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矞散文】送财神

标签:
曹矞散文送财神民俗文化春节习俗陕西作家 |
分类: 随笔杂谈 |

送财神
曹
送财神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
财神爷是一张塑化的彩纸,上面绘制了财神爷的庄严宝象。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供奉,崇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崇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各自都有财可发。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供奉的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美丽端庄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
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他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一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是乞丐心中想的正如此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叩拜。此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身边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但是财神爷不予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她是财神娘娘,可是财权在夫君手上,他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财赐给叫化子呢?财神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这叫花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原来是一个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突然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之物送给了穷叫化子,于是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
从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从春节除夕子夜开财门起,就有来送财神的。送财神的人手拿着一张印有财神爷的纸,在门外高声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人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财神到,福运来,老板年年发大财”、“金银财宝到你家,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等等之类的口彩。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来赏钱。每到一户人家门口,就大声唱起来,诸如“爆竹落地纸开花,恭喜财神到你家”、“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之类的一大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给他们一些赏钱。这时,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乐器,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人家去了,继续送下一户人家的财神。
送财神也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接财神,其次是摆财神。财神就是赵公元帅,还有“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一般家里是正月初五接财神。如果是新店开张呢,就要请人看日子迎财神了。
那摆财神也是有些讲究的,一般有如下这些要求:
1、文财神应放在近门处之左右两边位置,不论是福禄寿三星,抑或财帛星君,都必须面对自己屋内,方能财源广进。反之,如果面对大门,就会送财神出屋外,这是要格外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