三句为三五四句式。第十一句(下阕第十句同)为三字句,其中第三字必须为仄声,谱中前两字可平可仄,但以“平平仄”为佳。《钦定词谱》中有注云:此调前段第十一句、后段第十句,例作“平平仄”,如李昴英之“又何须”,何梦桂词之“奇绝处”,赵以夫词之“太平也”,刘过词之“谁羡汝”及类列林词之“动星象”、李词之“愿此去”,皆与调不合。

第十二句第一个字为领字,领第十二后面四字和第十三句两个四字句。有变体将上阕第十二句和下阕第十一句的领字去掉,形成双调一百一十二字。如李刘的《沁园春·玉露迎寒》。第十三句押平韵。

下阕第一句为六字句,押平韵。有变体将此句分为两句,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作为一句;后四字为一句。如陆游的《沁园春·孤鹤归飞》:“交亲,散落如云”,是把六言句“摊破”,前两字为一句,第二字增加押平韵,后四字为一句,尾字押平韵。

第二句八字,有“三、五豆”与“一、七句”两种格式:第一种是“三、五豆”,乃将“三字豆”加到五言律句前边,构成八字句。如:“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苏轼词)”,“看爽气、朝来三四峰。(辛弃疾词)”,“又岂料、如今馀此身。(陆游词)”。

第二种是看作是把一个单音词加到一个七言律句前面,中间不再加豆断。如:“休 踏破葫芦折断琴。(葛长庚词)”,“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词)”。

第二句尾字押平韵。

下阕自第三句至第十二句,与上阕第四句至第十三句完全相同。


3、变体一格律及例词。

变体一为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以贺铸《沁园春·宫烛分烟》为代表,下阕首句分为前两字一句、后四字为一句,两句尾字均押韵,其他与苏词同。南北宋词如此填者亦多。

例词及格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 累累枯冢,茫茫梦境,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仄)仄平[平]。

交亲(增韵),零落如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

(仄)仄平平(仄)仄[平]。

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注:

1、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例词为《沁园春·孤鹤归飞》陆游。

2、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号中平仄为佳;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平]”表示押平声韵。黑体加下划线表示领格字。{ }:括号中句子需对仗。下同。

例词二: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同城暮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载酒追游,联镳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逢迎处,最多才自负,巧笑相亲。

平[平](增韵)。仄仄平[平]。

离群。客宦漳滨。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但惊见、来鸿归燕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念日边消耗,天涯怅望,楼台清晓,帘幕黄昏。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无限悲凉,不胜憔悴,断尽危肠销尽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方年少,恨浮名误我,乐事输人。

注:

1、例词为《沁园春·宫烛分烟》贺铸

2、上、下片一字领后跟随三组对仗句,无扇面对。


3、变体二格律及例词。

变体二,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以葛长庚《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为代表。相当于变体一上、下阕第十句七言句前各添一字。

格律与例词对照: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蓝放下,夜醉东邻。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还应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音。自有相寻,休踏破葫芦折断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唱白蘋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入岳阳,再游湓浦,自一去悠悠直至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

注:例词为葛长庚《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


5、变体三格律及例词

变体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以林正大《沁园春·子陵先生》为代表。相当于苏词正体上阕第六句、下阕第五句前各添加了一字,以使上阕四五句与六七句、下阕三四句与五六句结构一致。

格律与例词对照: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幸炎符再握,六龙在御,看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动星象,披羊裘傲睨,人世轩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高哉不事侯王。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知光武,器量包荒。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立懦帘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无今古,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注:例词为林正大《沁园春·子陵先生》


6、变体四格律及例词。

变体四,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以李刘《沁园春·玉露迎寒》为代表。相当于苏词正体上阕第十二句、下阕第十一句各减一字,即将这两个五字句的领字(第一个字)省去了,使上下阕最后两句均成为四字句。

格律与例词对照: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玉露迎寒,金风荐冷,正兰桂香。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觉秋光过半,日临三九,葱葱佳气,霭霭琴堂。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见说当年,申生榖旦,梦叶长庚天降祥。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文章伯,英声早著,腾踏飞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双凫暂驻东阳。已种得、春阴千树棠。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有无边风月,几多事业,安排青琐,入与平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百里民歌,一尊春酒,争劝殷勤称寿觞。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愿此去,龟龄难老,长侍君王。

注:例词为李刘的《沁园春·玉露迎寒》

7、变体五格律及例词。

变体五,双调,一百十五字。上下阕各十二句,四平韵。以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为代表。此体与正体相差较大,主要是为使上下阕句数、上下阕第八九句实现统一做了相应变革。

格律与例词对照:

仄仄中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正兰泥膏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仄仄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平]。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

微雨后,有校愁杏怨,红泪淋浪。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仄仄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笼金斗,时熨沈香。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中平平平仄[平]。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相忆事,纵鸾笺万叠,难写微茫。

