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龙斜塔:又称左江斜塔和水宝塔,位于广西崇左市郊东北2公里处,建在左江中的石头岛“熬头峰”上,处于急湾激流之中,地势惊险。该塔是明朝知府李有梅于天启年间(1621年)建造,当时建三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2年)知府徐越加建两层,成为五层砖塔,塔底直径5米,塔基身总高23.184米,塔身18.28米,塔身呈八角面体。塔顶铸了一铣质葫芦盖顶,从不生锈,塔八面正檐,每一檐角悬挂铜铃一个,随风摆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的外观古朴雄健,昂然挺拔,塔底层南和西南各开一拱门,从二层各开一个小窗。据测塔身倾斜度为4度24分64秒,倾斜方向为西南偏西52度16分30秒,据专家考证是工匠在建造时考虑到江心风力和地基等因素而精心设计而成,是唯一人为建造的斜塔,整个宝塔依山顺势,结构稳固,造型和谐,自建成至今,虽已历时300多年,屡遭洪水冲刷,日晒风吹雨打,它仍然屹立不倒,充分体现我国古代人民建筑技术的高明。

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1976年,该塔出现危险情况,塔墩裂开,墩砖压碎,当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临时排险措施。198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固修缮。使这座古塔控制了倾斜。经测定,塔身的倾斜度和沉降都处于稳定状态,现在塔顶中心偏离塔底中心2.32米,塔身倾斜度为2.47度,被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护珠塔:是一座7层的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坐落在上海松江区天马山上,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1982年经勘定,塔顶部垂直线与塔中心相距2.27米,塔身向东南倾斜6°52’52”,比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5°16’倾斜得更厉害。

前卫斜塔:建筑年代久远,何时开始倾斜已无法考证。前卫斜塔建于何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些宣传材料上说建于北魏,对此文物专家们已经予以否定,因为从该塔建筑风格来看应为辽代所建。由于缺乏史料依据,又无碑碣出土,前卫歪塔的具体建筑时间至今仍是个谜。专家们只能大体判断其是辽代中前期所建,距今约在一千年左右。辽代的来州来宾县县城就在今天的前卫镇,元代在该地设置瑞州,因此前卫歪塔又被称为“瑞州古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