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今日“打鬼” 民国时“打鬼”
按仪轨雍和宫每年农历最后一日和二月初一都要进行跳“金刚驱魔神舞”仪式,民间称之“跳鬼”或者“打鬼”,藏语称作“羌姆”,蒙古语叫其“跳布札”,而它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密咒续部大海之舞蹈。
究此舞蹈的起源有众多传说,主要有二:其一,古代西藏有一藏王“扶本灭佛”,致佛教无法传播。一勇士以跳“神舞”诱王观看,乘机接近藏王将其杀死,从此佛教在藏再兴。为纪念这位勇士,每年都要跳此舞。其二,西藏首寺桑耶寺在修建过程中,屡遭本地鬼神破坏,为此印僧莲花生大师施展神变法力、吟唱镇鬼压神之歌、在“虚空中作金刚舞”。此后鬼神再不敢捣乱,且还为建寺出力。“金刚舞”即此“神舞”。
然,有文字可考“神舞”起源出自《莲花生大师本生传》。莲花生,藏传佛教宁玛派鼻祖。八世纪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境内)人,该地就以佛教密宗舞蹈而闻名于世。唐天宝六年(747年),莲花生应吐蕃赞普邀请入藏传教并修建藏地首寺桑耶寺。在建寺过程中他以本国流行的密教仪式化表演为基础,吸收大量的藏地土风舞和祭祀舞,引用印度的法器和道具,创编了此神舞。由于藏传佛教在其发展历史上逐渐分解为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几大教派,神舞也随之相应形成多种流派。各流派神舞主题、内涵基本相同,均为密宗“驱邪降魔”仪式,但舞姿、音乐、角色、表演形式各异。
雍和宫自乾隆十年改寺完工时起就严格按照藏传佛教仪轨,每年举行跳“神舞”。跳神舞时间初定为农历二月十四、十五两日;后不知何因于乾隆十一年跳神舞时间改在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仍不知何因在乾隆十五年将跳神舞时间改为“正月最后一日好”和“二月初一”,直至今日。
以下是民国二、三十年代留下的老照片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