注:例词为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


7、变体六格律及例词。

变体六,双调,一百十三字。上阕十二句,四平韵;下阕十一句,四平韵。以程垓的《洞庭春色·锦字亲裁》为代表,为将变体五异下阕第二句与第三句合并为一句、又减去两字。《梅苑》无名氏词换头“倚楼最难忘处,正皓月千里流光”、陆游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蒪”、京镗词“因嗟锦城四载,漫赢得齿豁头童”都与此同。

格律与例词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锦字亲裁,泪巾偷裛,细说旧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榭,香湿罗衣。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惆怅一春飞絮尽,梦悠扬、教人分付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注:例词为《洞庭春色·锦字亲裁》程垓


三、名篇欣赏

1、辛弃疾[南宋]《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

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人间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此词为正体,以古文笔法为词,发表议论,风格恣肆。)

2、刘过[宋]《沁园春寄稼轩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

与东坡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妆淡抹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

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

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此词为正体,上阕未用扇面对,下阕用扇面对。)


3、 刘克庄[宋]《沁园春癸卵佛生翼日将晓梦中有作》

有个头陀,形同桔株,心犹死灰。

幸春山笋溅,无人争吃,

夜炉芋美,与客同煨。

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

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席初开。

这边尚自徘徊。

笑那里、纷纷早见猜。

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

名缁竖拂,喝猛如雷。

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

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

(注:此词为正体,上下阕均用扇面对。)

以上三词皆气势奔放,才气横溢,最能体现此调特点。

4、陈人杰[宋]《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怅 晨星残月,北州豪杰,

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

算未必、江沱堪宴安。

叹封侯心在,鳢鲸失水,

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

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注:此词为正体,工巧而深寓对现实政治局势之批判。)


5、葛长庚 [宋]《沁园春》

且说罗浮,自从石洞,水帘以还。

是向时景泰,初来卓锡,

旧家勾漏,曾此修丹。

药院空存,铁桥如故,上更有朱仙朝斗坛。

飞云顶,在石桥高处,杳霭之间。

山前。拾得清闲。

也分我烟霞数亩宽。

自竹桥人去,青莲馥郁,

柴门闭了,绿柳回环。

白酒初篘,清风徐至,有桃李时新飣几盘。

仙家好,这许多快活,做甚时官。

(注:此词116字,为变体二。)

6、 张辑[宋]《沁园春﹒东泽先生》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

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

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7、张先[宋]《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

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

锦衣乡社,未满瓜时。

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

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

须知。系国安危。

料节召、还趋浴凤池。

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

置盂天下,此外何思。

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

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8、苏轼[北宋]《沁园春·情若连环》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

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

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口”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注:此词是比较有意思的,与正体、变体均不符,上阕第六句、第十句前各多一字,下阕第十二句又与上阕第十二句相异,疑似缺一字,暂以“口”标出。)


9、陆游[南宋]《沁园春·粉破梅梢》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

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

冰开跃鲤,林暖鸣禽。

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

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

漫一事无成霜鬓侵。

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

鱼悬带玉,貂映蝉金。

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

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10、陆游[南宋]《沁园春·一别秦楼》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

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

玉香花语,雪暖酥凝。

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

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难求系日长绳。

况倦客飘零少旧朋。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

寒釭委烬,孤砚生冰。

水绕出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

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11、辛弃疾[南宋]《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12、辛弃疾[宋]《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13、汪莘[宋]《沁园春·忆黄山》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

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

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

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14、刘克庄[宋]《沁园春·梦孚若》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

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

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

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15、清·纳兰性德《沁园春·瞬息浮生》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

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

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16、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

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17、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8、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图片

19、《沁园春小院春光》超然山人拙作

小院春光,有菜丁香,百草竞娇。

看牡丹富贵,玫瑰含笑;

海棠花好,鸢尾连翘。

桃杏迎春,凌霄芍药,争艳群芳怎比高。

凭喜好,赏芳菲美艳,别样娇妖。

草花如此多娇,

引浇水山人竟折腰。

忆青春年少,题名高考;

卅年拼搏,为国操劳。

岁月蹉跎,白驹过隙,转眼人生年近高。

人不老,种诗词花草,乐享逍遥。


20、《沁园春忆青州范公亭》超然山人拙作

海岱城旁,立范公亭,博物馆西。

有唐楸矗立,根深入地;

宋槐叶茂,荫盖园泥。

后乐堂邻,三贤祠集,尽显人民思圣祺。

西北望,念易安故馆,古木灵栖。

追思高考前兮,

到这里、轻松做习题。

品古亭神韵,自然精髓;

先人教诲,山水灵犀。

心态平和,养精蓄锐,全县无人分数齐。

追先哲,淡功名利禄,心旷神怡。

注:

1、“海岱”青州的别称,自大禹治水划分九州,有“海岱为青州”之说。

2、“后乐堂”为纪念范仲淹所建,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3、“三贤祠”为纪念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所修。

4、念易安故馆:李清照纪念馆,位于范公亭公园西北侧。

参考资料:

1、《文章体裁辞典》金振邦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

2、《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

3、《钦定词谱》(网络版)。

4、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