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矞散文】漫川关怀古

标签:
曹矞散文漫川关怀古多彩山阳漫川古镇文化散文 |
分类: 怀古抒情 |
漫川关怀古
曹
一
这里是陕南边陲古镇漫川关的一片神奇的天地。
太阳明媚地照耀着靳家河彼岸的古镇,照耀着河两岸重峦叠嶂无边无际的绿色。河道弯弯,河水缓缓流淌,犹如一条银色的飘带,不停地在风中舞动。人们告诉我,当年漫川关古镇水路畅达,从这里乘船入湖北,可以直抵古城武汉。
记得么,那数十艘木舟往来如织,水波荡漾,纤歌此起彼伏,一派江南水色的水码头繁荣景象?
记得么,那成群结队的骡马驮着沉甸甸的贷物,跋山涉水,直奔骡帮会馆而来,洒下一路“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铃声?
记得么,那依山傍水、古风犹存、优美典雅的水码头和旱码头明清街,那些雕梁画栋的古代建筑群,人头攒动、热闹繁荣的商贸集市,栉比鳞次、生意兴隆的商家店铺,还有那会馆贸易交流会以及鸳鸯双戏楼美妙动人的戏曲?
如果外地游客来到山阳询问,山阳县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地方是哪里?当地人一定很自豪地告诉你,是古镇漫川关。
这里是山阳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是山阳县第一个水旱码头。陇海铁路通车前,漫川关为水旱码头,为陕鄂豫蜀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江南”之美誉。
二
漫川关,位于山阳县东南边陲,距县城约70千米,与湖北郧西县上津镇接壤,地处金钱河与靳家河之汇合处,因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它面朝鹘岭,背靠龙山,斜倚郧岭。镇内有金钱河、靳家河、纸房河、万福河四条主要河流汇聚,河水缓缓流过,造就了漫川关古镇一派山色湖光的水乡风光。
漫川关古镇的历史,同中国历史一样悠久,几乎就是一部缩写的中华文明史。它的历史悠久得可以和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记忆联系起来:这里是春秋时的古蛮子国;这里有战国时从此经过的楚致方域,秦楚分界碑至今尚在;这里曾是南宋时期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商贸极其繁荣兴盛的水旱码头。蛮王洞、藏经洞、千佛洞、古庙宇、乔村古文化遗迹,都是漫川关历史悠久的最好证明。
山阳古时称丰阳县,其商贸中心却在漫川关。漫川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贸极其繁荣之地。明清时的漫川关,是陕鄂交界著名的商贸集市,占尽了天时地利之便,比那时的丰阳县城贸易还要热闹繁荣。这里上接丰阳,下连郧西,昔日水陆双通,骡马商船不绝,水旱码头昼夜繁忙,街市铺户多达四百余家,成为陕南边陲著名的商贸重镇之一。《陕西通志》写漫川关是“南通吴楚,北连秦晋”。“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可见其当时商贸是何等繁荣昌盛!至今,漫川关仍有“十户九商”之说,女人摆摊,男人下田。今日漫川关的骡帮会馆、北会馆、武昌会馆、鸳鸯双戏楼等古建筑群,正是昔日商贸经济和历史文化极其繁荣昌盛的最好见证。
三
漫川关古时有街道两处:一是金钱河畔的水码头明清街,俗称“小汉口”,主要接纳来自南方的船帮商客;二是沿靳家河畔的旱码头明清街,俗称“蝎子街”,主要接纳来自北方的骡帮商贾。两处古街中间隔着靳家河、如意山(也称水码头梁),相距一华里许。水码街坐落在薄岭段金钱河以东,位于如意山脚下,街长约一华里。后因洪水冲毁,如今大体街貌仍依稀可见。此处的“环流太极”和“靳金交汇”两大奇观闻名遐迩。旱码头明清街即现在保存下来、经过整修的明清街,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古韵犹存。旱码头中心地点就是鸳鸯双戏楼对面的马王庙(即船帮会馆)。这里有栓骡子的地方,有存贮货物的房间,有客商旅馆,还有他们看戏娱乐之处——鸳鸯双戏楼。据说当时山阳境内有两条骡马古道:一条是西古道,走箭河,穿七里峡,越长沟,出薛家沟至山阳县城,通商州、西安、关中,直至山西、兰州、新疆;另一条是北古道,穿法官,经碥头,翻鹘岭,越高坝至山阳县城,然后与西古道汇合北上。
明清至民国初年,漫川关商务繁荣,仅旱码头就有“三百余家铺户”,有泉盛源号、樊盛恒号、洪顺泰号、金隆昌号、黄聚兴号、徐贸源号等大字号商铺达10余家。至于水码头究竟有多少商铺,因街道冲毁、资料缺乏已不可考。经走访调查,估计至少也有百余家。漫川关旱码头是骡帮和船帮对接交易的中心市场,船帮在旱码头建有武昌会馆、湖广会馆(据说被毁),骡帮(盐帮、西马帮、北马帮、关中帮等)集资建有北会馆(山西会馆)、骡帮会馆。每年三月三为骡帮会馆贸易交流会,晚上要在骡帮会馆前的鸳鸯双戏楼唱大戏;五月端午节是船帮会馆贸易交流会,要在水码头街的船帮会馆前航运水道上举行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划龙舟比赛,夜晚依然放在旱码头鸳鸯双戏楼唱大戏。
四
如今,站立在河岸的高塬上,抚今追昔,感慨良多,不禁生发思古之幽情。我油然想起那位圣人亘古不绝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些雕梁画栋的明清街和古建筑群,至今犹存,古色古香,然而那纤歌不断、舟楫如织、骡队成群的商贸繁荣景象,则一去而不复返,都被隐匿于淡淡的渺茫的历史烟尘里。啊,孔大圣人岂只是在感叹岁月流逝,不也在感慨历史的变迁,生命的流逝么?
漫川关古镇地处秦尾楚头,是陕西的南大门。而今,这座历经几千载的历史文化古镇,既古典又现代,拥有大小街道10多条,商家店铺达八百多家,镇区分为老街区(蝎子街)、新街区、老开发区和开发新区,有迎宾广场、中心广场、政府广场。她妆扮一新,正以她古朴典雅的美丽,向我们展示分外靓丽迷人的古风今韵。
我仿佛看到,在巍巍天竺山脚下,在宛如银色飘带的金钱河和靳家河河畔,在苍翠碧绿的大山深处,屹然站立着一座更加典雅美丽的古镇。她宛若一位越国美女,穿过邈远的历史隧道,披挂着古典服饰时髦的流行色,袅袅婷婷,正迈着轻盈的舞步款款走来,笑迎天下四方宾客。
2013年10月,本文发表于2013年第三期(总第六期)《天竺山》文学季刊“散笔书心”栏目。