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
何元普(1829—?),字麓生,四川金堂人。诸生,历官甘肃安肃道。著有《麓生诗文集》、《酒泉筹笔》、《静斋手书楹帖》等。
新都宝光寺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注释】新都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18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
【简评】作者何元普在安肃道任上,独持见解,常露锋芒,复遭上司废黜,他深感委屈,乃慷慨陈辞,作《上各大帅书》后,于同治十年(1871)愤而还乡,在槐树街建造“篁溪别墅”。从此,何元普常与新都龙藏寺雪堂和尚谈禅论诗,以平胸中愤懑。1888年,他为新都宝光寺大雄宝殿撰书了此联,一时为人传诵,由此遂成为天下名联。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号悲盦(an庵)居士、冷君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在晚清艺坛上堪称“诗、书、画、印”四绝。著有《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二金蝶堂印谱》等。
集 句
气蕴风云,身负日月;
牢笼天地,弹压山川。
【注释】气:指精神。蕴:积聚。 风云:比喻雄韬大略或高远情志。上联集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李贤注:“贤者有风云之智,故吐文万牒。” 牢笼:包罗,容纳。 弹压:控制,制伏。下联集引《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弹山川令出云雨,复能压止之也。”
【简评】联语集引自然,比喻生动,表现了作者叱咤风云的壮志豪情,以及醉心山水的超然洒脱,气势非凡,境界宽远。
赠芸芗 (赵之谦)
不拘乎山水之形,云阵皆山,月光皆水;
有得乎酒诗之意,花酣也酒,鸟笑也诗。
【注释】此联赠芸芗。《古今名人联话》题为“赠芸芗一兄大人”。
【简评】上联比拟说理。下联借物寓意。全联形象生动地说明:书也好,画也好,取自然之势,随心灵之感,得其神而不拘于形的理趣。
联语虽是赠人联,倒像是一篇书画小品,议论酣畅,抒情明丽,有感而发,是勉励人亦是自勉。尤见工巧者“山水”,“酒诗”隔离反复,两相对应,一咏三叹之气韵尽在联中。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曾任教谕。同治元年(1862)升广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巡抚。光绪元年擢两广总督,后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洋务派代表之一。任职期间,秉性公忠,才猷宏远,克勤厥职,为民众所爱戴。赠太傅,谥忠诚。有《刘坤一遗集》传世,集中有联语一卷。
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人才,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注释】兴废:盛衰兴替。 关情:牵动情怀。王勃《滕王阁序》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江上才人:即王勃。而“才一瞬”的“才”,繁体为“纔”,故不算重字。 阁中弟子:指当年建阁的“帝子”滕王李元婴。
【简评】上联借王勃诗句表达对古迹兴废的关切之情。下联从时间推移迅疾立言,以“比当年风景如何”的发问,进一步表达对“湖山无恙”的喜悦之情。
作者借景生情,暗含世事更替而风景依旧的感慨。联语集引诗文名句自然,气势不凡。一“看”一“问”,使景物与情怀融合和谐;一“幸”一“比”,让感慨与誉赞相携而生。读后使人荡气回肠,韵味悠长。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韵斋,晚号瓶庵居士、瓶生,自署松禅,又署瓶庐、瓶斋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状元,以书法名于时。曾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为光绪帝师。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
春 联
老骥思千里;
鹪鹩足一枝。
【注释】此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联。 老骥:年老的骏马。曹操《步出夏门行》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常以喻有志之士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鹪鹩:《庄子•逍遥游》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此鸟形微处卑,因以比喻易于自足,欲望不高。
【简评】写此联时作者已年近古稀,可谓“老骥”。但他深知“非变法不足以图存,“望治心极”,频繁与维新志士接触,引导和支持光绪帝发动维新变法,实乃“思千里”。下联表明自己积极支持变法维新目的在于除弊图强,并非为自己着想。
作者写此联后不到五个月即被罢职,是“戊戌变法”失败。联语用典含义深邃,语意相辅相成,与其当时的身份及心情十分契合,实为佳作。
自 题 (翁同龢)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注释】文章:文辞。 性情:指人的秉性和气质,亦喻思想感情。 谈笑:又说又笑,形容态度从容。
【简评】上联意为真诚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诚如宋代苏轼《答张文潜书》所云:“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下联意为与朋友高谈阔论到精彩之处,天地为之感动,风雨为之骤起。
此联语言明白如话,但平中见工,生动地说明了作文须见情、要真挚,交友应知心、要诚恳的道理。
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号莼隐,学者称瑞安先生!自署东瓯憨山老人。浙江瑞安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后累官至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立朝为官,清廉耿直,注重气节,与宝廷、张佩纶、张之洞有“翰林四谏”之称。后主讲金陵文正书院。函牍、诗稿有《漱兰诗葺》、《江南书文牍》等传世。
