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天胜:让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来看看台儿庄的美丽与辉煌

(2022-06-17 17:14:57)

 

让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来看看台儿庄的美丽与辉煌

 

家乡台儿庄古城的时培京,寄来山东大运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台儿庄研学旅行产品手册》,读后不由得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由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在旅行的路上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社会文化的亲近感的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校外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亦可谓“游学”。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通过研学旅行,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小时候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让学生坐在学堂里,由着老师在讲台上说长道短。大家司空见惯,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妥,可这其实并非是自古皆然。

打开史书我们发现,两千多年前,荀子十五岁就游学于齐,墨子很早便带着弟子周游各国,可爱的孔夫子还亲自领着他的学生到小沂河里游泳,让河岸上的风把大家吹得长发飞扬……当此时也,他亲切地问每位同学:你们将来的理想是什么?

2013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要求“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

201482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

201612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一起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认为研学旅行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还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在此之前,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现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在西方,欧陆游学(GrandTour),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兴盛于1719世纪,主要是上流社会的贵族乡绅子弟,到巴黎和意大利的主要名城观光、学习,包括外邦语言、历史文化和礼仪,结交名流、考察社会民情和政治制度,提高个人素质、拓宽视野。历史早已证明,这样的游学对于个人和社会均具非凡的意义。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每一个名字都让我们激动不已。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的人是经验的一部分”。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也很早便有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凡是认真践行了这一行为方式的人,大都很有些出息,司马迁,李太白,苏东坡……这出息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功名利禄,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可见旅行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不容忽视,它是一种让你不断和新的、未可预期的、美丽的世界的对话。

旅行还是我们与时间的对话,旅行是“我”意识到时间的在场。假如你走一趟李白当年出川的路线,船出夔门时,你会顿感大地坦荡涌来,无边无际的平原,让你即刻感受到什么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仿佛自己就跟李白坐在同一条船上。假如你能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游一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归来后根本不再需要干巴巴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而应该通过壮阔的景致来提醒自身的渺小。当你到台湾的东海岸旅行,直面浩瀚的太平洋时,那一望无际的洋面所给予你的精神的震撼,带给你的浮想联翩,对你原有的诸多观念的颠覆,甚至对你将来人生追求的改变,没有谁能估量得清!

旅行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旅行不仅仅是为了娱乐玩耍,而是让生命更加精彩,让心胸更加博大,让视野更加开阔。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一个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省察自己过往的生活。这角度,是学校的课堂上所教不出来的。

旅行和旅游也是不一样的。旅游重在“游”,而旅行则重在“知与行”,既要知,也要行。旅行是知行合一最好的实践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躬行,是要亲身去实践。行走在大地山河、去体味风土民情、去感受天地自然……就在这边走边看之际,思索生命的意义,探究万物的成因,追问变迁的究竟,丰富人生的阅历。所有这些,都是你在万卷书上所不能实现的,必得借助于路上的风景。

这些年来,我生命中的许多时光都花费在了旅行上。就是待在家里的时候,也常常在看他人的旅行见闻,《带着梦想去旅行》、《死在这里也不错》、《旅行,是为了放大生命的极限》、《在全世界迷路》,这些都让我意醉神迷,感觉到灵魂在与他们同行,在一同欣赏这世间的一切。是旅行,开阔了我的人生,让我不再局促而狭隘;旅行延伸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众生充满了同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世界是一本书,呆在家里的人只读了它的一页。”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说得真好!人的生命,有千万种可能。英国浪漫主义批评家哈兹里特曾说,假如我能有另一次生命,我愿用今生的时间游遍各国,而将来生永远留守在我的故土。

所以“旅行,是为了放大生命的极限”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妙极了!这个世界还是很不完美的,如果我们都能把自己的生命放大到极限,然后像爱因斯坦那样,把放大了的生命奉献给这个社会,那么我们留给子孙的世界,应该是另一副美丽的模样吧?

回过头来看《台儿庄研学旅行产品手册》,全书有着出色的编辑体例。在一开篇的“与您同行”中,先给出一张“研学资源分布图”,接着就是“研学资源列表”和内容及拓展列表。然后分别以“爱国主义篇”、“运河文化篇”、“非遗文化篇”、“博物馆文化篇”、“建筑文化篇”、“职业体验篇”、“自然生态篇”、“农业生态篇”、“兰陵书院篇”和“感悟升华篇”这十篇的内容,全面介绍了台儿庄的研学内容。最后还留下了“评价”、“研学日记”、“留言簿”、“行程表”和“通讯录”这五项附录,可谓考虑得周全周到。整个手册图文并茂,内容相当丰富。

《台儿庄研学旅行产品手册》的编辑出版,是我的家乡人为各大中小学奉献出的一部佳作。尽管其中还有不够完善之处,但这一个头开得好,开得及时,开得大有意义。我为家乡祝福,愿台儿庄的研学旅行走在全国的前列,让全中国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来看看“台儿庄”今天的美丽与辉煌!(孙天胜,台儿庄马兰屯人,原江苏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