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矞散文】书香门第,我们共同的追求

(2017-07-28 15:01:41)
标签:

曹矞散文

书香门第

共同追求

散文佳作

陕西作家

分类: 教育教学

【曹矞散文】书香门第,我们共同的追求

书香门第,我们共同的追求

   

 

书香,是书籍散发的淡淡的油墨味,是作者内心灵魂的光芒,更是书籍本身蕴含的美丽清香。

那么,何谓“书香门第”? 所谓“书香门第”,即书香之家。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我以为,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大多家人自始至终热爱读书(业余阅读);其二,家里至少有1000册藏书;其三,家里至少有一人成为某行业或某领域中的杰出人物,且有重要言论或著作留世。

每逢高考前夕,我都要给毕业班学生上好最后的一节课——“书香门第,我们共同的追求”,并且把这句话作为课题,用粉笔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从“书香”讲到“书香门第”,从古人读书讲到今人读书。从古人的爱书、藏书、敬重书讲到他们读书的目的、重要性、人生追求以及读书功夫,再讲到今人读书的现状和弊端,进而讲到正题——“书香门第,我们共同的追求”,最后从读书讲到写书和出书。

我问学生,你的家庭是书香门第吗?是的,请你举手。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告诉他们,我的家也算不上“书香门第”。有学生说,老师,您太谦虚了,您的家应该算是“书香门第”。我笑笑说,谢谢大家的鼓励。然后,我问他们,你们希望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书香门第”。我又问他们,你们希望将来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找自己的对象,他们又异口同声地回答——“书香门第”。我再问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说,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我说,很对,环境当然很重要,随后给他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我问,你所知道的家庭中有没有算得上“书香门第”的?有的学生说,有一两个家庭勉强可算书香门第,大多学生承认几乎没有书香门第。我又问,你觉得咱们山阳县可能有多少书香门第?学生们议论纷纷。我告诉他们,依据我的了解,咱县书香门第不超过30家。一个40多万人口的大县,书香门第不超过30个人家,可见少之又少。我再问,你们希望未来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里?学生们笑着说,当然是书香门第。我接着说,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大声回答,为早日成为“书香门第”而做出不懈的努力?我高兴地说,那好,你们记住,说到可要做到,决不能放了空炮!

如何追求“书香门第”,我给学生讲了四个步骤:爱书,读书,藏书,写书。首先是要爱书,这是前提条件。其次,是读书,要热爱读书,坚持经常阅读。再次是藏书,既然那么爱书,喜欢读书,除了借阅书刊,就得自己掏腰包买书藏书,以便更好阅读。第四,才是写书。书读得多了,加上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自然就会提笔写点文章。久而久之,文章写得多了,自然就会想到出书。出自书香门第的人,一生最好至少要出版一本比较有质量的书。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给学生先后讲了“凿壁偷光”、“ 映雪囊萤”、“悬梁刺股”、“ 负薪挂角”、“以荻画地”、“韦编三绝”、“程门立雪”等故事。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孙敬悬梁、苏秦刺股、朱买臣负薪、李密牛角挂书、欧阳修以荻画地、孔子韦编三绝、杨时程门立雪等等这些小故事,全班学生被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地读书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古人非常爱书,敬重书。他们自幼热衷于读书,其读书热情远胜于今人。他们以 “家藏万卷”“学富五车”为荣,且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他们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励,且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主张“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竭力追求“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陆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才有了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感慨,才有了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的壮志情怀。

古人重视从师求学,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是万卷经书,滋润他们心灵的是脍炙人口的诗文。淡淡的书香飘过悠悠的岁月,缕缕的书香流过华夏大地。春风般的书香落入他们的心田,孕育出理想的种子,而后这粒种子逐渐地发芽、扎根、壮大。

由此可见,书香,那是生命的味道,生命永恒的味道。自古以来,书香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万众子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像孔子、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李清照、欧阳修、司马迁、毛泽东、鲁迅、钱钟书、茅盾、余秋雨、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等等众多人物,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苏轼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余秋雨先生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两位先生一语中的,道出了读书的作用——可以摆脱庸俗,可以滋养心灵,可以修养气质,可以提高人生品位。

最后,即将结束我的课时,我在黑板上书写了自己的一首诗作《七律·劝读》。其诗曰:

今人浮华瞎忙碌,崇尚读书是古人。

黄金美女未必有,修身美容养心灵。

 

人间最美是读书,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妙处实在多,劝君早做读书人。

是啊,人间最美是读书,最是书香能致远。实现书香门第,并非易事,得靠我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让书香门第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