门 联
卜居雅近评花市;
入直常过谏草庐。
【注释】卜居:择地居住。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云:“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黄体芳所居京城“土地庙下斜街”,左近多花厂。“花厂”,种花卖花的铺子。入直:亦作“入值”。谓官员入宫值班供职。 草谏庐:指嵩云草堂,为明代名臣杨继盛住过的地方。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因谏奏权臣严嵩的罪状,被构陷入狱惨遭杀害。
【简评】上联以所居之地附近多花市,整日可观赏品评,实为高雅欢愉之事。下联以“入直”必经之“谏草庐”,引发对名士前贤的思念,表达了作者的仰慕之情。黄体芳自己也敦尚风节,谠直敢言,被誉为“翰林四谏”之一。
巧的是作者“体芳之名,与“花”关联,又与杨继盛之字“仲芳”相似,难怪他对“卜居”之处自有独特的感受,读之耐人寻味。
江阴南菁书院藏书楼 (黄体芳)
东西汉,南北宋,儒林文苑,集大成于二先生,宣圣室中人,吾党未容分两派;
十三经,廿四史,诸子百家,萃总目至万余种,文宗江上阁,斯楼应许附千秋。
【注释】南菁书院,位于江苏江阴城中。时联作者任江苏学政,为“补救时气之偏”,倡捐廉俸而创办。 东西汉:指汉学,亦称朴学,一种以训诂考据方法治经史诸子之学派。 南北宋:指宋学,亦称理学、道学,一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的学派。此处系泛指儒家。 二先生:指汉代之董仲舒和宋代之朱熹,儒学的两位代表人物。 宣圣:对孔子的尊称。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易》、《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廿四史:二十四部史书,包括《史记》、《明史》等,总计3229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四千余年的史事。 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统称,诸如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萃:聚集。
【简评】此联之特色是工稳贴切。上下联嵌入东南西北中上等方位、二两三四十廿百千万等数字,既功力,又给联作增添了情趣。此联的贴切之处,在于其内容十分得体,不仅符合作者学政的身份,也切合以书院学生为对象,更富有藏书楼之特征,寄托了作者对前贤的景仰和对后生的厚望。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黄体芳)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注释】风吹皱一池春水:见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出自苏轼《观棋诗并引》。浪淘尽千古个风流人物:见苏轼《念奴娇》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个风流人物。”
【简评】上联谓由信生愁,使人联想到“莫愁湖”的传说。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游湖士女的心绪。
下联从棋局的胜负说起,谓胜和敗都应当高兴喜悦,很有哲理,且点明朱元璋和徐达赌棋,输棋后将莫愁湖和胜棋楼赐予徐达的故事。千古英雄尽随流水而去,使人产生无尽的感慨。
联语句工词丽,意境深沉,切事切景切情。上联“仔细思量”与下联“如何结局”两句,乃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人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入曾国藩幕。后历任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主讲,江西大学堂总教习。清末授翰林检讨,加侍讲衔。民国初,任国史馆馆长兼参政。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长于诗文联。所著除经子笺注外,有《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联语〉等。
成都杜甫草堂
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
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注释】风雨惊: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原诗系赞李白的诗才,亦有暗自期许之意。硬语:韩愈《荐士》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ao傲)。”指杜甫雄奇劲健的诗句。愁吟:杜甫《对雪》诗云:“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指杜甫沉郁顿挫的诗作。宋贤两派:宋代诗人黄庭坚和陆游均推崇杜甫,分别创江西诗派和剑南诗派。地僻经过少:杜甫《宾至》诗云:“幽居地僻经过少,老病扶人再拜难。”指地处幽僻,少有人来。联用“莫言”二字,将杜诗句意翻新。寒泉配食:《易•象》九五曰:“井冽寒泉。”食:指拜祭。吴郡三高:“吴郡”即今江苏苏州。“三高”,指三高祠,祀志行高洁的战国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
【简评】上联概括了杜诗的艺术风格,对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下联称草堂虽地处偏僻,但人们照样前来祭祀,工部祠内以黄庭坚、陆游配祀杜甫,正可同“吴郡三高”相媲美,充分表达了后人对杜甫的敬重和仰慕。
联语巧妙化用杜甫诗句,触景生情,议论风生,有着一驰千里的丰富想象力,也有着一呼百应的艺术感染力。
南昌滕王阁 (王闿运)
胜地已千年,每临江想望才人,不比劳亭伤 送别;
高朋常满座,到旧馆仍陪都督,更闻悬榻喜留宾。
【注释】才人:指写《滕王阁序》的唐初诗人王勃。 劳亭:即劳劳亭,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的劳劳山上。三国时吴国筑,为送别之所。唐李白《劳劳亭》诗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高朋”句,化用《滕王阁序》:“千里奉迎,高朋满座。” 旧馆:滕王阁后楼有匾曰:“仙人旧馆”。都督:指时任江西巡抚夏时。悬榻:后汉豫章名士徐稚,字孺子,德行为时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不喜接待宾客,只设一榻接待徐稚。徐稚来就放下榻相待,去则把榻悬起。
【简评】此联即景生情,别有寄托,隐然以王勃和徐稚自比,才情并茂。
衡阳雁峰寺 (王闿运)
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
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
【注释】雁峰寺,位于湖南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主峰回雁峰上。同治《衡阳县志》载:“自唐以前,皆云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寺重建于唐天宝元年。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仅存前殿。 衡山:古称南岳。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中部。嶷山:即九嶷山,亦作九疑山,位于湖南宁远县南。“冷思量”句:回雁峰距衡阳市区仅一华里,故云。
【简评】此联长短句交替使用,对仗亦纵横变化,给人以灵动、活泼之感,毫无板滞之弊。全联声画交叠,静谧悠闲,与寺院的氛围颇相配合。
挽曾国藩 (王闿运)
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地不同功,戡定仅传方面略;
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
【注释】霍子孟:霍光,字子孟,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卒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张叔大:张居正,祖籍湖广江陵(今属湖北)。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纪河间、阮仪征:纪河间即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因献县清代属河间府,故也称河间人;阮仪征即清代大儒阮元,字伯元。阮元本扬州城人,因其祖父阮玉堂占籍仪征科举考试故阮元也自称仪征人。礼堂书:礼堂指习礼堂,这里以汉代经学大师郑玄与曾国藩相比。
【简评】王闿运此联可谓对曾国藩作出了极为苛刻之评价。在“事功”方面,曾国藩以汉代的霍光、明代的张居正自期,但因时与势,际与遇乖,曾仅仅在东南用兵方面稍有功勋,未能笼罩一切、把持全局,无法成就继往开来的相业。在“学术”(立言)方面,与本朝的纪昀、阮元相比,略胜一筹,可惜像郑康成那样,因“岁至龙蛇贤人嗟”,来不及撰写学术专著就仙逝。似乎曾晚死几年,或许也写出几本书来,可嘉惠后学。
此联虽被吴南屏称徐为“雄深超卓,评价得当”,但曾国荃对此联不甚满意,且张、霍身后皆遭抄家,遂认定联有诋讥,将其当即撕毁,也没有收入《曾国藩荣哀录》。
挽彭玉麟 (王闿运)
诗酒自名家,更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价;
楼船欲横海,恨英雄老矣,忍说江南血战功。
【注释】《新世说•卷五•伤逝》载:彭雪琴在咸、同诸帅中,人格颇奇。晚年不肯任封疆,颇有功成辞爵之概。又好与名流酬酢。其没也,王壬甫哭之以联云:“诗酒自名家,更兼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价;楼船欲横海,太息英雄老矣,忍说江南血战功。” “梅花”句:指彭公善画梅花。 “血战”而不“忍说”:则不赞美其残杀同胞之功,已在言外矣。
【简评】上联说彭诗酒名家,而其诗、书、画的名声則随着他的勋业愈高而愈隆。“长增画苑梅花价。”彭善画梅花,当时社会名流以得到彭的梅画为荣。晚年寓居西湖,俞樾(曲园)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他住,彭画梅花题诗以赠曲园有云:“寄语苕溪贤太守,梅花一幅当房租。”
下联“楼船欲横海”,是说彭玉麟晚年受命办广东防务,值中法之战,彭在海防前线坐舢板,督阵视师,并说:“如此断送老命,亦可值得。”彭玉麟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与太平军战于江西彭泽县,夺取小孤山要隘。曾有“彭郎夺得小姑回”之句。“忍说江南血战功”当指此。
刘溎年(1822—1891),字树君,又字蜀生,号约园,室名芸亭室、三十二兰亭室,河北大城(今属河北)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翰林院编修,同治四年(2865)乙丑科会试考官。官至惠州知府,后移知潮州、广州。光绪年间,刘溎年太守罢官后,卜居扬州。有《三十二兰亭室诗存》,《约园词》四卷,《寄渔词话》四卷,另编《惠州府志》四十五卷等。
惠州合江楼
此是东坡旧居,应有文光连北斗:
恰与西湖对峙,长留诗境在南州。
【注释】合江楼在广东惠州州衙东北部,因东江和西枝江在楼旁合流而得名,清代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苏东坡寓惠近三年,在合江楼前后共住了一年又 一个月。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载:“惠州合江楼,东坡旧居也,上供奎星。刘树君方伯联云……” 文光:文星(或称魁星、文曲星、文昌星)的光,比喻绚烂的文采。北斗:北斗星,比喻受人景仰。《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简评】苏轼居惠州期间,不仅在合江楼中写成了许多诗文,还对振兴当地的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上联借咏楼而颂人,赞其文采照人,影响深远。因旧居上供有魁星,故“文光连北斗”又切合实景。下联称因苏轼在此居住,使得惠州西湖同杭州西湖一样,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同时也使此地的文化得以兴盛。联语巧妙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巧妙而不雕凿,,文字的隽永綴合与内容的真挚称颂融合无间,相得益彰,洵为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